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關內侯送給我的人!”
彆的不說,就憑六皇子這一句話,關內侯就已無法脫身。
但是,太子並不著急動關內侯,因為,僅憑這一點還遠遠不夠!
他要掌握更有力的證據,將關內侯徹底弄死,永絕後患!
很快,六皇子被帶下去。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太子起身朝順安帝所在的後殿而去;
事到如今,必須讓他知道這些。
畢竟,慶嬪是他的女人!
六皇子是他名義上的兒子!
要如何處置這兩人,完全由他決定。
後殿,順安帝精神不錯,由明公公扶著在院子裡溜達,見太子進來他露出笑容問;
“今日,怎的這般早?”
難怪順安帝會這樣問;
平日裡,這個時候太子正忙著處理朝政,有時候連用膳的功夫都沒有,忙完了還得和大臣商量政事,但凡有絲毫偷懶,當日的政務就要積壓,長此以往,惰政的毛病也就養成了!
不要問為什麼!
因為,順安帝什麼也不想說!
“兒臣拜見父皇!”
太子麵色沉冷,並未回話,上前跪在順安帝腳邊行禮。
見此,順安帝就已猜到有事,並緩緩開口道;
“起來說話!”
“謝父皇!”
“可是前朝出了何事?”
順安帝由明公公扶著,邊往裡走邊問,太子這般臉色,他第一能猜到的也隻有這個。
“前朝一切安穩,父皇請安心!”
前朝安穩,那就是後宮出事了?
想著,順安帝側頭看了眼太子,不由暗想;
後宮一隻手都不到的幾個女人,能有什麼事?
“可是你皇祖母有何不妥當?”
說著,順安帝才想起,任太醫今日還不曾前來請脈,就越發肯定太後那裡出了什麼事,人也跟著急了起來。
“皇祖母一切安好,身子骨也極好,父皇莫要擔心,此事”
“陛下當心!”
太子說話間跟著進屋,見明公公扶著順安帝落坐,他立即打住,上前搭把手,而後,退後兩步落坐,並接著道;
“此事,與慶嬪,以及那野種有關!”
這是太子頭一次,當著順安帝的麵,明晃晃喚六皇子為野種。
忙著倒茶的明公公,被太子這話驚的差點兒燙到手,好在都是經過大場麵的人,很快就平靜下來,並小心將兩盞熱茶分彆端到父子倆麵前,而後又恭恭敬敬退到順安地身側。
此時的順安帝,沉著臉愣了好一會兒,才不確定的抬頭看向太子,用眼神詢問是不是他想的那般。
太子略猶豫,便點頭道;
“且慶嬪已有兩月身孕,就是那野種對此事也供認不諱。”
明公公
身孕?
動作倒是挺快!
順安帝的反應,並未太子想象的那般憤怒,反而問起了任太醫;
“此事,可是任太醫出手看診的!”
此話讓太子摸不準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但還是如實回答;
“是皇祖母傳任太醫前去的!”
太子雖然瘋批,又冷漠無情,但也未完全泯滅人性。
此時,他也不願看到無辜的任太醫被此事牽連,所以就搬出了太後。
果然,一聽到太後,順安帝先是一愣,而後若有所思的看著太子;
“此事,你事先可知曉?”
順安帝用腳趾頭都能猜出,這事由太子主導,但是其何時知曉這件事的,他卻不能肯定!
但是有一點他是萬萬不能容忍,那便是;
太子將手伸進後宮!
對上順安帝審視又懷疑的眼神,太子卻一臉坦蕩道;
“兩日前,去給皇祖母請安的路上,恰好碰到春喜宮兩宮女在假山後私話,不經意間聽到她們的交談,兒臣便多了個心眼,此事說與皇祖母後,她老人家疼惜兒臣,這才”
後麵的事不用太子說也能想到,知道整個事情經過後,順安帝神色這才稍微緩和,沉思片刻後,對明公公吩咐;
“去將這對奸夫淫婦給朕帶來!”
順安帝地的情緒還算穩定,沒有到失去理智的地步,但明公公卻心驚膽戰,絲毫不敢大意,上前就恭敬道;
“是,老奴這就去!”
說著他立即退出去,就聽順安帝又沉聲道;
“將,嘉妃也一並帶來!”
“是”
明公公迅速的退了出去,太子卻不由懷疑順安帝的想法;
慶嬪和六皇子是當事人,他們二人被帶來合情合理,可嘉妃
太子正想的出神,順安帝卻突然盯著他嚴肅道;
“近些時日,你可以查到何線索?”
太子瞬間明白他的意思,就毫不隱瞞的道出;
“嘉妃,好像不知道那野種不是親生!”
“她若知曉,就不是今日這般局麵!”
聽這語氣,順安帝早就知道這事!
“嘉妃所出的公主兒臣還未打聽到下落。”
順安帝沉默了!
他一生子嗣單薄,偏又夭折的四個兒子,如今也就太子這麼一個獨苗苗!
而嘉妃所出的公主,便是他此生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兒,若她活著
無疑,順安帝心中是極為期待的,偏偏他又極為清楚的知道,大抵是不可能的!
“她不可能活著!”
人生最痛苦的,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
而對順安帝來說,最痛苦的是他此時的清醒!
這份兒清醒,讓他連一絲幻想都不敢有!
所以,說完這話後,他整個人泄力,肩膀都跟著耷拉下來,讓太子心頭不由一跳,前所未有的擔憂湧上心頭。
病人最怕的就是泄力,這股勁兒一出,就如山洪爆發,一發不可收拾,順安帝隻怕
“陛下,六皇子與孟氏帶到!”
這時,明公公進來小聲回稟。
他口中的孟氏,正是慶嬪,此時的她不再是嬪妃,明公公自然也不敢這般敬稱她。
對於明公公的話,順安帝像沒聽到一般,自顧自的端起茶盞呷了一口,這才緩緩看向太子;
“事到如今,有些事你隻管說!”
直管說?
太子微慎,立即明白順安帝的意思,便點頭回應;
“是,兒臣明白!”
順安帝這才看向恭敬立在一旁的明公公,並冷冷開口;
“帶進來!”
“是”
明公公立即退出去;
接著,六皇子與慶嬪,不,應該是孟氏,二人低著頭,跟著明公公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