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二十八章 為兄消瘦

第五百二十八章 為兄消瘦(1 / 1)

推荐阅读:

“近來北直隸的物價,因賑濟山西、陝西而上漲約兩成,民間頗有怨聲,認為是朝廷發行的天啟通寶所導致的物價上漲。”

“殿下……這貨幣的發行,是否需要停一停……”

七月的承運殿內,當朱由檢正因為天氣燥熱而略微煩躁的時候,李長庚的話,和他遞上來的奏疏,則讓他略微有些不高興。

殿內,李長庚坐在椅子上,等待著朱由檢的開口,而朱由檢則是拿著手中關於物價的奏疏在皺眉。

【至六月三十,北直隸米價每石六百文,水雞十五文,魚蝦十七文,鵝值錢二百餘文,雞五十餘文,豬肉每斤值錢三十餘文,食鹽二十文,麩糠每石二百文,香油……】

這一本關於物價的奏疏,讓朱由檢能更直觀的感受到旱情帶來的變化。

他沒有記錯的話,天啟元年他在燕山練兵時,每石米也不過五百五十文,水雞和魚蝦更是六七文,豬肉每斤二十一二文,麩糠也不過百五十文一石。

這麼算起來,關於肉的物價基本都上漲了三成到五成,尤其是便宜的魚蝦更是上漲到了十七文。

當年他可是用魚蝦來給騰驤四衛充作肉食的,就現在這價格,要是拿魚蝦給明軍充作肉食,那非得把大明朝吃垮了不可。

“漁價怎麼這麼高了?”朱由檢放下了奏疏,心裡清楚沿海百姓靠的就是吃魚,如果漁價貴了,他們就隻能吃繼續吃米了。

“南北運糧耗費極大,許多船隻都被征調去運糧,不然根本不足以讓各省米價維持在眼下的價格。”

“皇店的漁船合計三萬八千餘艘,噸位超過五百噸的都被征調了,隻有不到一萬三千艘在海上打漁。”

“加上近年來冬季變長,漁民在冬季時隻能往深海而去,漁價自然降不下來。”

“按照戶部的統計,國朝內外漁家幾近二十萬家,大部分居於江南、兩廣、交趾、舊港,隻有不到三成屬北直隸和遼東、瀛洲。”

“瀛洲漁價便宜,但遼東和北直隸漁價卻十分昂貴。”

“若是……”

“好了。”朱由檢打斷了李長庚的話,他隻需要大概知道為什麼漁價飆漲就可以了。

漁價飆漲他並不奇怪,畢竟按照曆史走向,如果沒有朱由檢大力發展海貿和漁業,那崇禎年間北直隸的漁價可是能達到二十餘文一斤魚的程度。

眼下漁價雖然漲了,但總歸來說是因為其它肉價太貴導致。

如果真的是百姓連魚蝦都吃不起,那米價漲幅不會才有這麼一點。

“山西的移民情況如何了?”朱由檢詢問起了山西移民的事情,不過不是問李長庚,而是問角落裡的王承恩。

“開年以來遷移平陽府、澤州、沁州、潞安府等地百姓三十餘萬人,按照今年入夏以來,山西南部滴雨未下的情況,估計下半年還能遷走二十萬人。”

王承恩翻找了一下遷移司的奏疏,找到後回應起了朱由檢,而朱由檢也微微頜首:

“也就是說,眼下山西的人口數隻有不到五百萬了?”

“回殿下,確實如此……”王承恩作揖回禮,朱由檢也看向李長庚:“山西的物價有降下來的情況嗎?”

