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439章 咱對你不好嗎?

第439章 咱對你不好嗎?(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將這件事安排好之後,李偉便離開了軍器局,回了皇宮。

現在船已經造好了,他得去找趟安慶,讓她也準備準備,最好是能先他一步離開大明,他也好少些顧及。

皇宮西麵的一座宮殿裡,安慶端莊的坐在主位上,旁邊還有剛從揚州接回來不久的兒子和女兒,倆人可能是因為經曆了這次的劫難懂事了,現在都老老實實的站著。

在大廳的中央,朱允炆帶著幾個屬下恭敬的行禮拜見,殷勤的道:“姑姑,這些是侄兒給您的一點孝敬,還望您彆嫌棄。”

說完,他便揮手吩咐手下把帶來的首飾珍寶放在了旁邊。

朱元璋之前的吩咐他一直記在心上,雖然他有點怕李偉,但對安慶這個小姑卻是非常親近的。

安慶在後輩麵前也絲毫沒有跟李偉時那般隨意,端著架子一副慈祥的模樣笑道:“姑姑這裡什麼都不缺,你不用老往這送東西。”

“姑姑不缺,但侄兒的孝敬不能沒有,您就不用跟侄兒客氣了。”朱允炆一副小大人的模樣,禮數周道,態度恭敬。

安慶見此,也隻能隨口誇讚了,讓小紅把這些東西收了起來。

“快坐吧,彆老站著了,在姑姑這不用拘謹。”安慶示意道。

“好好。”

朱允炆笑著答應,轉身走到一側的座椅上坐下。

然而他剛剛坐好,卻見門外李偉正向這裡走來,頓時跟貓見了老鼠似的騰的一下又站了起來,拱手施禮:

“姑……姑……姑父!”

李偉走進屋裡見到他,不禁輕輕皺眉:“你怎麼在這?”

“我我……”

朱允炆結結巴巴的說不出話。

他雖然能力不行,但也不至於蠢到不明白朱元璋讓他來巴結姑姑的目的,此時見到李偉,生怕被他給看穿了心思,緊張得不行。

好在這時安慶出聲為他解了圍:

“允炆就是來給咱們送點孝敬來的,這孩子,從小就很乖巧。”

李偉聞言看了看安慶,又將目光轉回朱允炆身上,心裡一陣狐疑,臉色不善的道:“東西送到了就趕緊滾吧。”

“是,好侄兒就先告退了!”

朱允炆不敢多言,匆忙行了一禮,轉身便快步走了出去,直到離開安慶所在的院落才長鬆了口氣。

李偉看著他消失在門外,不禁冷哼一聲,嘟囔道:“哼,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然而聽到他這話,安慶卻是立刻不高興了,嗔怒道:“怎麼說話呢?”

“呃……”

李偉聞言,也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不妥,頓時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

不過想到這朱允炆,他還是跟安慶囑咐道:“以後少理這小子,這小東西頻繁來你這兒獻殷勤肯定是有所圖的!”

安慶秀眉微皺,不悅的道:“允炆還是個孩子呢,能有什麼壞心思?”

李偉翻了個白眼:“你以為他隻會心疼姑姑啊?”

安慶不明白他的梗,就沒理他,隻是蹙眉道:“我知道允炆來我這兒,也是想給你留個好印象,以後有事好好讓你幫幫他,這也是人之常情嘛,而且伱是他的姑父,有機會的話照顧他一下也是應該的。”

李偉聞言,腦海裡浮現出電視劇裡朱棣拿著刀口口聲聲喊好侄兒的畫麵,冷笑道:“哼,我可沒這麼好的侄兒!”

見安慶張口還想勸說,他趕緊抬手打斷道:“我這次來是有正事跟你說。”

安慶滿臉的不高興,忍下勸說的話問道:“什麼事?”

“我已經讓人建造好了海船,第一批人已經出海了,若是順利的話,用不了三年,咱們便能一起離開大明了!”李偉輕聲道。

安慶聞言愣了下,心中不禁有些悵然若失。

其實她也不想背井離鄉的到萬裡之外的地方去,但是李偉跟朱元璋鬨到今天這個地步,根本不可能再和好如初了,與其讓這兩人針鋒相對的呆在一起,不如她跟著李偉遠走他鄉。

“這樣也好,那我這就準備一下。”安慶說道。

李偉輕輕頷首:“也不用急於一時,那地方路途遙遠,來回一趟差不多得半年,等那邊先到的幾批人安頓好了你再過去就行。”

安慶正要答應,卻突然覺得他這話有些不對:“你不跟我一起嗎?”

第(1/3)頁

第(2/3)頁

李偉笑道:“你和孩子先走一步,我隨後就到。”

安慶蹙眉,反對道:“不行,我要跟你一起,你什麼時候走我就什麼時候走!”

