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1825我的新大明 > 第294章 宣戰!必須解放印度各國!(求訂閱、求月票)

第294章 宣戰!必須解放印度各國!(求訂閱、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北京,紫禁城,皇極門。

皇極門前的平台上,大明太平天子朱希錦,皇太後鄭玉環,都身著盛裝,神情肅穆!

紫禁城外的長安街上,數以萬計的大明百姓舉著旗幟,高呼著宣戰和懲罰英印當局的口號。

皇極門前的廣場上,黑壓壓地站著數百名朝臣和議政官,此外還有許多被獲準前來記錄這場關係大明國運的禦前議政會議。

雖然林則徐在昨天下午就拒絕了印度帝國的最後通牒,並且宣布和印度帝國處於戰爭狀態了。但那並不是禦前議政的結果,而是基於大明的《外交指導原則》做出的決定。

大明天朝當然不能接受外國的最後通牒,而且必須當麵拒絕。這是諸葛武忠王製定的《外交指導原則》中規定的.天朝上國不可能在接到敵國的最後通牒後再考慮7小時,那實在太丟份了。所以接見敵方時節的大臣必須當麵予以拒絕,並且宣布戰爭狀態!

這麼做的原因當然也是為漲自己的威風——根據國際上的慣例,遞交最後通牒被拒,接下去一定是宣戰。沒有什麼最後通牒被拒絕後就算了的。而遞交最後通牒讓對方搶先了,那宣戰就不能再讓對方來了.大明必須搶在對方宣戰前先行宣戰。

而要確保先宣戰,自然就應該在拒絕通牒的時候馬上宣戰了!

不過這並不是正式的宣戰,因為還沒有經過議政會和大明皇帝批準。當然了,拒絕最後通牒後的宣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之後舉行的禦前議政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

但該走的過場還是不能省掉的!

而且大明朝的內閣也需要借助這次的禦前議政會議討論並通過宣戰決議的機會,讓全體國民都知道大明為何要和印度開戰?同時還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躲在印度帝國背後操縱著印度走向戰場的罪魁禍首就是大英帝國!

實際上,自從紀伊水道戰役後,諸葛世家和鄭世家就開始聯手在國內操縱輿論,進行反英宣傳了——實際上,大明、大英兩國的矛盾由來已久,這是工業實力第一和工業實力第二之間“赤果果”的仇恨!

而且大英這個工業第二長期以來還把持著東西方的貿易通路,還拿著大量資源豐富的殖民地,還控製著印度這個看上去很有搞頭的市場。

雖然英國一直以來都不敢把大明的商品徹底排除出他們能夠把控的市場,但是資本家怎麼可能嫌市場太大?

市場就是錢,錢當然是越多越好的。

在海軍的風帆時代、機帆時代那是沒把握可以打贏。但是自打海軍進入了蒸汽鐵甲艦的時代,這“赤果果”的仇恨就越來越深了當然了,存在“赤果果”的仇恨也不等於一定會開戰。畢竟大明承平太久,上上下下都沒有取勝的把握。

但道光打印之戰和後來的紀伊水道之戰、果阿外海之戰都讓大明的有識之士看到大英不過如此!

既然大英不過如此,那麼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導火索了。

而這個導火索現在已經有了!

“這,就是英國人璞鼎查代表天竺向我們大明天朝遞交的最後通牒的副本!”

林則徐一臉義憤,高舉著印度帝國最後通牒的抄本(原件退回,但必須丟下抄本),站在了皇帝和太後所在的漢白玉平台上,對著一個落地揚聲器,咬牙切齒道:“他們英國利用卑鄙野蠻之手段,征服了富裕而溫和的大天竺,將幾百萬平方公裡的遼闊土地和幾億人民的大市場占為己有,並且對天竺敲骨吸髓一般的盤剝,實在可恨、可惡至極!”

“對!可恨可惡至極!”

“英國人太壞!”

馬上就有議政官附和了起來。

而在場絕大部分的議政、朝臣、記者,都連連點頭,似乎非常讚成林則徐的話——英國人太可恨了!印度那麼大的市場,應該給大明獨占啊!

大明是印度的友好鄰邦,你們英國一個大西洋邊上的蕞爾小國,憑什麼強占?

林則徐捏著拳頭,胡子都吹起來了——生氣啊!都快氣炸了!

隻見他捏著拳頭,大聲道:“更為可恨者,英夷竟然以所謂印度帝國之名,欲封鎖馬六甲海峽,並迫使我退出波斯灣,放棄剛剛成立的海灣王國,並永遠不得進入馬六甲和緬甸以西否則,英夷就將操縱印度,以印人之血肉與我消耗!自古惡毒者,非英夷莫屬!對於此等蠻夷惡賊,我天朝當如何應對?”

“宣戰!”

林則徐的話音剛落,已經滿0歲的大明小皇帝朱希錦就跳起來揮舞拳頭大聲呼喊了。

底下的議政官看到皇帝大喊宣戰,也都跟著一塊兒發喊了起來。

“宣戰!宣戰!宣戰.”’

看到氣氛差不多了,林則徐就向左右兩邊端坐不動的左相鄭國忠和右相於老爺子各打了一個眼色。

現在該他們倆表現了。

這個戰,肯定是要宣的!

問題是怎麼宣,向誰宣?

於全於老爺子已經站起身來了,隻見他大步出來,到了漢白玉台當間,先向小皇帝、鄭太後行了揖拜之禮,然後站直身體,大聲道:“萬歲爺,太後娘娘,老臣覺著咱們大明這一回的敵人不是印度而是征服和奴役了印度各國的英國殖民當局!”

“印度各國?”鄭太後明知故問,“印度不就一個國,怎麼會有各國?”

“太後有所不知,”於老爺子道,“這個印度其實是個地理名詞,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工具東印度公司到了那裡後,用儘各種卑鄙的手段,才將印度各國一一征服。而他們為了方便殖民統治,就將這些國家擰在一起,形成了如今所謂的印度帝國。”

“原來如此,”鄭太後又問,“那麼印度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國?”

於老爺子說:“大小總有千餘國,即便到了今時今日,所謂印度帝國治下的土邦依舊多達五六百個。”

“那麼多?”小皇帝朱希錦吃了一驚,“那麼國咱們都要”

“都要把它們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左丞相鄭國忠這時站起身,接過了小皇帝的話,“萬歲爺,咱們可不能學英國,一味搞擴張殖民,咱們對印度這塊地盤,應該要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如此才能印度之民歸心焉!”

“一千個國都要恢複嗎?”小皇帝大吃了一驚,“這印豈不是碎成渣了?”

“也沒那麼碎,”鄭國忠笑道,“這一千國裡麵,還有不少是國中國.就是小邦依著大邦,兒子國靠著老子國,不能算獨立之國。如果隻算獨立之國,估計不會超過100個。”

“那也不少了,”小皇帝問,“都要恢複嗎?”

“爭取都恢複!”鄭國忠道。

“真的能都恢複?”小皇帝還是有點不信。

“事在人為嘛!”鄭國忠說。

“對,對,”於全道,“咱們應該儘力而為哪怕實在找不到原本的那些王室,也可以另選賢能。”

“說的有理,”小皇帝回頭看了眼太後,他現在還沒“親政”,得聽母後的,“母後,你看這樣行嗎?”

“就這麼著吧!”鄭太後點了點頭,“那就擬詔,宣布以解放印度各國為此次對英印當局作戰之目的!”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