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生確實有意培養兒媳婦蘇小熙了。
陳路那個天賦太平平無奇了,他自己又是那種從小躺平的性格。
不喜太多爭鬥,更不喜辦公室裡的那些商業競爭。
就這性格那是絕對無法拿到騰飛ai包括騰飛新能源,以及固態電池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騰德時代控股權。
既然不指望他能繼承家裡這些科技集團,那自然要做下一步打算。
他的孩子,憑他現有的商業資源跟資金量,一年多多少少都要賺個上百億的。
二屁丫雖然懶了一點,但她自己每年都能依靠投資創造兩百到三百億的淨利潤。
已經算是投資領域的絕對天驕了,還是全球那種。
彆看利潤高,但她一年能動的投資額都是高達千億級的。
也就是說,在千億級投資額上每年保持20%到30%的利潤率,這就已經非常利害了。
投資額越大,利潤率往往都是越小的。
千億級以上的年投資額,每年能保持10%以上的回報率,這就算優秀了。
要是能保持15%以上,那在全球都算頂級投行了。
像二丫現在這樣,還能保持20%以上,很多銀行包括全球財團都要上趕著給她送錢。
隻是她不需要罷了。
家裡的現金儲備量,那是超乎想象的高。
陳平生哪怕不用任何銀行貸款,更不需要找一個人拆借,隨時都能抽調出三千億資金。
這跟虛擬的資產可是有本質區彆的,好比緊急用錢的時候,再多的房子也無法在第一時間變現。
隨時能調用的現金儲備量,這才是真正的家族底氣。
要說過去幾十年,在這一塊真正能在幾個小時內就調動上千億資金的,大概隻有香江首富李了。
而全球科技集團當中,現金儲備量高達三千五百億美金的蘋果。
一直都強得不可思議,大概就這個原因了。
想想就明白了,集團每年都能淨賺上千億美金,而現金儲備量還高達15萬億人民幣。
就這樣的資金量,什麼大風大浪過不去。
陳平生旗下的那些科技集團,現金儲備量最高的也就是騰飛ai。
去年的時候已經達到四百億美金。
主要還是新款機器人在全球市場賣爆了。
其次就是騰德時代擁有240億美金的現金儲備,騰飛新能源汽車擁有180億美金,最少的騰飛ai手機都擁有120億美金的現金儲備。
現金儲備,其實就跟普通家庭的銀行卡餘額一樣,家庭存款越多,抗風險能力也就越高。
集團儲備現金,其實就是提高抗風險能力,更好的應對隨時就可能變化的市場危機。
這跟家族儲備是完全不同的,哪怕是絕對大股東的陳平生,也無法私下挪用這些集團儲備資金。
他能動的隻有自己家的儲備資金。
也就是每年依靠投資,或者項目利潤分紅積累起來的家族資金。
雖然集團每年拿出來的分紅額度隻有50%,也就是賺一百塊隻分五十。
剩下五十要積累到現金儲備,或者是用於未來大項目投資當中。
架不住他集團多啊,全球擁有的項目更多。
僅在2029年一年當中,他就通過套現英偉達股份,拿出750億美金用於投資全球穩健項目。
包括港口,大型基建,以及水電民生等項目。
他們家一年在全球產生的利潤,絕對不低於千億。
就這,還不包括已經分配到三個子女身上的集團分紅權。
僅他跟妻子宋妍希還有的全球項目分紅,每年就能超千億。
如此龐大的利潤總額,說句實在話,要不是天資無雙,再加他幾十年培養,根本接不住這等天量財產。
安安包括二屁丫都是各自接收一部分集團分紅權,再通過自己能力去另外創造罷了。
二屁丫完全就是搞全球投資,大投入大產出那種。
安安主要還是穩紮穩打的搞項目做集團,通過集團增值來提高年化收益。
至於陳路,投資天賦平平,做集團沒那個心思,更沒那個創業的想法。
不管怎麼刺激都沒用那種,過去唯一能刺激他進步的也隻有蘇小熙。