“回殿下,比起去歲,約下降一到兩成,主要還是因為大同、太原和遼州、汾州降了雨,田裡有了糧食,百姓人心安定所至。”

李長庚回答著朱由檢的詢問,並進一步對各省物價做了一個彙總:

“陝西、河西、四川三省的物價,眼下全靠麓川、山東、湖廣等地的鐵路轉運物資來維持,和去歲沒有什麼變化。”

“米價上,陝西每石米六百文,河西每石米七百文,四川每石米四百八十文左右,山西則是降低到了七百六十文左右。”

大明的百姓收入,這幾年來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維持在了朱由檢分軍屯田那一年的收入,但物價比起當年可是上漲了四五成。

唯一能得到控製的隻有米價,但以大明眼下的工業體量也很難控製下來。

如果蒸汽輪船、拖拉機的數量能翻十幾倍,那倒是有可能讓大明北方恢複到天啟四年的米價。

現在大明的尷尬之處在於運力不足和開墾速度不夠快,以至於東北耕地開發過慢,舊港、麓川、交趾三省多餘的糧食運不出。

交趾三省米價基本都在每石三百文左右,並且米價還在隨著當地勞改工不斷開墾新的田地而漸漸降低。

長此以往下去,即便三省米價降到每石二百文,朱由檢都不覺得奇怪。

提高運力這種事情不是朱由檢腦袋一拍就能提高的,大明可沒有那麼多熟練的技工給他用。

因此麵對物價的飆升,朱由檢除了乾著急外,沒有彆的解決辦法。

“今年第二批工業區完成後,立馬開啟第三批工業區和第四批工業區的投建。”

朱由檢對著王承恩下令,同時也對李長庚說道:“金融司調一千二百萬兩銀子給軍備院建設第四批工業區。”

“下官領命……”李長庚應了下來,而朱由檢則是在推算第四批工業區什麼時候能全部投產。

大明的工業區建設以三年為單位,往往一個工業區全部投產後,第二個工業區會緊跟而上。

在銀子的猛砸,和官學學子成為工人的背景下,下一個工業區往往是上一個工業區三倍的產值和產量。

例如眼下,隨著第二批工業區在年底全部投產,大明的六年工業產能是每年兩千四百台大型高壓蒸汽機,七千二百台工業蒸汽機和兩萬四千台農用拖拉機。

大型高壓蒸汽機基本都是作用於輪船、火車,工業蒸汽機則是投入各類工廠,至於拖拉機則不用多說。

除去每年需要送往齊國的三分之一外,留在大明的機器數量分彆是一千六百、四千八百和一萬六千。

火車車頭還在不斷地組裝使用,不過每年的使用量也就在四五百左右,因此剩下的都可以用作輪船。

“天津船廠的技工在成熟後,可以派往其它幾大船廠,第四批工業區也可以考慮在沿海和四川、湖廣、江南布置了。”

“除去火車所需的機器,其它機器一律投入蒸汽輪船的建設。”

大明的蒸汽輪船,實際上就是木質的蒸汽輪船,想要建造鋼鐵的蒸汽輪船,目前大明的技術還達不到。

不管是焊接技術還是鋼鐵產量,大明都達不到用鋼鐵來建造船隻的水準。

目前全力建設鐵路,就已經消耗了大明七成以上的鋼鐵,想要製造鋼鐵的蒸汽機船,要麼就是降低鐵路建設的速度,要麼就是提高鋼鐵產量。

前者朱由檢不可能做,所以隻能等著工業不斷投產,繼而增長的鋼鐵產量。

按照現在的速度,天啟十八年就能等來第三批工業區,所有機械數量增長三倍,天啟二十一年迎來第四批工業區,再度增長三倍。

如果朱由檢天啟二十四年才就藩,那他可以看到第五批工業區全部投產。

屆時,大明的工業產能將達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甚至更高。

每年僅憑機械就能開墾上千萬畝耕地,隻需要兩千萬農民,就能將大明九億多畝耕地種植、收割。

不過到那個時候,大明的耕地恐怕遠遠不止這個數量。

朱由檢還在暢想未來,李長庚卻見沒有什麼事情,作揖告退。

王承恩看著他離開,過了片刻才開口說道:“殿下,今年的拖拉機送往齊國後,齊國的拖拉機數量就能達到兩萬一千餘台了。”

