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 第四八九章 梅殷的改名大法

第四八九章 梅殷的改名大法(1 / 1)

推荐阅读:

雙水村這邊,梅殷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看得出來,心情很是不錯。

梅殷的心情當然不錯,畢竟今天京雙鐵路正式通車運行。

經過諸多的的辛苦工作,以及之前的多次驗證,已經能夠確定。他這邊所修建的鐵路,已經完全可用。

不僅僅修建的鐵路合格,蒸汽火車也同樣合格。

今日,朱元璋這個大明的皇帝,馬皇後這是大明的皇後,朱標這個太子,以及眾多大明這邊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

眾人彙聚在一起,一片喜氣洋洋。

都來參加這個儀式。

從這裡就能看得出來,朱元璋等人對於這次事情的看重。

能夠知道,這次的事兒意義到底有多麼重大!

在朝中禮部官員的主持之下,朱元璋這邊進行了一係列的禮儀。

最後,掀開了那雙水村站的匾額。

通車儀式,算是徹底完成。

隨著一聲汽笛聲響起,便有蒸汽火車,噴吐著煙霧,緩緩駛來了。

火車的頭上,還綁著一朵巨大的紅色綢布製成的大紅花,看上去十分喜慶。

朱元璋,馬皇後,朱標,包括梅殷在內的這麼多的人,都登上了火車。

等到眾多人員,全部都就緒之後,又是一聲汽笛響起。

蒸汽火車噴吐著煙霧,沿著修建好的鐵路,哐當哐當的朝著京城那邊滾滾而去。

朱元璋馬皇後這些人,並不是第一次乘坐蒸汽火車。

之前梅殷那邊把蒸汽火車弄出來,驗證成功之後,就都已經乘坐過了。

但是這個時候,依舊顯得無比的興奮。

坐在這裡,透過窗戶朝著外麵不斷的張望,觀看。

哪哪都新奇。

畢竟他們之前乘坐的火車,隻在那裡繞著圈子跑。

屬於試驗階段的。

沒有現在這樣長距離的跑過。

無論是舒適性,還是外麵的景色,都和現在有著天壤之彆。

不過在朱元璋等人,乘坐著火車前行之時,在火車周圍有位有侍衛,騎著馬跟著火車進行奔行。

戰馬的速度,完全能夠跟得上火車。

這還是這些騎兵沒有全力放開速度的原故。

若是真的放開速度了,甚至於能夠超越火車。

也是因此,有一些人對於蒸汽火車心裡麵並不以為意。

覺得這東西也就是新奇了一點,拉的比較多一點。

真的比起來的話,也就那個樣子。

但很顯然,朱元璋等真正有見識的人,卻完全不這麼想。

朱元璋坐在火車廂裡,透過車窗,看著隨著火車的前行而不斷後退的景象,禁不住滿心都是期許。

心都跟著飛了起來。

這乘坐火車的感覺是真好!

老朱雖有些時候看起來比較古板嚴肅,但是在不少時候,其實還是挺通情達理。

整個人,其實更加注重實用性。

就比如他乘坐這火車之時,就能完全不在乎,那什麼所謂的堂堂一國之君,居然不坐在最前麵,反而要坐在火車司機的屁股後麵這等無聊可笑的問題。

除了策馬奔馳,保衛皇帝的一些將士之外。

還有著諸多圍在兩側,等著看稀奇的百姓

雖然這鐵道,按照梅殷之前的意見,已經在兩側修建了相應的防護網。

避免人和牲畜這些誤入鐵軌,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但如今蒸汽火車這種稀罕的玩意兒,在這裡運行,還是招來了很多人,想儘想方設法的看熱鬨。