現在跟人結婚之後,再次躺平。
他未來就是去自己集團當個普通打工人,能做到哪個級彆完全看他自己了。
蘇小熙這邊肯定是要安排一些產業的。
他們這樣的家族,那是不允許坐吃山空的,也就是你每年花多少錢,自己至少要兩倍以上的賺回來。
如果這點能力都不具備,老陳敗家子基金了解一下。
陳平生早就花五百億打造了這樣一個敗家子基金,實在不具備任何賺錢能力的。
每個月也就能從敗家子基金當中領取一千萬當固定生活費。
再多就沒有了。
這筆錢可以從成年那一刻,領到死的那一天結束。
自己孩子要是還沒能力創造財富,也可以接著領。
隨著老陳家直係親屬越來越多,肯定會有不少隻能靠領家族基金過生活的。
不管是香江頂級豪門,還是國外的那些頂級家族,大部分都設置了這樣的家族基金。
為的就是防止後代過度敗家。
香江早期不就有一些富豪犯過類似的錯誤,九十年代就積累超百億家族資產。
結果一代創始人離開之後,二代繼承,僅用十幾年時間家庭資產敗得一乾二淨不說,三代還淪落街頭靠乞討為生。
可見多荒唐搞笑了。
敗家子基金就不同了,固定每個月生活費,不管如何都無法提前支取,跟工資卡一樣到時間就發。
每個月一千萬生活費,哪怕生活在全球房價最高的香江,也是富豪家標準了。
他自己家暫時還沒出這種隻能領取敗家子基金生活費的人。
但陳路是有這個趨勢的。
一旦被判斷為隻能領取敗家子基金,那就意味著未來十年時間不能創業,十年之後,家族再會根據個人表現判斷其是否具備賺錢能力。
一旦重新具備,那就又能分配到五到十億任其發展。
可以說為了家族財產能更多代的延續,各種各樣的基金包括家族財產繼承權,都是有不同門檻跟標準的。
陳平生也是因為知道了陳路有這個領取敗家子基金的趨勢,這才讓二屁丫來教教蘇小熙。
他唯一的兒子,結果被扔到了敗家子基金裡麵,每個月隻能固定領取一千萬生活費,這多多少少有些諷刺。
但家族規矩早在五年前就立好。
還是由家族包括集團經濟研究院最高組,共同製定的。
主要還是吧,老陳家產業太多了,他們家要是真的因為二代三代塌了,他旗下所有產業都要大受影響。
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避免市場風險,集團每年都要提高現金儲備。
家族更要製定一係列繼承權包括財產分配權,來提前避免二代或者三代接班人風險。
為了家族百年,他很多東西都是防患於未然。
蘇小熙的賺錢能力,並不會轉嫁到陳路身上。
像他們這樣的家族,二十四歲之前就能完全判斷出一個人是否具備賺錢能力。
一旦不具備那就隻能進敗家子基金,給陳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要是真的進敗家子基金了,二屁丫估計能笑暈在衛生間。
見過蠢弟弟,沒見過這麼蠢的親弟弟。
但凡進了這個敗家子基金,那意味著陳路未來十年時間都無法拿到任何集團的分紅權。
等於失去了十年財產繼承權。
當然,就他那性格,每個月給他一千萬也能過得很好了。
畢竟他又沒有任何買車買房的需求,他自己同樣在哪都有大彆墅。
每個月一千萬純當零花錢,絕對也能過得非常不錯了。
陳平生其實也跟常福提議過搞這樣一個家族基金,但那家夥因為隻有常大林這麼一個兒子,自覺搞了也毫無意義。
他跟楊倩的財產,最後都隻能落在常大林身上。
這家夥,風險意識那叫一個低啊。
他不也隻有陳路一個親兒子,他要是沒那個創造財富的能力,照樣隻能進家族基金。
二代們不需要為了工作而努力,那就等於擁有無限空餘時間。
哪怕日常當中為了打發時間,很多人也能各種各樣的沾上不良習慣。
這個時候敗家子基金的意義就來了。