“後年齊國的工業區也能投產,年產六千台拖拉機,國朝這邊是不是……”

“繼續。”朱由檢瞥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卻臉色為難道:“按照機械的價格,王府的存銀已經不足百萬兩了,頂多明年就要花光。”

王承恩說出了他為什麼詢問是否要停下運輸的原因,因為朱由檢曾說過,大明運出去齊國的東西,齊國都得支付金銀才能運走。

這麼一來、齊國的工業化速度自然很快,但齊王府的存銀卻消耗得更快。

朱由檢花銀子大手大腳慣了,往往心思都在國庫上,沒怎麼關注過自家的齊王府庫。

經過王承恩這一提醒,他才發現自己的齊王府庫居然也要空了。

正常來說,齊王府的收入就是朱由檢的那十幾萬兩俸祿,然後再加上朱由檢掛名打仗後的戰後繳獲、賞銀分成。

不過這幾年朱由檢一直沒有打仗,也沒有掛名打仗,因此齊王府的收入自然就隻有那十幾萬兩的俸祿,加上齊國那邊金鉉命人開采的金銀了。

齊國那邊的金銀礦開采速度一直上不去,總結下來還是勞改工不足,另外火藥產量沒有上去。

隻要朱由檢批準,當齊國的金銀產能也會提高。

“讓金鉉放開手腳開采金銀,瀛洲的勞改工,他也可以視情況調用,至於移民的事情,今年隻接受工匠及其家屬的移民。”

“火藥的事情,也讓金鉉自己看著辦,總之我每年要見到上百萬兩銀子的產出。”

“奴婢領命……”王承恩聞言應下,但過後他還是說道:“即便有百萬兩產出,恐怕也承受不起每年數萬台機械的運往。”

“承受不起?”朱由檢嘴角一挑:“我這國不是為自己監的,是為皇兄監的。”

“既然眼下府裡沒銀子用了,那作為哥哥,皇兄總不可能坐視不管吧?”

“你讓人跑一趟,就說齊王府難以為繼,請萬歲發二百萬兩內帑作為膳食銀。”

“二百萬兩膳食銀?!”王承恩瞪大了眼睛,誰家一年吃二百萬兩膳食啊,哪怕天天抱著魚翅熊掌啃也吃不完啊。

“嗯,二百萬兩膳食銀。”朱由檢端起旁邊的茶杯抿了一口,看著還在發愣的王承恩,不免笑道:“愣著乾嘛?快去啊……”

“誒……奴婢領命。”王承恩被朱由檢的聲音叫回了現實。

帶著一絲窘迫,他走出了承運殿,然後以自己的口吻寫了一本哭窮的奏疏,托了一個太監送往大定宮。

他千叮嚀萬囑咐,讓這太監千萬不能好奇打開奏疏,不然就要了他的腦袋。

太監被嚇了一跳,連忙點頭答應,隨後帶著一隊錦衣衛出了京城,策馬向大定宮奔去。

雖然火車已經修通了,但八百裡加急的速度依舊要比火車快上許多。

趕在天黑前,王承恩所寫的奏疏被送抵了大定宮。

滿地木屑的大定宮避暑殿內,身材有些肥胖的朱由校正坐在椅子上,一邊吃著應季的水果,一邊手裡拿著一本《遊記》觀看。

這遊記的作者,不出意外便是朱由校的好大兒朱慈燃了。

他這幾個月一直在看朱慈燃的遊記,感受著從朱慈燃出發時的意氣風發,到山西饑民時的無可奈何,再到陝西稍微貧苦的自我感歎……

朱由校總能在朱慈燃的字裡行間感受到天下的變化,而眼下,朱慈燃即將抵達河西的嘉峪關。

三萬裡道路,十個月的時間顯然已經走不完了,畢竟眼下朱慈燃已經用了五個月的時間,但他隻走了不到四千五百裡路。

相比較他,朱由校也一直在看徐霞客的遊記,而徐霞客比朱慈燃還慢,目前才剛剛進入河西地界。

“十個月的時間還是太短了,燃哥兒得探訪民生,弟弟應該多增加些時間才是。”