李偉看了她一眼,道:“我得帶著這些兵馬負責斷後,你跟孩子先走一步,我才能放心啊!”

“不行!我跟你一起!”

“聽話!”

李偉有些不悅的皺眉喝道。

然而安慶卻仍舊堅定的搖了搖頭。

她之所以不同意,除了擔心李偉的安危之外,也是怕沒了她的阻攔,李偉在臨走的時候跟朱元璋再鬨出什麼事來,那她就追悔莫及了。

李偉眉頭緊鎖,見她態度如此堅決,頓時無奈的歎了口氣。

他之所以要安慶先走,確實有彆的目的,之前他讓陶勝找的那些礦都是些天然原礦,其致命性很弱,以軍器局現在的技術也不可能提純,他之所以要陶勝把這東西摻到玉如意裡,就是想著讓朱元璋貼身攜帶,如此天長日久,或許能起到一起致病的作用。

朱元璋一把年紀了,到時即便病死了,也沒人會懷疑是這東西有問題,畢竟現在的人根本不理解輻射是什麼東西。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須要瞞過安慶。

不過這東西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他現在心裡也沒底,或許用個一年半截的就駕崩了,或許朱元璋拿在身上用好幾年也屁事沒有,若真是這樣的話,那他最後說不得還得另想辦法。

現在安慶堅持不走,他也無可奈何,隻能寄希望於朱元璋年紀大了經受不住,在他離開之前順利駕崩。

三日後,第一批出海的人終於全部登船,各種物資也都搬運完了,伴隨著一個個煙囪裡煙出的滾滾黑煙,在震耳欲聾的汽笛聲船隊終於啟航了。

李偉帶著呂洪和謝飛虎、陳肅等人目送船隊離開,心裡輕輕鬆了口氣。

隻要這第一批人順利的在美洲落腳,後麵的人再過去就容易多了。

美洲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基本上不用為糧食發愁,但他過去可不是要跟那些原始人一樣過刀耕火種的日子,這第一批人過去之後,除了要開墾耕地,建立住所之外,還要為發展開業做好準備,等他和所有人都過去之後,就要在那片廣闊的土地上大力發展工業。

這次願意跟他離開的人總共也不過才三十萬人,而那片廣袤的土地上至少能承載下數億人,想要把那裡完全開發出來,他帶去的這些人至少得發展上百年才有可能。

等百年後,他已經不在了,這些人中肯定會有人想回大明,那時大明估計也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回來的人正好能給華夏注入新的生機。

送走了船隊,李偉便和眾人回到了皇城裡。

一路上陳肅和江龍等人沉默不語,臉色都有些不好看,不過現在木已成舟,他們也無力改變什麼。

回到住處,李偉把陳肅等人都留了下來,輕聲問道:“你們今後怎麼打算的?”

陳肅等人微微愣了下,隨後江龍率先出聲道:“我等自然是追隨王爺出海闖蕩。”

李偉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陳肅和石竣等人,笑了笑道:“我知道你們並不想跟我去萬裡之外重新來過,其實這事也算是我對不住你們了,不過我心意已決,也隻能如此了。”

陳肅等人聞言,臉色都有些黯然。

本來大位已經近在咫尺了,他們隻要再稍微加把勁,把李偉往前推一步,就能封侯拜相,名留千古。

然而就在這最後的時刻,李偉卻突然說要放棄,他們如何能不埋怨,怎能不惋惜呢!

李偉想了想,歎息了一聲道:“你們的心思我也明白,隻是我誌不在此,實在是抱歉了,這樣吧,我給你們指條路,趁著現在大局未定,你們去投奔朱棣去吧。”

陳肅等人目光一睜,皆是大驚:“王爺何出此言?”

李偉深吸了口氣,輕聲道:“你們想要的東西我給不了,但朱棣可以,如果我所料不差,這至尊之位遲早會落在他手上,江龍你們之前就跟隨過他,趁著現在他還未起勢,你們回去必然會受到重用,等他登上大位會,自然會滿足你們的所求。”

“可是,我們已經……已經……”

江龍欲言又止,他想說的是他們已經背叛了朱棣投奔李偉,現在再回去,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石竣也是同樣的心思,陳肅雖然沒跟過朱棣,但作為李偉的親信部將,他也從沒想過要投奔他人。

李偉看穿了他們的心思,笑道:“你們不用擔心,朱棣是個做大事的人,你們跟了我這麼久,都練就了一身好本事,尤其是擅長使用火器作戰,更是他現在急需的,他肯定會善待你們的。”

朱棣一直對他的火器很是眼饞,他這一走幾乎把會製造火器和使用火器的人才都帶走了,朱棣肯定非常不甘心,若是現在突然得知有幾人願意留下來,他一定會極力拉攏到自己麾下重用的。

