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外的喧嘩聲也漸漸的消散,馬蹄聲遠去,向著營外快速而去。
營帳之中再度恢複了寧靜,帳內空空蕩蕩,營帳之中隻剩下了四個人。
高傑、邢氏、趙懷良還有端坐於上首的陳望。
胡知禮已經是領人出營,前去差遣湯桂忠和城中的輔兵。
陳望這個時候才將注意放到了高傑和邢氏的身上。
高傑確實生的一表人才,身材高大。
無論是用現在的眼光,還是後世的眼光來看,都是一等一俊朗,難怪會引得邢氏傾慕。
在原本的曆史進程之中,高傑的存在至關重要,從李自成麾下出走後,跟隨著賀人龍進剿,一路升任至總兵官。
而後在北京城陷,江南諸省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
高傑被封為興平伯,與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並稱為江北四鎮,一時顯赫。
不過其麾下軍紀不堪,常有劫掠百姓之舉,擁兵自重,也是如同左良玉一般。
那個時候高傑囂張跋扈,史可法命其守備揚州,讓其駐軍城外,高傑卻想要占據揚州,進入城中。
但是揚州百姓懼怕高傑,皆是不肯答允,高傑竟然縱兵攻城,囂張跋扈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現在的高傑卻是全然看不出半分囂張跋扈的模樣。
見到陳望將目光投來,原本站立著的高傑毫不猶豫,直接便雙膝跪倒在地,叩首顫聲道。
“罪民高傑,拜見陳將軍。”
站在高傑身側的邢氏也是順勢跟著高傑一並跪倒在了地上。
陳望沒有急於言語,而是先轉目看向邢氏。
陳望的眼神極好,看的分明。
在高傑拜倒之前,邢氏有一個輕推他的動作,明顯是提醒。
邢氏生的確實美麗,螓首蛾眉,橫波流轉,不過更為難得的是其才情。
能夠統籌數萬大軍,十數萬流民的糧草用度、軍械調撥,這可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到的事情。
“高兄弟可是此戰的功臣,萬萬不可以罪民自居。”
“此番大勝,其中有高兄弟一番功勞,敘功的文書之中我定然不會遺漏。”
陳望沒有繼續坐在座位之上,直接走下了座位走到了近前,將跪在地上的高傑扶了起來。
“高兄弟棄暗投明,初來乍到便獻上了一份大禮,軍門收到戰報之時必然心中大慰。”
“論功行賞下來,說不定高兄弟可以直接獨領一營。”
陳望沒有對高傑保持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也沒有輕視。
畢竟日後見麵的機會還有很多,沒有必要交惡。
而且高傑和賀人龍兩人是同鄉,鄉黨的勢力在這個時代尤為重要。
高傑入了明軍係統之後,就是屬於賀人龍一係的人馬。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如今的高傑並非是自己潛逃,而是先收到了陳望的傳信。
某種意義上來說,陳望自己現在就是高傑的恩主,兩人之間早就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對於陳望所說的話,高傑顯得有些受寵若驚,連說不敢,不過臉上倒是笑開了花。
他之所以冒這麼大的風險,不就是想要登上高位嗎。
跟隨著彆人麾下終究是不快活,還是獨領一營來的舒坦,也來的方便。
陳望始終注意著高傑的神色,高傑的一舉一動都被他儘收眼底。
眼下的高傑還沒有成長起來,就像是一名普通的流寇的首領一般,喜怒形於色,不似作偽,揣摩其心思並不困難。
不過這也是好事,要是真的是一隻老狐狸,反而是不好拉攏了。
和其餘各鎮各營軍將搞好關係是成為軍閥最為重要的一步。
朋友越多,敵人便越少,就算做不成朋友,起碼也不能變成阻力。
關係親近的話,遇到敵軍之時,友軍在側好歹也能夠提供一些助力,不至於遇到不動如山,轉進如風的情況。
“我已經在縣中找尋了一處宅邸,高兄弟就暫時先在縣中安頓下來,此戰的功勞還需要等待兵部堪合,審計結束才會有詔令下來。”
陳望實在不太擅於人際交往,官場之上的迎來送往更是有點難懂。
“若是有什麼事情,儘管來知會我,不要害怕麻煩。”
“戰後事務繁忙,稍後我也有事務要處理,就不多留高兄弟了。”
陳望微微偏頭,看向立在一旁的趙懷良。
“懷良。”
論起人際交往,趙懷良勝過他數倍,待人處事都極為老練,這些事情交給他來再合適不過。
“你帶高兄弟先去宅邸安頓一下。”
趙懷良應命上前,高傑和邢氏兩人又拜謝了一番,這才隨同趙懷良離開了軍帳。
陳望目視著高傑的背影,一直到其離開了軍帳,才重新坐回了座位之上。
帳中空空蕩蕩除了陳望之外再無一人。
想要從營兵變成軍閥,最重要的還是手中有兵。
左良玉在懷慶等地收攏了不少的投降的流寇,將其作為編外的輔兵,那一部分就有兩三千人。
左良玉麾下定下的總兵額也才三千人,本部差不多就有近三千,算上那些降兵總兵力早已經是接近了六千人。
這些輔兵現在和湯九州一起留守在商雒縣縣東的吳村、瓦屋,防止流寇從這裡逃往河南內鄉和浙川。
正是因為麾下兵強馬壯,因此左良玉的地位也是越發的穩固。
對於招募流寇降卒充任輔兵,作為戰力的行為,各營眾將或多或少都做過。
田應龍作為都司,麾下的軍兵之所以比賀人龍和張全昌兩人還多,就是因為招募了不少的流寇降卒。
洪承疇對於此類事情向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能打勝仗,這些都是無關痛癢的事情。
這一戰確實擒獲了不少的降卒,但是這些降卒他們很多人早已經嘗到了血肉的滋味,再讓他們吃普通的糧米,他們又如何能夠吃的習慣……
…………
《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高傑、祖寬皆剛悍難馴,恃功不戢,而傑尤為凶驁。”
“然傑被戕於銳意進取之時,寬受誅於力戰赴援之後,死非其罪,不能無遺憾焉。”
《小腆紀年》
“高傑擁十三總兵之眾,所部皆西北人。”
“傑暴抗不能為人下,抑之則亂不可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