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就是一心一意。
清,清者自清,曲高無人和,沒關係,有我就夠了。
微,即細小微末,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顯,即顯露闡明,隻要認為是有益於天下蒼生的事情,就不怕讓人知曉,哪怕受千夫所指,也可以當仁不讓一往無前的闡明。
幽,即幽靜自處,做了好事,功成身退,不求人前尊貴,不享受喧囂,旦求無愧於心,無愧於天地,足以。
功法走“一”之道,一元複始萬象更新,以一氣化陰陽,以陰陽統五行,以五行轉萬象。
功法即是養身,也是修身護體之法。
配合戰法劍訣,以氣直接養成劍氣,道心至絕頂處,不用法寶,就可斬去萬物。
劍訣亦分五類,一元乃是求劍氣凝聚,清淨乃是求劍氣精純,微妙乃是求控製細膩,顯化乃是求變化無窮,幽蔽乃是求匿蹤無形。
初練時先擇其一入手,五類合並,劍氣一出,當是所向披靡,無可阻擋。
……
李靜虛看了《一元清微顯幽心經》心法劍訣,歎為觀止。
此法淺顯易懂,有了基礎之後,通過不斷去做好事,積累劍意,磨煉道心,或者說是行俠仗義的劍心。
隻要一路走下去,能不能飛升不好說,但戰鬥力之高,無法衡量。
道心有多大,攻擊力就有多強,一劍化萬象,一劍破萬法。
若說長眉當年是靠紫青雙劍橫掃天下,那這部道書練到極致,就是以一顆道心鎮壓天下。
……
“道友真要把這道書,送予青城?”李靜虛再次改了稱呼。
山崎點頭,“我傳的人不算,青城那邊但凡是學此書之人,首先要正式加入青城,得行過拜師禮的入門弟子,其次必須具備浩然正氣,這樣才可避免有人學去為惡。”
“道友所言甚是。”
“真人且回去,在青城派建一座祭天台,置辦好香燭等用具,可以簡樸但彆寒酸,我自有用。”
“好。”
……
極樂真人走,山崎寫了書單讓秦家兩女去看書,然後調動木分身帶初鳳、二鳳、金須奴、慧珠四人去西方五鬼山傳功。
五鬼天王死後,山崎的純靈氣分身在管理他的地盤。
由於地界靈氣足,山崎在純靈氣分身體內開辟了足足1080個道種,修行一年相當於1000年,如今已有18000年法力。
就是不能亂動,否則若不能從外界吸靈氣,那就是吸內部的靈氣,會讓分身崩潰,讓辛苦積累的法力回歸天地。
……
初鳳、二鳳、金須奴、慧珠四人在海底地下對地火枯坐修行約10年,精神力量都大有增長,能夠控製使用的法力都超過500年。
山崎純靈氣分身扔了超過4000年法力,幫4人煉體體,讓他們的身體可以容納劍氣,幫4人重新修成元神。
而四人以身體納地火,對於細微控製都在行,劍訣都以微字訣入手,
於是,4個擁有超過500年修為的劍仙就這麼造出來了。
山崎厲害是一方麵,重要的是他們精神力量足夠強大,才能駕馭這力量。
“多謝先生。”
“你們切記,不要再乾傷天害理的事情,否則因果牽連,我會第一個去找你們。”
“是,吾等謹記。”
四人現在是心服口服,對山崎崇敬得無以加附。
之後,山崎木分身送四人回百蠻山,讓他們也去看書。
……
按山崎要求,山黛跟李靜虛去東海看了寶相夫人的元神,造了具軀體給她,讓她與秦漁跟著回青城。
眼見山黛有如此造化神功,秦漁與寶相夫人也就咬牙離開渡劫洞府。
……
6月15日,李靜虛主持,青城舉行祭天。
沒有邀請任何外人,連薑庶都回避。
有李靜虛,孫詢,倪芳賢,秦漁,寶相,秦家兩女,初鳳、二鳳、金須奴、慧珠,共11人。
而之所以這麼隆重,把李靜虛的夫人孫詢,表姐倪芳賢都請來,自是因為這次祭天的對象是道門二老爺。
李靜虛活了千年,從來沒想過去接觸道門二老爺,饒是他自持乃陸地金仙,今次也是戰戰兢兢。
點香禱告,按山崎所指示,把一份親自謄寫的《一元清微顯幽心經》及功法劍訣燒了。
稟告教主道尊,吾乃下界修士李靜虛,近日偶得些許闡明之道。
吾意把此道書傳於青城派中,望吾青城子弟都可明事理,行善道,於亂世之中拯救黎民,於盛世之中維護百姓。
特此上告道尊,若道尊不允,還請示下。
言外之意,你不說,就當你同意了,那以後就可以借闡教弟子的名頭,就像峨嵋借大老爺名頭一樣。
說完上香,李靜虛帶眾人大禮叩拜。
一拜,二拜,三拜……九拜,禮畢。
眾人以為結束了,就這樣的時候,異相出現了。
眾人眼前一花,俱都發現他們跪在一白玉砌成的廣場上。
廣場浩大,卻隻在山的半腰。
放眼望去滿山奇花異草,遠處連片瓊樓玉閣,空中各色仙鳥飛舞。
之所以說仙鳥,是因為眼前這一階階的玉石台階似乎直通雲霄,上麵是一座閃著寶光的宮殿。
雖然看不見殿門上的牌子,但這種高高在上的天威,眼前這座仙山,這恐怕是昆侖山玉虛宮了。
想到這個,哪怕是遠遠的跪在山腰的廣場上,他們心中的壓力也大得沒邊了。
鶴鳴中,一白鶴飛來,在空中化為一白衣童子落下。
白鶴童子打量眾人,越看越皺眉,心說沒一個有根器的。
當頭的這三個看似不錯,卻是為情所困的蠢貨。
二排是人與狐狸精,以及他們生的孽障,什麼玩意兒啊,一股子狐臊,晦氣。
三排當頭的女子是唯一亮眼的,可惜受天一金母之累因果纏身。
其餘一對火妖與人的夫妻,一個妖怪,俱是礙眼之輩。
這陣勢,也難怪讓他們跪在半山腰,能讓他們吸幾口昆侖山仙氣,讓他們看玉虛宮一眼,就是天恩了。
“吾乃白鶴童子,傳老爺口諭,爾等之心尚可,準入闡教門牆,賜青城派,玉虛天書兩冊,鎮山印一枚。”
“下麵是吾之言,望爾等好自為之,莫要敗了吾教威儀,去吧。”
眾人齊聲叩謝,再抬頭發現已回到祭天台,若不是供桌上多了一玉匣一印章,怕是會覺得剛才在集體發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