江龍等人聽完他的話稍微鬆了口氣,不過心中還是糾結無比。

說實話,雖然朱棣也很有才能,但跟李偉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李偉不僅是才能上令他們欽佩,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的善待。

若是把李偉換成了彆人,為了防止他們作亂阻攔遷徙,可能都已經對他們下殺手了,但李偉卻沒有,非但沒對他們下殺手,而且還在為他們謀劃後路,這就是他們選擇跟隨李偉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就是李偉的善良,導致他絕對成不了一個好的掌權者。

見他們猶豫,李偉也沒催促,隻是輕聲道:“不著急,這事你們可以慢慢想,反正遷徙還得兩三年才能完成。”

第(2/3)頁

第(3/3)頁

頓了下,他又提醒道:“不過你們最好快點做出決定,畢竟,去得越早,越會受到重用。”

幾人沉默了片刻,才拱手道:“我等明白了,多謝王爺!”

李偉輕輕點了點頭,沒再多言。

隨後,幾人便依次拱手告退,離開了他這裡。

等待的日子本來應該是漫長的,然而李偉卻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這天,陶勝親自帶人把做好的“玉如意”給他送了過來,按照他的吩咐,這把玉如意用厚厚的鉛盒封存得嚴嚴實實,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什麼寶貝呢。

“老師,按照您的吩咐我們已經仿造了一把一模一樣的玉如意,這個是原來的那把,您收好。”

陶勝取出李偉以前從朱元璋那裡偷來的玉如意,恭敬的遞還給了李偉。

李偉探手接過,隨手塞入袖中,然後便來到了陶勝送來的這個鉛盒麵前,伸手拍了拍,轉頭輕聲向他道:“辛苦你了。”

“老師客氣了。”陶對恭聲道,“若是沒有彆的吩咐學生就先回去了。”

“嗯,去吧。”李偉轉過頭來,看著這個鉛盒,漫不經心的說道。

陶勝拱了拱手,便帶著人轉身離去。

李偉獨自站在屋裡,看著這個鉛盒沉默良久。

由於曆史學得不好,他也不知道朱元璋是哪年死的,若是知道曆史上朱元璋是哪年死的,他就不用這麼糾結了,若是能等到朱元璋自己駕崩,他就不用冒險用這東西了。

雖然這東西也不可能被人發現,但做了終歸是做了,即便能瞞得住安慶,他自己心裡也會不舒服的。

“哎……”

李偉重重歎了口氣,先把這鉛盒收了起來。

春去秋來,花落花開。

出海遠洋的船隊回來了,又走了,一次次的穿越萬裡海洋,將一批批普通百姓和將士的家眷,以及掌握著當今世界頂尖技術的人才,運到了大洋彼岸。

在這段時間裡,陳肅和江龍這些人中陸續有人離開,有的聽了他的去投奔朱棣了,有的帶了些人另尋出路,也有一些留到了最後,決定跟隨他出海闖蕩。

曾經被朱元璋派去山西的蔣瓛也回來了,同時還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秦王朱樉被自己府上的宮女毒害了!

然而出乎群臣預料的是,朱元璋並未因此而震怒,反正是將朱樉怒斥一番,連之後欽賜的祭文中都充滿對他的指責,甚至是用上了死有餘辜這種極端憤恨的用詞。

朱樉暗中勾結李善長藍玉意圖奪位,甚至太子朱標的死也跟他脫不了乾係,朝中知道內的人都明白朱元璋為何如此,不知內情的也隱約猜到了一些事情。

自太子朱標死後,皇子之中最有資格問鼎大位的朱樉就此意外早逝,僅剩朱棡、朱棣二人相互製約。

這一年,朱元璋已經七十了,人到古稀,頭發已經全白了,整個人越發的蒼老。

現在朱允炆幾乎是寸步不離的天天守著這位皇爺爺,李偉也經常會去看他,盤算著他什麼時候會駕崩。

乾清宮外麵的禦台上,朱元璋躺在龍椅上,微閉著雙眼,朱允炆和徐壽伺候在兩邊,隨時等著他的吩咐。

李偉則在不遠處搬了個椅子,自顧自的嗑瓜子。

朱元璋布滿皺紋的臉頰微微抽動了一下,隨即翻了個身。

目光微睜間,看到一邊悠閒嗑瓜子的李偉,頓時不悅的哼了一聲,閉著眼睛嘟囔道:“混賬東西。”

李偉聽到動靜抬頭瞥了他一眼,輕笑了一聲便沒再理他。

朱元璋勉強睜開一絲眼睛,看著他出聲問道:“你是不是天天都盼著咱駕崩呢?”

“是啊。”李偉毫不避諱的答道。

聽到他的回答,朱元璋平靜的內心突然升起一股怒意,用力的睜大眼睛瞪著他問道:“難道咱對你不好嗎?”

李偉聞言,臉上的笑容緩緩消失,內心翻湧,複雜難明……

d qq

qq

read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