朱由校看著已經過去五個月的時間,他不免自顧自的抱怨了一下自家弟弟給朱慈燃的時間太少。

“奴婢也覺得,按照這速度來看,應該給兩年時間才足夠走完全程。”

魏忠賢獻媚的附和,朱由校聽著很受用,而此時王體乾也走進了大定宮,作揖道:

“萬歲,齊王府來了一份奏疏,是齊王以私家身份發來的。”

“私家身份?快!拿上來!”一聽到這奏疏是以私家身份發來的,朱由校擔心這是朱由檢要就藩的奏疏,不免著急了起來。

王體乾不敢怠慢,趕緊上前雙手遞過了奏疏,而朱由校也連忙打開閱覽了起來。

當他發現這奏疏不是就藩奏疏時,他鬆了一口氣,但他看到奏疏中說齊王府難以為繼的時候,他又擔心了起來。

隻是,所有的擔憂都在他看到“乞皇兄撥內帑二百萬兩膳食銀”的這行字時蕩然無存,不僅僅是蕩然無存,朱由校差點血壓升高。

“二百萬兩膳食銀?!”

他幾乎在破音的邊緣,而他的話也讓王體乾和魏忠賢目瞪口呆。

二百萬兩?吃龍肉也沒這麼貴吧?這都夠讓二十幾萬百姓頓頓吃肉吃一年了。

什麼膳食銀,這分明就是搶銀子!

“……”朱由校的手都在抖,他以為他擺脫了戶部就舒坦了,卻不想這回又來了一個吃大戶的弟弟。

二百萬兩銀子……他的內帑一年歲入才四百二十幾萬兩。

“萬歲……要不……婉拒一下齊王殿下?”魏忠賢雖然沒看內容,但他看得出朱由校臉上的肉疼。

他試探性的詢問,但朱由校卻眼角抽搐的抬手:“不……不必……給他便是。”

“可眼下內帑拿不出二百萬兩啊……”魏忠賢有些窘迫,但朱由校的下一句話就讓他滴血了。

“停止華陽宮和瀚海宮的修建,等秋收之後籌措二百萬兩銀子給齊王府。”

“……”魏忠賢心在滴血,要知道華陽宮和瀚海宮,這兩座宮殿的修建,他最少能賺一萬兩銀子。

現在宮殿停了,他的銀子也得打水漂了。

“是……奴婢領命。”心裡哀嚎的魏忠賢,最終隻能似哭似笑的作揖應下,而朱由校也抖了抖手上的奏疏:

“另外告訴承恩,讓他把齊王府每天吃的東西給我列個單子,順帶告訴弟弟,給燃哥兒再放一年的假。”

王承恩和朱由檢的筆跡很像,但朱由校一眼就能認出這奏疏出自王承恩之手。

他說讓王承恩列個單子,明顯是在逗弄王承恩,而給朱慈燃放假才是他的目的。

“奴婢領命。”王體乾連忙應下,而旁邊的魏忠賢已經精神恍忽了。

把奏疏放在一旁,朱由校才摸了摸自己肥胖的下巴。

他心裡清楚,自己這副模樣如果被自家弟弟看到,指不定要被自家弟弟埋汰成什麼模樣,因此減肥成為了他接下來的話題。

“即日起,避暑殿膳食銀削減至每日十兩,再轉告弟弟,就說朕殫精竭慮,衣帶漸寬人消瘦,膳食銀已經削無可削,望弟弟替朕多吃一些。”

“額……奴婢領旨……”王體乾不知道說些什麼,有些語塞,過了片刻才連忙應下。

很快,趁著夜色,奏疏被批回,在第二日京城城門大開的同時送抵了齊王府。

彼時的朱由檢剛剛從袁禧嬪的床上下來,婉拒了袁禧嬪說多休息的話後,便洗漱準備前往承運殿。

在他剛洗完臉的時候,便看到曹化淳一臉古怪的走進了存心殿。

“殿下,這是萬歲批回的奏疏。”

