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 第四八三章 一路兵馬元帥

第四八三章 一路兵馬元帥(1 / 1)

推荐阅读:

(祝大家夥兒新春快樂,蛇年大吉)

聽到自己的家父皇所說的這些話後,太子朱標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不是……自己家父皇,這都什麼操作?

對蚊香居然這樣了解,自己啥都沒說,他就將之都給說出來了。

一看就知道,父皇已經偷偷的用過了。

不過,片刻的呆愣之後,再想想自己家父皇的一些作為,又覺得自己家父皇,乾出這些,也再正常不過。

這還真的是自己家父皇,能乾出來的事。

而且,好像在此之前,父皇就已經在自家二妹夫那裡給安排了不少的人。

這……真不愧是自己父皇。

在心裡麵如此想著的時候,朱標把心裡麵的這些,不一般的感受給忍了下去。

而後望著自己家父皇,又一次開了口。

將他這次,在自己家二妹夫那裡所得到的諸多消息,都告知了自己家父皇知曉……

“好!好!這家夥真不愧是咱的好女婿!”

朱元璋大家聽到朱標所說的種種事情之後,臉上露出笑容來。

直接便在這裡進行誇獎。

和之前那口是心非,已經有了極大的不同。

以往的時候,朱元璋哪怕是梅殷做得再好,心裡麵對梅殷所說的再認同。

他都不會說出來。

最起碼嘴上會非常的強硬。

但是現在則不同。

現在的老朱,哪怕是當著朱標的麵,都會誇讚梅殷了。

承認梅殷的優秀。

不再是之前那般的死鴨子嘴硬。

梅殷所出的這些主意,朱元璋心裡麵是真的很認同。

很多方麵,都符合他的心意。

尤其是知道了梅殷的底細之後,知道梅殷是站在一個後來者的角度之上來看這些事的。

在自己的看來,很多事都是頭一次做。

但是梅殷從後世而來,卻是知道很多事情的經過,結果。

甚至於連很多的過程這些,都知道。

這點從他專門詢問標兒,這次攻打西南,除了傅有德之外,還有誰領兵,在知道了之後,又對沐英這孩子大加讚賞。

還提議今後讓這孩子,鎮守西南上麵就能看得出來,這些很有可能,就是在梅殷的認知當中所發生的事情。

沐英這孩子,在西南那邊乾的肯定是非常的不錯。

不然的話,絕對不會如此。

而且,正是因為知道梅殷的這個特殊身份,朱元璋如今才會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都要想方設法的去問一問梅殷,在這些事情上的意見。

問過了之後,在不少的事情上做起來,才會更加的有信心。

在聽了朱標所說的這種事情之後,朱元璋立即就進行了諸多的安排。

接下來,大明這邊很快就進入到了緊張的忙碌之中。

而朱元璋這裡,也把老五朱橚給喊了過來。

讓他接下來親自帶著一些優秀醫者,隨軍而行。

為接下來的攻打西南做準備。

朱元璋還特意的囑咐自己的五兒子。

讓老五最近一段時間,沒事了多去見見梅殷這個二妹夫。

和他多說一說,西南的疾病防治等多方麵的事。

讓他多給提提意見。

爭取把梅殷給掏空了。

在朱標前去詢問了梅殷的前提之下,朱元璋又讓周王朱橚前去那裡問梅殷,走上這麼一遭。

並不是多此一舉,脫褲子放屁。

而是說朱元璋,有他自己的考慮在上麵。

那就是,標兒終究不是一個真正的醫者。

對於很多事情上,了解的絕對沒有老五深。

讓老五前去見見梅殷這個臭小子,讓他和老五之間進行一個深刻的交流。

那麼用處絕對會非常的大。

老五肯定能夠問出一些自己等人,所想不到的事情,得到更多的啟發。

迎來一些機遇。

而且老五在接下來,還要親自隨軍去西南那邊。

讓他親自去問,肯定要比自己這些人去問,再轉述給老五好的太多。

可以說,這一次彆看他這裡明麵上派出來了三路兵馬。

實際上,真的算起來是四路。

另外一路,就是以老五這為首的醫者隊伍。

老五是這一路的兵馬大元帥。

而且他也很相信,老五的任務同樣是很重。

作用同樣是特彆的大。

他可是行軍打仗出來,太清楚優秀的軍醫,對於大軍而言到底有多麼的重要!