麵對這一情況,朱元璋倒也沒有進行的驅逐。

百姓們愛看了就看,隻要彆鬨出什麼事端來就行。

而且,也可以通過百姓的觀看,讓好好的見識一下大明的新科技。

讓他們逐漸習慣於這些東西的存在。

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兒。

大多數人乘坐蒸汽火車,都是顯得很是興奮,歎為觀止。

但也有一些人,滿是擔憂。

也是因此,很快朱元璋這邊,就有人前來,說出了一番高明言論來。

說是在火車運行之時,發出隆隆之聲,又噴出的煙霧,像是洪荒巨獸,動靜太大。

修建鐵路之時,又各種的破土動工,很容易驚擾神仙,破壞地脈。

從而鬨出禍端來。

為了防止天下不穩,所以便請朱元璋這邊,不要再繼續修建這鐵路。

免得在接下來為大明招來巨大的災禍,甚至於斷送大明王朝的氣運。

這話把朱元璋都給氣笑了。

對於這等蠢人,然後老朱就做出來了很具有他風格的舉措。

他讓人將說出這等話來的人,直接給扒了衣服吧。

用繩子拴著,吊在了火車頭上,讓其好好的吹風。

把那人給吊了個半死之後,朱元璋這才讓人將其給放下來。

並明確的說,火車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利器。

所以要再敢妖言惑眾,胡說八道,再敢弄這些蠱惑人心,那他這裡便定殺不饒!

絕不姑息!

被朱元璋來了這麼一出之後。原本人不少或是真的愚蠢,或者是表麵愚蠢,實際上心裡麵卻特彆壞的人。

立刻就放棄了那蠢蠢欲動的心思,變得老實起來。

不敢真的在接下來,繼續動用一些學說,來攻擊蒸汽火車,說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話。

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過是一個投石問路而已,就已經讓他們徹底的確信了皇帝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

那自然還是不要作死的好!

當然,若是遇到彆的皇帝,其餘的朝代之時。

在皇帝做出了這種事,說出來這些話。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肯定會不信邪。

會在接下來的攻勢之中,繼續和皇帝進行掰扯。

但是現在的事情則不同。

如今,他們麵對的乃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很多再不信邪的人,也都變得老實起來。

他們是真的相信了,他們是真不敢再造次了。

真不覺得如今的皇帝,是在和他們開玩笑。

倘若在接下來,他們誰要真的不知死活,繼續在這件事情上說三道四。

那皇帝也是真的能乾出來,把他們給動手解決的事情。

在殺人這方麵,當今皇帝那是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

梅殷在邊上,目睹了事情的全部過程。

不由的暗自點點頭。

隻覺得老朱不愧是老朱,就是不一般,夠乾脆利落。

對付這些人,還得讓老朱出馬。

在殺人這上麵,老朱絕對非常的講誠信。

說殺你全家,就絕對不會隻殺你一個。

而很顯然,效果也是真的好。

“哈哈哈……”

朱元璋忍不住的放聲大笑,很顯然對於這一次乘坐火車是非常的滿意。

“小殷,做的不錯。

這火車真可以!

接下來你這裡立刻招募更多的工人工匠,以現在的這些修鐵路的匠人為骨乾,開始修建從京師這邊前往蘇州那邊去的鐵路。

要儘可能快的,在最短的時間裡,修足夠長的鐵路網。

同時,蒸汽火車的製造也要加快速度。

現在的八輛火車還是太少,遠遠不夠用。”

人還沒下蒸汽火車,朱元璋就已經是笑望著梅殷,做出來了這等決定。

這一次乘坐蒸汽火車的美好體驗,給朱元璋帶來了特彆好的感受。

也徹底的堅定了他的信心?

這個好東西,必須要在大明各地推廣開!

至於說為什麼一開始,就要修建從京師往蘇州方向去的鐵路。

那自然是因為這些地方,著實物資豐富,是錢袋子。

江南那些富裕的地方,需要通過鐵路,更加緊密的和京師連接到一起才行。

“錢上麵的事情,你不必擔憂。

不論在這上麵花多少錢,朝廷這邊也都會勒緊褲腰帶進行支持。

而你那邊所需要考慮的,不是錢財的問題,而是如何儘可能快的,培養出大批合格的工匠。

儘可能快的加快修建鐵路,以及製造蒸汽火車的速度,這些才是最為根本的!”

