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神詭異仙 > 0055 仙凡殊途守孝名

0055 仙凡殊途守孝名(1 / 1)

推荐阅读:

身處小縣城的南奕,暫不清楚此世官場跟修行界的局勢微妙處。

他隻秉著“預案先行”的樸素精神,早作準備,提前謀劃成名之事。

短期,以直描畫技強相關的連環畫為發力點,將整個南山縣的文士名流拉上同一條戰船,齊舟共進。

中期,則是看不同於此世傳統武夫小說的《大離雙龍傳》,能否憑故事本身,在文人以外的圈子火起來。如果不能,就用上一些炒作手段,爭取把書運營起來。

至於說長期計劃,南奕倒是暫時沒考慮那麼多。

肯定要在進了書院以後,根據書院具體情況,再來調整中期、規劃長期。

不過連環畫這塊,南奕丟給了周青和朱獻,可以當甩手掌櫃。

小說這塊,則是由謝北河負責《明報》發行跟推廣。

然後,南奕還想將內容產出,交由點點來代筆。

元旦之後,過年的這幾天,南奕以守孝之名,閉門謝客,直接不給南山縣內欲向他說媒提親者機會。

他躲在學舍寢所,努力之下,終於讓點點成功吃透了其文風,可以承擔代筆之責。

然後,點點便日滾萬字,將《大離雙龍傳》往後又寫了十八章。

點點一邊啃著銅元,一邊看著南奕畫插圖。

有著點點代筆分擔工作,南奕閒暇頗多,插圖也跟著畫得複雜起來。雖還沒到完全漫畫化的地步,卻也是隔上幾處情節便有配圖,堪稱圖文並茂。

點點疑惑道:“老爺,存稿不是夠《明報》刊載嗎?為啥要急著往後提前更新這麼多章呢?”

南奕解釋:“這是為以後做準備。現下《大離雙龍傳》還不夠有名,沒多少人催更,賣得也慢,所以可以慢慢更,旬日一刊。”

“但等以後名頭響亮起來,甚至有人願意打賞催更時,就可以變旬刊為半旬刊乃至日刊。所以,存稿是多多益善的。”

“啊,日刊?這也更得太快了吧。”點點震驚,感受到了小小的更新震撼。

“並不快,我計劃寫180萬字,每章五千字,合計便是360章。即便是以日刊刊載,也得一年時間才能全部刊載完。”

“啊,180萬?這也太長了吧!”點點接著感受到了小小的字數震撼。

“並不多,楊康郭靖雙男主線推進劇情,屬於大長篇,全部寫完應該就要這麼多字。”

射雕、神雕原著,都是約120萬字。南奕將兩本書劇情串到一起,略去部分無關緊要的支線,差不多就是180萬字。

“可是,以前沒有人寫過這麼長的小說,還更新這麼快的呀?”點點喃喃道。

“以前沒有,那是因為我沒在。現在,我來了。”南奕微微一笑。

不知為何,看著南奕臉上的笑容,點點瑟瑟發抖,莫名有種身體似要被卷作一團的感覺。

…………

另一頭,宋忠之父宋玉書,最近正在向畢勝克申請調動,希望能調到郡治南天城去,哪怕俸祿下調都無所謂。

畢勝克不是太想放人,說道:“我記得,玉書你的兒子,是南山學舍今年歲考的第二名。何不讓他複讀一年,拿下明年的歲考頭名?”

“你當年調來南山縣,錯峰競爭,不就是為了讓孩子歲考奪魁?如今何以又變了主意?”

