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小兵活下去 > 第744章 棉花

第744章 棉花(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君臣二人又詳細討論了迷霧郡的各項建設事宜。

任傑對答如流,並逐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任寧對此頗為滿意。

一番彙報過後,任傑瞥了一眼身旁的關邑。

“陛下,微臣進宮時恰巧遇見關尚書,似乎尚書大人有要事稟報。若陛下無其他吩咐,微臣先行告退。”

“也好。”任寧笑著點頭,隨即目光轉向太師府的方向。

“聽說再過幾日是老夫人的壽辰?”

“回陛下,三日後正是家母六十大壽。”任傑恭敬答道。

任寧了然,轉頭看著身旁的小李子。

“小李子,太師府乃雲垂的基石棟梁,多年來為帝國的繁榮與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老夫人生辰在即,替朕準備一份厚禮,明日送到太師府去。”

“是,陛下。”小李子連忙應聲,“奴才這就去辦。”

任寧微微頷首,重新看向任傑,語氣溫和。

“任卿,你多年在外為官,與老夫人聚少離多。如今難得回京,便多陪老夫人幾日,不必急著返回迷霧郡。”

任傑聞言大喜,連忙躬身謝恩:“謝陛下隆恩。”

“若無他事,便先退下吧。”

“是,陛下。”

任傑恭敬退下,關邑目送他離開,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

此次任傑回京,名義上是述職與探母。

然而,雲垂三十郡中,包括蘇瀾、星落和星紀城在內的“上三郡”郡守。

若非立下大功需進京受封,或是犯下大錯被禦史彈劾需進京受罰,極少有機會離開郡域,更彆提進京了。

通常他們隻在年初、年末或發生重大事件時遞交郡情報告即可。

究其原因,一是各郡路途遙遠,交通不便,郡守們多為文官出身,難以承受長途跋涉;

二是郡守作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掌管一郡事務,若擅自或長期離職,郡內事務將無人主持,難免陷入混亂。

上等郡尚且如此,下等郡的郡守更是鮮有進京的機會。

如今任傑以探母之名回京,消息一旦傳開,即便他任職之地偏遠,恐怕星紀城內也無人敢小覷於他。

“關尚書,”任寧不知關邑想什麼,半是認真半是調侃,“早朝不是剛見過?這會兒又有什麼要緊事?”

關邑回過神來,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封厚厚的奏折,恭敬呈上。

“打擾陛下休息,臣罪該萬死。隻是兵部剛收到岩陲要塞快馬發來的急報。事關重大,微臣隻得再次進宮打擾陛下。”

任寧聞言,眉頭微皺。

第(1/3)頁

第(2/3)頁

岩陲要塞,還是快馬急報?

如今不僅岩陲要塞,就連西涼草原深處也已建起了風車傳訊係統。

雖然風車數量尚不足以覆蓋全境,但大多數地區的消息傳遞已暢通無阻。

不過,風車傳訊雖快,卻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傳遞的內容僅限於文字,且篇幅有限,否則極易出錯。

小李子迅速將關邑手中的奏折呈到任寧麵前。

伸手按了按,發現包裹內軟綿綿的,不知是何物。

打開一看,任寧頓時眼前一亮。

包裹內除了一封文書,還有一大包白色絮狀物。

赫然是,棉花。

“陛下,開倫部族試種棉花成功,他們覺得陛下或許會喜歡,收獲後第一時間將樣品送到了岩陲要塞。”關邑解釋。

哈哈。

任寧聞言,不由拍案大笑。

“喜歡!朕當然喜歡!”

棉花用途廣泛,除了最基本的禦寒衣物外,還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可用於止血、製藥,甚至製造彈藥。

可謂多多益善。

對百姓而言,衣食住行,缺一不可。

衣居首位,足見其重要性。

缺少食物,百姓或許難以生存;但缺少衣物,百姓彆說生活,恐怕連家門都難以邁出。

衣雖重要,然而無論哪朝哪代,普通百姓能有一身完整的衣物,始終是個難題。

彆說偏遠地區,即便是星紀城城門外,也有不少百姓衣不蔽體。

特彆是每年的寒冬臘月,各地百姓因為缺少衣物而冷死野外甚至凍死家中的案子也舉不勝舉。

任寧深知人口的重要性,努力想解決這個問題。

笑聲漸息,他拿起奏折細細閱讀,很快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幾年前,他與雷二前往西涼大草原,在開倫部族的駐地附近救下了老三泰等人,甚至還和他們一起捕獲了十幾條狼崽,準備馴養成獵犬。

當時,按著任寧的建議,開倫部族南遷,以躲避奔鹿部族的追殺。

穩定下來後,他們一邊跟隨星落軍團的教官習武布陣,保衛家園,一邊組織人手開荒種地,試種各種作物。

從水稻、麥子到芋頭、土豆,再到粟米、棉花、甘蔗、葫蘆……

凡是星落軍團能提供的種子,他們都一一試種。

期間,許多作物因不適應草原的氣候而枯死,即便僥幸存活,產量也極低,難以推廣。

第(2/3)頁

第(3/3)頁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部分作物最終獲得了豐收,比如眼前的棉花。

“試種三十餘畝,平均畝產四百九十斤……”

讀到此處,任寧突然抬起頭。

“關卿,朕記得天水郡也盛產棉花,不知其畝產多少?還有,一斤棉花可製多少件衣物?”

關邑聞言,嘴角發苦。

他是兵部尚書,哪可能了解什麼天水郡的棉花產量?

這問題本該由戶部回答才是。

然而,近來受中央軍團案牽連,不時有將軍府甚至王府被抄家,戶部上下忙得不可開交,錢良更是數日未眠,今日早朝都未出席。

但皇帝問話,不得不答。

關邑沉吟片刻,隻得硬著頭皮開口。

“回陛下,帝國疆域遼闊,各地氣候不同,棉衣也分厚薄。”

“按兵部的規定,最厚的棉衣通常發往北海關和雁回軍團等奇寒地區,每件用棉十六兩,仟長以上級彆的棉衣則更厚。”

“至於薄棉衣,通常發往帝國北部的其他備守兵團,分為十兩、八兩和六兩三種。”

至於天水郡的棉花產量,他並未提及。

小李子機靈,立即命人搬來天水郡誌,迅速查閱相關數據。

半晌,他精神一振。

“陛下,天水郡近十年的棉花產量已查清。豐年時,平均畝產約為三百八十斤,共種植兩萬六千四百一十二畝……”

三百八十斤?

任寧聽到這裡時,便沒再聽下去,轉而看向奏折上的“四百九十斤”時,滿意地點了點頭。

“傳朕旨意,開倫部族不必擔憂糧食問題,朕會派人從東部調運糧食及其他所需物資。他們的任務是儘全力開墾荒地,種植棉花。”

“陛下英明。”下麵的關邑眼前一亮。

隻要耕種能讓百姓活甚至活得更多,依附開倫的百姓便會逐漸安頓下來,不再像過去那樣隨水草遷徙。

等他們習慣了農耕生活,那片土地便成了他們的根,雲垂再想統治也將益加容易。

deepseek不能直接寫,但寫完用來改文,倒還是不錯。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