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從院門口一路劈裡啪啦響了過來。
小孩兒們嘻嘻哈哈搶喜糖,周圍婦人們感慨這許家和從前不一樣了,兒子結婚,居然從鄉上請的廚子過來辦席麵,還殺了一頭大肥豬,可見這日子是真好了。
“你們說,光明是不是在外頭掙著大錢了?”有婦人磕著瓜子小聲與人嘀咕:“年底重新把房子給蓋了,這才多久,又娶媳婦了!”
“我聽說啊,不是光明掙著錢了,是光明媳婦田家那妮子掙著錢了!”
“咦,老田家吃絕戶,那妮兒都是靠張廠長長大的,這掙錢的路子,是不是也是張廠長給幫襯的?”
“那肯定的,沒看到今兒不但張廠長一家三口都過來了麼,還是以長輩的名義送姑娘出嫁呢!”
“才不是呢!”有人神神秘秘道:“我聽說啊,這光明兩口子能掙著錢,都是靠建國那媳婦!”
“啥建國媳婦啊,人家早離婚了!”
“嗯,彆說,這小宋瞧著和從前大不一樣了,可見人家是個有本事的,可惜蒲家沒福氣,為了那麼個寡婦,把這好好的媳婦給折騰沒了,也活該有今日!”
周圍人的議論,宋茵陳聽見也假裝沒聽見。
她看到不遠處,帶著弟弟的蒲芳芳眼巴巴看著她,想靠近又不敢過來。
宋茵陳心中暗自歎了口氣,起身將蒲芳芳給帶到許家屋後菜地裡,摸出二十塊錢給蒲芳芳。
蒲芳芳怯怯道:“大伯....不是,我....我不能要!”
宋茵陳將錢塞到她滿身補丁的衣服口袋裡:“自己想買啥就去買,彆讓你媽給發現了。
如果可以,就自己學著認些字。
你爸和你三叔小叔都識字,大膽去問他們,多學點東西總沒壞處的!”
蒲芳芳捏著錢,眼淚啪嗒啪嗒的掉:“嗯,大伯娘....嗚嗚,不能再叫大伯娘了!”
家裡唯一對她好的人,可以後跟她再沒關係了。
七歲的蒲芳芳,比同齡孩子更為早熟,知道大伯娘和大伯離婚了,知道奶奶他們一直罵大伯娘不要臉。
知道身上香香的,對她很溫柔很好的大伯娘,以後再也不能這麼叫了。
“叫姨姨吧!”
宋茵陳摸摸小姑娘的頭:“芳芳啊,不管生活多難,也要想辦法走出去,不要一直留在這個家裡,明白嗎?”
蒲芳芳不是很明白,但她會牢牢記住宋姨的話。
宋茵陳回到桌上,就察覺有道視線一直盯著自己。
她抬頭一看,就對上了蒲建瓊充滿仇恨的眼神。
蒲建瓊身邊坐著個瘦削的中年婦人,正唾沫飛揚跟人說話:“這年輕人就是不懂事,有了身子都不曉得,白瞎了我那大孫子!”
聽她說話的老太太點頭:“年輕人不懂事,可不得你多看著些!”
中年婦人回頭,一巴掌拍蒲建瓊胳膊上:“聽到你姑奶的話沒,以後在家裡,可不許胡來!”
富貴嬸小聲跟宋茵陳嘀咕:“那婆娘潑辣又刻薄,跟建國他媽半斤八兩,蒲建瓊臘月裡有了身孕。
她那兒子也不是個好脾氣,吃醉了酒回來,蒲建瓊給他開門晚了,一腳就踹了過去,當場就把娃給踹沒了。
這沒了就沒了,這婆娘還怪蒲建瓊沒把孩子守好,他家這日子,難哦!”
宋茵陳收回視線,沒再理會蒲建瓊。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蒲建瓊落到今日這地步,恨她著實有些可笑。
婚禮結束,宋茵陳就跟著張小偉一起回了市裡。
錢有鳴拿了賬本出來:“年前,你和小偉忙廠子開業的事,一直沒空看看賬本,咱今兒怎麼著,也得把去年的賬目給核對一下,好讓你們心裡有點數。”
電器生意不比服裝廠,來去都是大件生意,這收支也不一般。
錢有鳴怕自己整不明白,特意從紡織廠請了個老會計,休息的時候過來兼職幫忙理賬。
宋茵陳仔細翻看賬目,見老會計做事認真把細,把賬目做得很是清楚明了。
從去年夏天開業到過年,居然盈利了將近十萬,這數字著實有些嚇人。
張小偉在旁解釋:“本來生意就不錯,咱們聽你的,給人送貨上門還包安裝,把供銷社和百貨大樓的生意都給搶了。
過年的時候,不少縣上外地的人,都來咱這兒搶購,那一個月生意直接翻了好幾倍。
所以,這錢一大半都是過年掙的!”
經濟水平在上升,老百姓需求也在增長,過年那會兒不止電器生意好,服裝店也是好到爆。
縣上兩家店過年利潤突破三萬,而市裡這家店,生意並不比電器差,光臘月的盈利就達到了六萬多。
年前沒時間分紅,等到田秀容許光明結完婚,大家一核對分紅。
幾家店鋪分紅,宋茵陳到手差不多十萬。
而分紅最少的田秀容也有三萬八,便是李慧忙活了年關那一個月,也得了一千塊的年終獎。
幫忙的徐見梅得了五百塊,加上平時幫忙打工,林林總總收入了八百多,樂得小姑娘紅了眼睛。
各自手上有了錢,心也跟著膨脹了。
錢有鳴將錢拍桌上:“小宋,我打算去臨淮市再開一家店,你覺得如何?”
宋茵陳看向王二:“王二哥,你覺得呢?”
年輕人手上有錢,就有些控製不住自己澎湃的野心,宋茵陳是了解的,她想聽聽王二這個年齡最大的人,是怎麼個想法。
王二麵色沉穩:“有鳴,店可以開,但咱們在文崇市之所以開的好,那是金璨有關係,從貨源到銷售,都有人幫忙。
就是店麵,也是小宋跟錢廠長打關係拿下來的。
可以說,咱們在文崇市的成功,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可你去臨淮市,有那麼容易嗎?”
王二的話,讓錢有鳴心頭火熱漸漸熄滅。
他有些不甘心:“可生意這麼好,咱就守著這麼一家店,不覺得可惜嗎?”
掙錢的日子,那錢就跟彎腰撿來的一樣,生怕自己彎腰不夠快,錢就讓大風給刮走了。
宋茵陳倒是想起另一回事:“你們對眼下的家具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