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膽量!(1 / 1)

推荐阅读:

聽完張沈飛的需求,白經理樂的一拍巴掌:“要電風扇??這不是巧兒他媽給巧兒開門,巧兒到家了嗎??

咱們店裡雖然沒有東德產的電風扇,但卻有一台美麗國西屋銅頁風扇,產自1923年,雖說年頭的確是久了點,但風力特彆猛,現在秋老虎正盛,用著特彆合適。”

說著,便引著張沈飛往信托商店的樓上走。

他們店裡的大路貨都擺在一樓的櫃台裡,隨便看,隨便買。

二樓卻不是一般人能來的,裡頭的東西有古董家具,玉器古玩,也有電風扇,洗衣機之類的稀缺物資。

這些東西不愁賣,甚至不少都是稀缺品,如果擺在樓下就會被哄搶一空。

計劃經濟時代,一向是賣方市場,哪能誰來都賣???所以這些都放在樓上,篩選合適的客人賣出去。

至於何為合適??不言而喻。

張沈飛跟著白經理上了樓,坐在紅酸枝圈椅上歇息。

信托商店已經國有化,自然不像以前那樣有免費的小點心和茶水享用,但好在服務比飯館好不少。

沒多久,一個服務員捧著個通體漆黑,唯有外罩是金黃色的電風扇走過來。

“原本是用110V的電,之前的主家兒改過了,用普通民用電就行。”白經理接過電風扇,笑眯眯的對著張沈飛做介紹。

插上電一試,風力強勁。

白老板雖然變成了白經理,但可愛依舊,朝著風扇大喊一聲,裡頭傳來回聲。

他扭頭看著張沈飛笑:“怎麼樣張廠長?這風扇可以吧???猛不猛??”

“確實不錯,多少錢我要了,我跟你去一樓交錢,你讓人把東西包好。”張沈飛說著起身。

錢貨兩訖,張沈飛帶著電風扇騎著自行車回家。

接好電線,插上插頭。

老張家第一次長輩和媳婦兒關於坐月子和育兒所產生的危機得到解決。

看著吹著電風扇的甜小棗和小舅媽張沈飛禁不住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讚。

所以說,這世界上沒什麼問題,是錢解決不了的。

秋老虎正盛的時候,老張家呼呼起風的電風扇引起四合院大媽,大姨,大姑娘,小媳婦的又一陣羨慕。

“瞧瞧人家大飛,田主任說熱,人扭臉兒就買了電風扇……”

“當年我生孩子正是六月……熱的一褲兜子汗,你二大爺愣是裝看不著。”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瞧瞧人大飛,長得帥還疼媳婦兒……”

“我的這個命呦……要是我年輕個二十歲,哪裡還有田小棗什麼事兒???”

“越說越過分了。”一旁的二大爺終於忍不住出了聲,“都吃飽了是嗎?不在床上躺著休息,一個個在這說什麼??不可理喻!!”

說完背著手,一跺腳,邁著四方步走了。

四合院情報中心的主婦們一撇嘴。

等到二大媽亦步亦趨跟在劉海中背後走了,朝著他身後狠狠啐了一口唾沫,又開始轉移話題說起劉光奇拋棄父母,跟媳婦兒跑到對方娘家的事情。

劉光奇是誰?那是老劉家的長子!!

平心而論,老劉兩口子雖然沒事兒就打老二,苛待老三的,可對老大劉光奇卻是沒的說。

家裡有好吃的都緊著他跟二大爺自不必說,就是劉光琪結婚那盤麵也是整個南鑼鼓巷少有的,掏空了老劉家的積蓄。

能把屁股坐的這麼歪,老劉夫妻自然是對劉光奇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甚至對老二劉光天和老三劉光福放出狠話,以後就指望著他們家老大養老。

誰承想,話還沒落地,兒子就跑了。

因為這件事,劉海中夫妻自覺在四合院裡丟了大人,很長一段時間都臊眉搭眼,順著牆根兒走路,懷疑有人背後議論自己。

不過他們也沒猜錯,四合院眾人確實把這件事當做頭等談每天議論。

“嘖嘖嘖,天天還有心思在這裡說彆人……瞅瞅他們自個兒家過的日子吧……”

“後院聾老太有句話說的沒毛病,父母不慈,兒女不孝!!!這二大爺夫妻見天兒的打孩子,雖說沒打在劉光奇身上,但他能不覺得害怕??”

“也是活該,最可心的老大跑了,且看著吧,那老二,老三以後還不知道會不會有樣學樣呢!!!”

“老話說的好,父母不慈,子女不孝。也是活該。”

幾個大媽絮叨著,閻大媽一邊補著襪子,一邊也搭腔:“甭看都是仨兒子,不是我吹,那老劉兩口子教育孩子比我們家可差多了……

就我們家不管什麼事情都講究個公平,公平,還是公平!!!哪怕過年的花生米,那也是按照人頭分,一顆都錯不了。”

閻大媽很驕傲,都是仨兒子,老大都結了婚。

那老劉家的老大跟媳婦兒跑了,拋棄父母和弟弟。

可他們家老大呢??規規矩矩地在家裡呆著不說,每個月工資的一大部分都上繳給了家裡。

可著整個四九城看,哪家的孩子能這麼著???這啊,就叫做家教!!!

一旁其他大媽見她顯擺的樣子,互相對視之後,不由得撇撇嘴。

沒見過像是老閻家這樣的,孩子掙了錢之後,在家裡不管吃飯,還有用電,用水,甚至騎一次自行車都要給錢。

父母對孩子什麼都用錢衡量,絲毫情分沒有。那這等父母老了,掙不了錢了,兒女又該如何呢??

但說破大天去,他們也就是些鄰居,跟人說不著這個,也就不說出來惹人嫌。

與其那樣,倒不如跟背地裡議論老劉家的事情似的,在閻家人不在的時候,也議論下他們家的事情。

反正他們情報中心一貫的宗旨就是,誰不在場就議論誰。

有道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言語間,一個人的清譽便毀於一旦。

講究的就是一視同仁,無人能夠幸免。

大媽們每天在長廊下聊著天,日子又過去了幾天。

雖然各方麵都在努力,但主要產糧區南河,東山,南湖,川川川川依然有不少人都沒挺過這三年。

這樣的大環境下,田小棗回到四合院開始坐月子。

張奶奶緊急從“關外”回到四九城,帶回來各種土特產,臘魚,臘肉,臘腸,紅腸,和數不清的營養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