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這段時間兩耳不聞窗外事。
專心的研究了蘇木給他留下的兩本‘秘籍’。
很多時候明星演員是要麵臨轉型的。
比如隨著年輕的增長,或許會從當初青澀的角色逐漸的轉向更加熟的造型當中去,亦或是有了更高的演技,就會去嘗試更多的可能。
而導演這一個行當。
其實也是如此。
甚至有的時候導演的轉型要比演員更加的艱難。
因為這是需要心理建設的。
如果將影視劇看做藝術作品,那每個藝術家可能都有自己的表現形式和內心對於藝術理解的主觀意誌。
突然讓他丟掉最初的理念,換成另外一個風格,就像畫畫從水墨丹青改成油畫抽象,等等。
先不說技術層麵,可能心理上就會有很大的門牆。
而許江現在要麵對的,就是摒棄之前對於電影理念的一種執著。
他必須讓自己跟隨市場行走。
跟大多導演一樣,他也喜歡追求那種更高層次的東西。
往往拍出來的作品更深沉,即便是之前鬼熄燈的時候,他也很喜歡在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上做文章。
他覺得這樣的東西才更有深度。
但最近的這段時間,仔細參詳了蘇木給他的兩個劇本後。
他也在逐漸的被刷新著心理防線。
兩個劇本。
一本名為《流星雨》。
另一本名為《終極一班》。
單從名字上看,實話實說,簡直就是不知所謂。
如果不看內容。
還以為流星雨是科幻片呢。
他私下裡找蘇木就聊過這個問題。
結果蘇木當時給出了一個讓他意外的回答。
蘇木:“沒錯,這就是科幻片。”
聽到了蘇木的回答,當時許江一臉懵逼。
沒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解釋。
隻知道蘇木讓他回去再看幾遍。
許江照做了。
但看過一遍後就差點沒把這劇本給丟了。
搞了半天,流星雨跟流星就特麼沒關係。
這不就是個愛情偶像劇嗎?
而且還是那種完全不切實際的偶像劇!
許江真的有點堅持不住了。
所以就又找蘇木談了一次。
而那次蘇木的話。
他到現在還記得。
劇本再難啃,總比吃屎香。--蘇木
聽了蘇木的雞湯。
許江內心終於平靜了下來,想想也對,畢竟現在的行業現狀就是,錢難掙屎難吃。
所以許江重整旗鼓。
再次回去研讀。
而在不斷的參悟之後。
某個瞬間他似乎有了一點點的明悟。
好像是明白之前蘇木對他講過的話了。
他為什麼說,這偶像劇是科幻片!
從某種角度來說。
偶像劇,不就tm是科幻片嗎?
窮人家的女孩紙能上超一流的貴族學校。
然後貴族學校裡麵還有個最強的組合叫f4?
居然最有錢的那個還喜歡上她了……
許江當時隻想喊出一句:哦買嘎,我的老天爺!
當時他是真的不能理解這玩意到底是怎麼樣一個邏輯。
但現在懂了。
男窮女愛,女窮男愛,彆管啥地方,你就火星上也必須給老子談戀愛!
悟了。
這次真的悟了。
原來科幻片的儘頭…是尼瑪偶像劇啊!
…
辦公室裡。
蘇木看著許江:“來找我,是有新的感悟了?”
許江笑了笑:“蘇木,我最近有了點自己的心得,找你來探討探討,我覺得如果這次我悟出的東西足夠正確,那應該就沒問題了。”
蘇木挑眉:“但說無妨。”
許江:“之前你說這就是科幻片,我還沒能理解,但昨天忽然看明白了些許。
所謂科幻,就是科技所未達到的人類幻想,簡言之,就是不存在現實所能觸及的範圍之內,它們都能稱之為科幻。
而偶像劇,恰恰可以用這種超脫現實的表達手法。
要從根本上,打破現實邏輯,來滿足人們對本就完美愛情不切實際的科幻幻想。”
蘇木聽懂了一半。
但故作鎮定,表情欣慰。
他點頭道:“很好!比如呢?具體說說伱的想法。”
【表情熟練度+1】
【技能點+0.01】
許江偷瞄了蘇木一眼,看到蘇木欣慰且認同的表情後,內心更加的自信了。
“嗯,我仔細的想過,隻需要修改一些現實的邏輯。
比如男主很窮,每天送外賣,但他還能住在銀河市二環的洋樓小區,環境彆致,跟女主做鄰居……
諸如此類吧。
但核心是,一切的不符合邏輯,都是在給男主女主的甜美戀愛服務的,實際上,反而是做到了主線清晰!
真是沒想到,做導演這麼些年,居然坐井觀天了。
原來偶像劇才是博大精深的。”
半晌。
蘇木表情認真的鼓起了掌:“老許,你是我見過最具天賦之人了。”
許江激動:“蘇木,謝謝你!”
蘇木:“不必如此,這樣,你去叫錢繼達和小橘…算了,叫朱師傅進來,就此次你頓悟偶像劇,我簡單講兩句。”
許江:“額…好。”
…
蘇木簡單的講了一個半小時。
當然了,作為一個好老板,自然是會體恤員工的。
所以每隔半小時就會換一批。
許江錢繼達朱師傅,許江孫廖君小橘子,許江錢繼達小橘子。
隻能說是鐵打許江。
畢竟光咖啡就喝了六杯。
看著眾人離去。
錢繼達有點擔憂:“蘇木,感覺許導最近是不是心態不是很穩定?我看經常來找你。”
蘇木搖頭:“他心態應該還好。”
錢繼達:“那之後你打算怎麼辦?既然找他來了,那影視部總歸是要開的。”
蘇木點頭,不置可否。
其實最開始找許江,因為他的江河影視就是現成的拿過來就直接能用。
蘇木當時是想著以合夥人的身份,可以自己拿劇本讓他們拍,這樣就能多賺點錢。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
許江離開江河自己過來了。
那蘇木就要考慮,是不是要正式成立一個自己工作室旗下的影視部。
其實這種形式並不少見。
很多明星都是在有了一定基礎之後,選擇從演員到幕後。
自己成立影視公司建劇組,拍攝自己的戲。
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對一部劇有絕對的話語權,並且最後的分利能夠拿到更多。
當然,肯定也要承受相應的壓力。
因為若要拍一部戲,無論是拉投資人,還是自己投資,都有可能麵臨虧損的風險。
很多明星自己當了導演之後,甚至會花光積蓄投入,乃至借錢的地步。
盈利了還好說,但是要虧的話,可能一部戲就回到解放前。
所以在做之前,肯定還要權衡一下。
不過好在蘇木手裡是有牌可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