宋玉書隻是小官,官職不高。

但在縣府,大多數時候,恰恰小官才是真正乾活的人。

畢勝克對此很是清楚,便想試著讓宋玉書多留一年。

宋玉書卻是去意已決。

他雖不知書院即仙門一事,但在知曉神詭之事存在後,宋玉書對很多原本看似尋常的事情,有了新的猜測。

比如元旦那天,畢勝克為北河居喬遷並改名開明書館一事致辭站台。

若是往常,宋玉書隻會認為畢勝克是當真看好開明書館推行「開明教育、免費學習」之舉。

可現在,宋玉書覺得,畢勝克應是知道了南奕乃異人,在給南奕麵子,才會去給開明書館捧場。

既然連一縣知縣都在給南奕捧場,那麼南奕,當是貨真價實的貴人,前景遠大,未來可期。

正好宋忠眼下與南奕關係尚可,宋玉書自然是堅定地跟著南奕同去郡城,不讓宋忠後續與南奕變得疏遠。

見宋玉書去意甚堅,畢勝克隻得無奈道:“同級調動雖然好申請,但你想調去郡城,而非普通縣城,一時半會應是出不了結果,得排隊等一陣子。”

“在此期間,你還是彆懈怠了縣府裡的工作。”

畢勝克想讓宋玉書在調離之前,於南山縣發揮最後的餘熱。

但宋玉書點了點頭,卻是開口道:“還有一事,望畢老爺批允。”

“去歲末,家母去世。隻是臨近歲考,不想影響犬子考試,棺殮之後便一直未葬。”

“我想將家母送回老家安葬,再為其守孝三月。還望畢老爺成全。”

宋玉書今日來找畢勝克,隻是希望畢勝克對其同級調動之申請,不要刻意拖著不往郡府牧令監報即可。

他不指望自己能很快得到調動至郡城的名額。哪怕宋玉書願意下調俸祿,也不可能年後立馬輪上他。

但隻要畢勝克不拖著他申請同級克俸調動的流程,宋玉書就有把握年後不再逗留南山縣,立馬走人。

因為,他還可以為不幸死於噴水婆之手的老母親守孝。

大離朝廷雖不推崇喪親者立馬去職守孝,但當喪親者準備守孝時,其他人亦無話可說。

隻見畢勝克眼皮微抬,盯著宋玉書看了數息,終隻能無奈歎道:“玉書孝心可嘉,願意將老夫人不辭辛苦地葬回老家,本官自不會阻攔。”

宋玉書忙道:“多謝畢老爺成全。”

畢勝克點頭不語,端起茶杯飲了一口茶。

宋玉書連忙告辭。

不過就在宋玉書要離去之時,畢勝克壓下心中的不悅之意,意識到了一種可能性,問了一嘴:“對了,賢侄與今年歲考頭名,關係如何。”

宋玉書應道:“犬子與南侄,關係尚可。”

畢勝克頷首,沒有再說什麼。

宋玉書又施了一禮,正式離開畢府。

待其離去,畢勝克輕聲一歎:“難怪如此。”

在知曉南奕得有度厄令,必成大器後,畢勝克並未專門去了解南奕過往。

因為沒有必要。

書院出身,卻因天資不足無緣修行的畢勝克,與注定成為修行者的南奕,如同活在不同的兩個階層。

無論南奕日後能有多大的出息,都與他畢勝克沒有關係,也不影響畢勝克的南山知縣之位——就算南奕後續從政為官,起步也是在郡城裡當官,不會下派到普通縣城。

畢勝克願意賣南奕一個順水人情,卻也沒想過特意去吹捧討好南奕,甚至不曾在意南奕過往之事。

但宋玉書去意甚堅的表現,連一天都不想在南山縣多待,固然讓畢勝克有些惱,卻也讓畢勝克猜測:宋玉書許是與南奕攀上了交情。

畢勝克喃喃道:“就看你兒子,有沒有那份資質了。若無資質,終是凡人。再好的交情,也難敵仙凡有彆。”

遙想當年,畢勝克在郡城書院,一樣有交情過硬的好友,資質不凡,入了修行之道。

可最終,得好友之助當上南山知縣後,畢勝克就再未見過他的至交好友。

如今想來,已是十有二年,未曾見矣。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