不管你習慣如何,反正一個月就這麼多錢,家族一切商業資產都會隻有使用權,而不具備任何轉賣或者抵押貸款權。
這就等於從源頭上切斷了一切敗家根源。
按老陳家現有的資產儲備,哪怕後代都出一些敗家子。
隻要有敗家子基金在,家族也能正常廷續五百年以上。
這要是沒有,說不定一代兩代就給你敗得精光。
二屁丫花錢厲害,賺錢更厲害。
她每年不一個人花掉幾十上百億,心裡是極不痛快的。
陳平生也很難理解她為什麼一年要花掉這麼多錢。
買飛機就跟買玩具一樣,去了國外現在都是開飛行汽車。
國內這個技術也有了,隻是人口密集,空中的限製還太多。
路麵上撞個車還好,空中要撞一塊了,掉下來的東西都不知道要砸死多少人。
那些頂級汽車,早就不局限於單純的陸地超跑了。
上天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國內禁空,她也隻能在國外玩罷了。
等到蘇小熙過來找她的時候,兩個都是孕婦,能聊的話題也不少。
二屁丫也是儘心儘責的教,她雖然在心裡嘲笑陳路天賦,但這唯一弟弟真進了敗家子基金,臉上最不好看的不是彆人,而是她父母啊。
老陳家唯一兒子,居然隻能每個月靠領家族一千萬當生活費。
這說出去都是笑話,誰臉上都無光。
但規矩定了就是定了,一旦輕易能被打破的規矩,這還能叫規矩嗎?
好比集團早些年定下的一個規矩,禁止旗下一切高管親屬再次進入集團。
啥意思呢?
也就是說,但凡在集團擔任管理層位置的,他親屬都將失去進入集團的機會。
當時這個集團製度頒發的時候,整個集團所有管理層全部失聲。
啥意思呢?
大家都反對唄,理由一大堆,借口也是各種各樣。
不好的東西能跟你說出一萬條,哪怕這樣還是執行下去了。
原因就一個,隨著集團發展越來越大,很多人私心都開始泛濫了。
每過兩年,集團就要定期清理各種各樣的關係戶。
而這些關係戶又是最快能抱團的。
極大程度的影響了整個集團,公平公正的選人提人製度。
後麵經濟研究院包括顧問團都無法執行這一條例,隻能重新請出陳平生了。
如此困難重重,遭管理層包括高管團一致反對的建議,也隻能由陳平生執行了。
也隻有他才具備那個絕對威望,能將這一致反對,且長期來看肯定是對集團發展大好的建議執行到位。
唯一能避開這一條例的也隻有陳家人。
避開前提也是有很多條件的,好比陳路,他進了集團也要受顧問團,包括管理層以及經濟研究院的共同影響。
沒那個能力,哪怕他是陳平生唯一兒子,同樣坐不了高位,拿不到任何集團的執行控股權。
這就是多方共同約束。
他不讓管理層親戚再進集團,管理層同樣也可以約束陳姓人在集團的所作所為。
到了這一步,才能真實的體驗什麼叫創意易,守業難啊。
已經五十多歲的陳平生,雖然已經完全處於退休狀態。
但京城那邊每年都有的頂層代表企業家民營大會,他都是要去參加的。
另外還會帶著安安包括二屁丫,不定期的去拜訪一些退休大人物。
跟他關係大好的一些人,甚至是早期騰影集團的支持者,不少都到年齡退下來了。
隻是人退,影響並沒退多少啊。
一個大家族,甚至是頂級家族,哪是一個位置退休就能決定的。
他跟國內一些頂級家族真正意義上的掌權人,長期都是保持良好聯係的。
甚至大家還會經常坐一塊探討全球經濟,包括家族延續發展的問題。
他能提供極高的商業影響,彆人也會有一定的正治資源與他交換。
這種正治資源,陳平生已經不需要用在自己身上了,他的能量,豈是一星半點。
所有跟正治掛鉤的資源,都被他用來輔助家族體製內的進步了。
也就是輔佐肖雅包括肖樂,以及後麵進入體製內的陳家人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