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神詭異仙 > 0226.5 弈棋鬥

0226.5 弈棋鬥(1 / 1)

推荐阅读:

“久聞南君擅奕,今特來請君奕棋。”鼠頭鴨高聲說著,目光咄咄逼人,似是在催促南奕儘快開始弈棋。

南奕微微眯眼,旋即搖著腦袋緩緩開口:“你棋子不全,還不能開始弈棋。”

鼠頭鴨歪了歪鼠頭,困惑道:“哪裡不全?”

南奕嗬嗬一笑:“我聽說,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那麼請問,你馬呢?”

鼠頭鴨拍了拍身後的凶獸雙頭鹿,理直氣壯地說:“紅馬在此。”

南奕冷笑:“你確定這是馬?”

鼠頭鴨一臉挑釁:“沒錯,它就是馬。怎麼,你不敢與我弈棋,想放棄不成?”

“敢,當然敢。隻不過,容我落子。”南奕說著,伸手捏起兩枚棋子,略作掂量。

棋子十分堅硬。若以凡人之身,根本不可能捏碎棋子。

正常情況下,南奕需要艱難調動變得惰性十足幾近若有若無的法力,費儘力氣,才能勉強捏碎一枚棋子。

如此弈棋,狀態不佳,難以施展手段,無疑會吃上不小的虧。

可南奕當下,手上一緊,隻湧動真氣,瞬間便將黑色棋子中的一車一馬,同時捏得粉碎。

在這場對弈中,鼠頭鴨掌有指鹿為馬之力,可以肆意胡來地變化棋子,進行創造性召喚。

但在對等機製下,鼠頭鴨變化了幾枚棋子,南奕隻要能捏碎棋子,便能跟著變化同樣數量。

當然,棋子變化,必須遵循認知,發自內心地覺得可以變,想象蔓延,才能變化相應棋子。

這是本次負屭傳承試煉第一關,弈棋對戰的核心規則。

麵對鼠頭鴨先手,開局便以兩枚紅馬棋子召喚的雙頭鹿,南奕冷冷開口:“請奕。”

不等鼠頭鴨回應,南奕話音剛落,便有一輛黑色寶馬狂飆而至,撞破齋舍牆壁也不停,轟然衝向鼠頭鴨。

雙頭鹿乃是此世凶獸,凶性十足。

南奕若是隻變化黑馬棋子,他能快速聯想到的馬或者鹿,就算能與凶獸雙頭鹿對戰,也隻能說處於守勢,無力反攻,隻能疲於應付鼠頭鴨後續必將接踵而至的一連串攻勢。

但來自藍星,南奕確實可以發自內心地認為:寶馬也是馬。

於是,南奕以一車一馬為祭,召喚黑色寶馬狂飆登場。

在本次弈棋中,雙方變化棋子所召事物,不得高於凡階。

雙頭鹿再是凶獸,也仍是凡獸,不具神通。

麵對南奕前世機械之暴力,區區雙頭鹿,在數值上就有些不夠看了。

所向披靡的黑色寶馬,無視了雙頭鹿,赫然棄守直攻,一往無前地轟然衝向鼠頭鴨。

雙頭鹿依舊可以攻向南奕,但有著數值優勢的黑色寶馬,更快更猛,隻會更早撞上鼠頭鴨。

而且,若不加防護,雙頭鹿未必能輕易弄死南奕,黑色寶馬卻一定能撞死鼠頭鴨。

電光火石間,勃然色變的鼠頭鴨,隻得祭出一枚紅相棋子。

相者,相位也。

氣機相連,化生鏡像,對衝一切攻勢,是為相位防禦。

大地震顫,忽有一道紅色光幕自地底鑽出,合攏形成碗狀光罩,倒扣著護住鼠頭鴨。

黑色寶馬氣勢洶洶地撞向紅色光罩,竟像是與一輛相仿的紅色寶馬迎麵相撞一般,於刹那之間,同時報廢,並掀起漫天灰塵。

不過很快,寶馬車的殘骸,就像遊戲裡會死後刷新的怪物屍骸一般,轉眼消失。

隻是,殘骸固然消失,整個齋舍教室,除去棋盤與兩方座位外,卻也不複原樣,於一片空曠下,儘顯狼藉。

南奕視線越過狼藉現場,看向遠方,卻隻見一片白霧,遮蔽視線。

看樣子,此方幻境,須得等他通過試煉第一關,才會繼續衍化後續關卡場景。

他又繼續看向棋盤。

南奕適才棄守直攻,以出乎意料的黑色寶馬,直衝鼠頭鴨,逼得鼠頭鴨祭出紅相棋子護住自身。

如此,紅方已經落子,便又輪到南奕出招,掌有棋局的主動權了。

但鼠頭鴨適才隻變了一枚棋子,南奕眼下再想進攻,也隻得變化一枚。

在本次弈棋中,組合多枚棋子同時進行變化,才有更強的操作空間,有望在凡階層次內,進行頂格召喚——比如適才的黑色寶馬車,組合車、馬兩枚棋子即可召喚;但如果隻用一枚黑車棋子,南奕最多勉強召喚一輛黑色摩托車。

簡而言之,單獨一枚棋子,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餘地。

再加上鼠頭鴨開局召喚的雙頭鹿還在,稍後即會再次攻來,南奕稍作思量,便決定緩上一手,暫不強行進攻,而是將這枚棋子的使用機會留下。

於是他將座椅往前挪了挪,表示黑將前行一步,結束回合。

鼠頭鴨見狀,立即眸光一亮。

他也不變化新的棋子,直接指揮雙頭鹿衝向南奕,揚起鹿蹄,猛踢南奕。

作為凶獸,雙頭鹿一蹄之力甚強,真要叫其踢實了,若無真氣護體,南奕當場便會奔著粉身碎骨去。

不過南奕適才以黑色寶馬反攻,成功為自己爭得了仔細思考如何出招的時間。他此時已然早有準備,麵色如常,當即吐出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