有多麼強大的意義!

隻要治療得當,很多人原本在戰場之上受了傷後是不用死的。

有了一個強大的軍醫係統,那麼將士們在進行作戰的時候,都能放下很多的心。

可以更加放心的,和敵人去廝殺。

不用再擔心隻是手腳等地方受個傷,就有可能會引起死掉。

而且,這一次前去攻打西南那邊,軍醫更加顯得重要。

畢竟西南那邊瘴氣多。蚊蟲多,疾病多發。

縱觀曆史,中原的對於西南那邊用兵。

最需要考慮的,從來不是西南那邊的人有多能打。

而是要考慮那邊的氣候,道路,疾病等諸多事情。

隻要能夠把這方麵克服,那麼在很多事情上根本不用擔心。

把這諸多事情進行安排的同時,朱元璋這邊,又一次期待起梅殷所弄的蒸汽火車了。

這要是梅殷這邊,弄出來的蒸汽火車,能夠在整個大明都給推行下去。

全國各地遍布鐵路網。

那往西南用兵,簡直彆提該有多方便。

直接開著火車,拉著眾多的將士,武器,還有糧草這些一路開過去。

將士們不必辛苦,事糧草運輸也不必擔心不及時。

而且,通過火車來進行運輸糧草的話,損耗至少要低六七倍。

往西南用兵,除了疫病這些外,還有一個重大的需要考慮的地方,就是糧草的運輸問題。

畢竟了那裡道路崎嶇難行,而且距離這邊又遠。

哪怕是從廣東,以及其餘靠近的省分運輸糧草物資,也沒那麼容易。

路上的消耗極大。

但眼饞歸眼饞,現在事情沒有發展到那一步,隻能是先眼饞著。

朱元璋有著緊迫感,他如今已經已經年過五十。

哪怕是通過模擬梅殷的人生,知道自己已經活了一個很大的年紀。

還有至少三十年的壽命。

但是,他已經就有種緊迫感。

若是以往,他覺得再活個三十年已經很長了。

但是現在,在通過模擬了梅殷的人生,知道了今後大明將會發展到何種程度之後,那麼對於他而言,當真是時間緊迫。

三十年遠遠不夠。

他要儘可能的在自己這有限的三十年的時間裡,做出更多的事情來。

爭取能夠讓他活著的時候,看到更多的好東西。

能夠見識到自己大明,發展到何種程度。

有些事情,隻是在模擬器當中看到並不行。

那些終究隻是鏡花水月。

至少對於朱元璋而言是如此。

隻有變成現實,親眼看到才能讓人心裡麵踏實。

接下來,隨著朱元璋這邊的一聲令下。

眾多的兵馬,開始調動起來。

諸多物資也開始運轉。

這個由朱元璋親手締造的,從戰爭時期走過來的戰爭機器。

又一次開始急速的運轉。

而一旦運轉開,就又一次的展現出來了他的可怕之處。

眾多的物資,從四麵八方到彙集而去。

然後被人運著,往西南那邊而行。

眾多的將士,知道將要作戰,不僅沒有任何的擔憂,相反,一個個都是欣喜不已,

無比的開懷。

不懼怕戰爭,隻怕在接下來的戰鬥當中立不下相應的功勞。

更害怕這次戰爭,沒有自己的份。

不能夠參與到這次行動之中。

被選上的人,一個個無比開懷,那些沒有被選上的人,很多都是痛心疾首。

比自己痛失了諸多的錢財,還要難受。

如今大明,對於的普通人而言,最好的東西是什麼?

就是軍功。

朱老板對於軍功極其看重,而且對於將士們,也特彆的信守承諾。

那是真真正正的有功必賞。

從不吝嗇,說多少就多少!