曹化淳古怪的雙手遞上奏疏,朱由檢也用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水珠,接過奏疏打開了起來。

當他看到朱由校批準的圈紅時不由一樂,再看到朱由校所說的什麼“衣帶漸寬人消瘦”的話時,腦海裡不由響起了正旦節那天朱慈燃的話。

“我爹給人一種他受了委屈的感覺,但實際上我聽我娘說,他在大定宮和仲夏宮玩的不亦樂乎。”

想起朱慈燃的這句話,朱由檢立馬就笑了出來:“這對父子……”

他沒細說,而是往下看了看,在看到朱由校讓自己幫他多吃點的時候,朱由檢就知道,這廝是在哭窮,生怕自己下次又找上他。

不過自家哥哥,不宰白不宰。

想到這裡,朱由檢也合上了奏疏,對曹化淳笑道:“這下未來**年的機械銀有了。”

“有是有了,但殿下您這樣,是不是有些太欺負萬歲了?”曹化淳小心翼翼的開口,朱由檢卻白了他一眼:

“你真該好好去大定宮住幾天,看看我那好哥哥到底是衣帶漸寬人消瘦,還是腰間玉帶緊的喘不過氣。”

“每日十兩銀子的膳食銀,都足夠買一頭牛來吃了。”

“擔心他,你不如擔心一下今日午時我們的膳食。”

朱由檢說著曹化淳,曹化淳卻知道這隻是調侃,因此不免笑道:“若是殿下想,承運殿也能按照每日十兩銀子來做三膳。”

“你明知道我說的是調侃。”朱由檢正在被女官們換衣服,因此對曹化淳的調侃很是無奈。

“奴婢也是……”曹化淳笑著回了一禮。

倒是在二人調侃時,袁禧嬪也穿著中衣走出了寢宮,聽到了兩人的對話。

“殿下的膳食銀確實該提高一下了,王院使說過,殿下長期勞累,得補補身子。”

袁禧嬪接過了女官手裡的活,替朱由檢穿衣。

她的話讓曹化淳忍不住點頭,因為朱由檢的膳食銀確實太少了。

“每日一兩二錢,每頓四百文,這已經不少了。”

朱由檢帶著抹笑意,低頭看著為自己更衣的袁禧嬪,在他看來,自己的膳食銀確實不少。

每天一兩二錢,一年下來就是四百多兩,這樣的膳食標準,朱由檢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多的他也吃不了太多。

“四百文是不少,但您是齊王殿下,不能吃的連京中的一些富商都不如吧?”

袁禧嬪為朱由檢穿好了衣服,女官也抬來了椅子讓他坐下。

袁禧嬪抱怨的同時,也在為朱由檢梳理頭發,束發戴冠。

“齊王又如何?還不是血肉之軀。”

“百姓吃得,我就吃不得了?”朱由檢笑著安慰袁禧嬪:“若不是你一直讓我多吃些,我倒是想像燃哥兒《遊記》中所寫的一樣,時不時來幾日野菜拌稀粥。”

“殿下要是那樣吃,那後宮裡的諸位姐妹和孩子怕是連葷腥都不敢沾了。”

袁禧嬪為朱由檢束發戴冠,朱由檢見她停下舉動,也站起了身,轉身不顧眾人的目光抱了抱她:

“那就得齊王妃多安撫一下他們了,彆把孤的妃嬪和子嗣們餓到。”

說罷、朱由檢趁著袁禧嬪害羞,轉身帶著曹化淳走出了存心殿。

等袁禧嬪回過神來,她隻能對著朱由檢的背影埋怨:

“不顧自己身子,日後難受了,殿下可彆讓我伺候。”

話雖這麼說,但袁禧嬪身邊的女官都知道,要是齊王難受了,恐怕齊王妃得寸步不離的伺候著,因此眾人不免低頭笑了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