朱元璋說完這些之後,又望著梅殷出聲進行補充。

如今,隨著市舶司開始,大明對外經營海外貿易的時間越來越長。

眾多源源不斷的財富,被市舶司的船隊,從海外來給運輸過來。

到了這個時候,朱元璋手裡麵錢財是很多的。

也是因此,說起話來分外的有底氣。

梅殷自然是將之給一口應下來,自己的接下來會全力以赴來做這些事兒。

話說,在這些事情上,梅殷和朱元璋的理想,是高度重合的。

可以說有共同的目標。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很容易就會達成一些共識。

做出一些決定時自然是很快的。

接下來,梅殷這邊開始全力修建,從京師這邊前往蘇州那邊去的鐵路。

同時,也開始大規模的招收工人,以及更高水平的匠人。

在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前來應招的人特彆的多。

畢竟如今梅殷那邊的名聲,早就傳開了。

誰不知道,雙水侯梅先生這邊的待遇非常好。

來到這邊後,簡直就是鐵飯碗。

普通工人的待遇,就已經超好了。

要是能在工匠之中混出名堂來,待遇更好。

那些最高級的匠人,每個月可以領到手的錢財等東西,甚至於能超過朝廷正三品大員的俸祿!

這等超好的待遇,讓無數人為之眼紅。

也是因此,在知道了梅殷這裡,接下來大規模招工之後,許多人都立刻搶著過來了。

這等大好機會,是真不能錯過。

要是真錯過了,那可真的讓人痛悔三生了!

有了修建從雙水村,到京師的京雙鐵路的經驗,以及培養的眾多熟練工匠,還有相應的技術人員在。

還有皇帝那超強力度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之下,從京師往蘇州那邊修建鐵路的速度,和之前相比快了很多。

在各方麵的全力的運轉之下。一條鋼鐵巨龍,正從雙水村朝著蘇州那邊延伸。

從雙水村到京師的這段鐵路乾線,自然不會被放棄的。

在梅殷的規劃之中,將會雙水水這裡,接著往蘇州那邊去修。

今後雙水村這裡,也將會成為一個中轉站。

有了這個鐵路站之後,那麼今後雙水村這裡,想要不繼續繁榮下去,都不可能。

他太清楚交通樞紐,對於經濟的增長,商業的繁榮,這些的促進到底作用有多大。

……

“你就是馬和?”

梅殷看著被帶到眼前的,這顯得黑黑瘦瘦的少年,出聲詢問。

“小……小人馬和拜見侯爺!”

馬和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

雖然是一個少年,但卻非常的機靈。

彆的不說,短短的時間裡,他就已經跟著那些同行的漢人士卒,們學會了很多的漢語。

而且還非常的流利。

“起來吧。”

梅殷望著他說道:“不用行大禮。”

“你……沒有被閹割吧?”

梅殷望著馬和,第一時間就關心起來他的命根子問題。

“回稟侯爺,沒有。”

聽到他所說的話,梅殷暗自鬆了一口氣。

話說,朱元璋會命人在那邊去尋找馬和。

其實是他給的朱元璋所提的意見。

老朱很乾脆,根本沒有怎麼問,就立刻按照自己所說的辦了。

梅殷自然知道,眼前這個黑黑瘦瘦,名字叫做馬和的少年人,可不是那麼簡單。

馬和後來改的名字,更加的讓人如雷貫耳。

鄭和!

以往他沒有來大明也就算了,如今遇到,自然是要做出一些事情來。

比如能保住鄭和的命根子,就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兒。

雖然他也知道,這個時候的鄭和,隻是一個少年人,遠不是永樂時期,那個帶領著艦隊,在大海之上航行。

做出了極其震撼人心的,七下西洋的人。

距離那個完全體,還差的太遠。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這少年高看一眼。

這是曆史上的他,做出來的那些事情應該得到的尊重。

而且,如今的大明既然開了海,並且在今後,將會在海外走得越來越遠。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這裡把鄭和找來培養一番也是挺有必要,挺有意義的。

說不得,鄭和今後在這事情上,同樣還能夠大放異彩。

當然,就算是不能大放異彩,那憑借著他在曆史上的名聲,還有乾出來的那些事兒。

自己做這些依舊還是挺有意義的。

“要不你就改個姓吧,彆姓馬了,姓鄭。

叫鄭和就挺好的。”

梅殷望著馬和突然出聲說道。

雖然並不明白,為什麼雙水侯,會突然要給自己改姓。

但對於這等頂天人物的好意,馬和還是在第一時間,就應了下來,並帶一些感激不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