他指尖發力,將一枚黑士棋子碾為齏粉。

瞬間,便有一道身影自地麵暴起,激射向雙頭鹿。

這身影不是彆人,正是「士為知己者死」這一典故源頭,春秋四大刺客之豫讓。

在南奕前世天夏,豫讓為報答智伯荀瑤知遇之恩,伏橋如廁、吞炭漆身,用儘各種手段多次行刺趙襄子。

其最後一次刺殺,是埋伏在趙襄子外出巡視所必經的橋下。

奈何,趙襄子寶馬通靈,騎馬走在橋邊時,許是感知到殺氣,竟忽然驚跳離開。

趙襄子猜到定是豫讓伏殺自己,叫人搜捕,果然抓到豫讓。

南奕順應這一典故,召喚豫讓,於地麵暴起,激射向雙頭鹿。

雙頭鹿正邁開四蹄衝向南奕。

但當豫讓身影暴起,雙頭鹿亦不由自主地驚跳起來,於受驚之下蹄踏豫讓。

豫讓隻是藍星凡人,哪裡受得住異世凶獸之力,一踏之下,當即氣絕。

正如南奕前世,豫讓想刺殺趙襄子,從未功成。

他伏殺雙頭鹿,同樣也像是在以螳臂擋車。

然而,從未刺殺成功的豫讓,之所以名列春秋四大刺客,在於其伏橋襲殺趙襄子失敗,為趙襄子派兵抓捕,最終選擇自刎而死前的事跡,名揚青史。

彼時,趙襄子有感於豫讓忠義,曾將刺殺失敗的豫讓無罪釋放。

但趙襄子不可能總是釋放豫讓。畢竟,豫讓為刺殺一事不惜毀容毀聲,甚至甘願埋伏到廁所糞坑裡,其意誌之堅,絕勝常人。

這次是寶馬通靈,察覺殺氣,才令趙襄子僥幸保住性命。再有下次,趙襄子覺得自己真不一定能避開來自豫讓的刺殺。

所以,趙襄子對豫讓憐惜歎道:“你為智伯報仇,不惜伏橋如廁、吞炭漆身,已全忠臣義士之名。但寡人待你,也算是仁至義儘。你且好生思量,這一次,寡人不能再放任你回去繼續謀刺寡人也!”

豫讓說:“君王此前寬恕我,其賢良仁心,已得天下人讚譽。今日刺殺失敗,我願意伏誅。不過死前鬥膽,想請得君王衣袍,容我刺上幾劍。如此,我死亦無憾,可下報智伯矣。不知君王可願成全?”

趙襄子感慨不已,為成全豫讓誌節,當場脫下衣袍,由侍臣交給豫讓。

豫讓接過趙襄子衣袍,拔劍起身,以劍刺王袍,仰天長歎:“蒼天為鑒,容我以此回報智伯知遇之恩。”

語畢,豫讓舉劍,自刎而死。

此事流傳青史,是為天夏典故「士為知己者死」。

南奕今番弈棋,取黑士棋子召喚豫讓,初衷便是讓其替死,化解雙頭鹿之進攻。

與此同時,言靈弈棋,自然有著言出法隨的無形之力。

南奕喚出豫讓、道出典故,同樣能在冥冥之中,乾涉幻境衍化,迫使此方幻境再現典故場景。

比如,先是雙頭鹿不由自主地驚跳起來,止住衝勢;接著,豫讓雖在雙頭鹿一蹄之下當場氣絕,卻也在死前,連揮數劍。

順應典故的無形之力乾涉下,豫讓看似隻是胡亂揮舞,卻妙到毫巔、恰到好處地剝掉雙頭鹿全身皮肉。

隻能說,趙襄子可以脫下衣袍交給豫讓;而沒有穿衣服的雙頭鹿,則唯有剝去皮肉,才算是順應典故。

但雙頭鹿終究隻是凡獸。

當其皮肉儘剝,整個身體血肉臟器都暴露在空氣中後,登時驚慌起來。

而雙頭鹿愈是驚慌,其體內血液流動便愈急。當它前蹄重重落在地上,反作用力下,沒了皮肉約束的雙頭鹿身子一震,體內血液登時便如激流撐破血管,當場炸開一捧血霧。

隨著血液外流,雙頭鹿氣息飛速跌落,很快便就此斃命,算是與豫讓同歸於儘。

隻不過,南奕臉色沉凝,並不是太好看。

誠然,他召喚豫讓,是要以「士為知己者死」這一典故,令豫讓替死同時,換掉雙頭鹿。

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南奕在大離,即便麵對百姓慘死也能保持冷靜,不是因為他無情,而是因為他乃穿越者,沒有同胞之誼,多少有些失之共情。

但召喚前世先賢,如工具人一般使用,卻叫南奕心裡自發湧現一股不適之感,略感自責。

他覺得,這樣不妥。

不過南奕深吸一口氣,很快便摒棄感性乾擾,理性審視:

即便召喚天夏先賢作棋子存在不妥,究其根底,也是在於負屭試煉中,鼠頭鴨要憑指鹿為馬的規則,與他對弈。

在負屭試煉中,法種被封的南奕,除去話術本領外,隻能以自身認知及知識儲備尋找勝機。

如果要對前世先賢道歉,南奕真正要做的事,當是以鼠頭鴨為祭。

想通此節,南奕意誌更堅,看向鼠頭鴨時,眸光也更加冰冷。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