克扣糧餉,吃空餉這些事,基本上是沒有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明的兵馬才能夠紀律嚴明。

才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才能夠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廣東那邊的傅有德,已經是徹底的放下了廣東這裡諸多俗事。

隻專心的準備兵馬,而後帶著兵馬從廣東這裡出發,開始朝著西南進軍。

和這地方上的諸多事情而言,打西南才是真正的頭等大事。

燕王朱棣,依舊在廣東那邊坐鎮,及時清理蛀蟲。

同時,也是要給傅有德他們這一路大軍,做出一個後勤上麵的保障。

給他們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其實朱棣也是非常盼望,自己能夠帶著兵馬到了戰場之上肆意的縱橫。

但卻也知道,這些事兒如今隻怕是不好輪到他的。

而且,一場大戰需要許許多多的人進行配合,各司其職。

如此才能夠將仗打得完美。

才能夠儘可能多的,來獲取更大的利益。

他雖然沒有在戰場之上,進行拚殺。

但現在做的事,也同樣重要。

後勤一直以來都特彆的重要。

要不然的話,為什麼當初父皇論功行賞,封國公的時候。

直接把沒有怎麼上過戰場上的李善長,給定了功臣第一。

而且,他的日子並非沒有奔頭。

在儘可能的幫父皇,大哥他們來解決了諸多的事情之後。

他這裡也是可以出海好好的奔自己的前程,做上一番事業的。

他提槍躍馬,縱橫紗場的日子,是在海外!

是在自己家二妹所說的美洲!

他這裡,隻有努力的把各種事情給做好,幫助父皇大哥他們儘快的把大事給辦完。

那麼在接下來,才能夠更快的出海。

更快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諸多製造蚊香的廠,隨著朱元璋的一聲令下,還有梅殷這邊的全力配合,迅速的建立起來。

很多的人被招進了工廠,開始飛速的生產蚊香。

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更好的前去供應前線,減少運輸成本。

梅殷這裡還直接培養出來了一大批熟練製造蚊香的工人?

讓他們隨著兵馬前行。

在儘可能靠近西南的地方建立廠房,進行生產。

這樣的話,在接下來蚊香的運輸,就能夠大大的縮短距離。

能夠減少許許多多的成本。

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到了此時,梅殷的錢財早就已經花不完了。

這個時候的他,早就有了更大的追求。

不可能再斤斤計較的,算這些錢財上的得失。

和能夠讓整個世界,按照自己的設想去運轉,能夠讓整個族群變得偉大相比,那些都是虛的。

都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而做這些事情的同時,梅殷也還做著其餘各方麵的努力。

比如到了這個時候,大他這裡所創辦的學堂已經進行了增設。

又多擴充了十個班級,能夠多教授五百人來學習。

如今,梅殷這邊所進行的教授,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成果。

比如說,他們這裡的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所掌握的算術知識,都已經超過了很多隻讀四書五經的那種傳統的學士。

幫家裡麵算賬這些,已經沒有了問題。

各方麵的成果都是有的。

再加上朱元璋這個皇帝大力扶植,雙水村小學規模想要不擴大都不可能。

如今,他還從老朱那裡得到了一個更為確切的消息。

那就是老朱已經決定,在今後開始在全國各地都興建新學校,辦教育。

就是用梅殷所編撰出來的這些教材。

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行。

若是彆的皇帝說這樣的話,梅殷肯定是不信的。

因為他太清楚,他所弄的這些教材,對於傳統的儒家文人而言,到底是有多麼的離經叛道。

那是真真正正的,可以吊起來給燒死的。

儒家士大夫眾多的人,對這些有多反感,他是很清楚的。

但是這個時候,說這些話的人,乃是朱元璋。

他是真相信老朱有這個魄力,也有這個手段。

這是一個在原本的曆史上,都能把孟子從廟裡麵給趕出去的人。

如今有了自己的存在,老朱絕對可以行事更加的激烈。

也更加的剛毅。

那些文人們的眾多狗叫,老朱是不受其影響的。

甚至於把老朱給惹惱了,老朱把他們給砍死,都不是不可能。

而這也讓梅殷,越來越有乾勁了。

隻覺得前途是一片大好,一片的欣欣向榮。

諸多的事情,都正在沿著他的設想,大步大踏步的前行。

朱元璋,朱標他們這些人,一直都在感謝上蒼,給他們送來了梅殷這麼一個,極其優秀的人。

而實際上,梅殷又何嘗不感謝上蒼,把他給送到了明初洪武年間,讓他遇到了老朱呢?

就他所乾的這些事兒,放在很多的皇帝身上,都不可能完得成。

不可能得到,這麼大的支持力度。

也就老朱有這個魄力,有這個手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