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銀行的官到底是什麼身份,一眾商人並不太了解,但戶部尚書那身份可了不得,大明掌管國庫之人,位高權重,他出現在這裡,隻能說明皇帝的心思在錢上,這頓宴會,估計就是奔著錢去的。
陳大共、張大樓等人一個個臉上含笑,心中卻有些惴惴不安,誰也不知道朱厚照在盤算什麼。
人到了這裡,會不會如同羊入虎口,任由宰割。
王通添很是鎮定,一點也不慌。
朱厚照在元旦宣言裡定下了今年的發展目標,關於商人的,那就是商稅翻一番。既然要商稅翻番,自然不可能挫傷商人經商的積極性,也不會將商人當豬一般摁在石碾子上放血。
邱山也相信朱厚照,這是個聰明人,在新商策的刺激下,商人正躍躍欲試,準備大乾一場時,朱厚照不會橫刀立馬,乾搶劫的行當,逼迫商人辦事。
在這一刻,就顯現出了商人與商人的不同。
鎮定從容,輕鬆自然的商人,多是看得穿局勢,沉得住氣的。而那些神色異樣,擔驚受怕的商人,多是缺乏曆練、沒見過大風大浪的。
朱厚照看了一眼宦官張永,道:“開始吧。”
張永領命,安排宦官將東西送上來。
一個宦官在後手持托盤,前麵宦官則負責將托盤之上的寶鈔取出放在桌上,每個桌上,一份全套的大額紅鈔、小額綠鈔。
待寶鈔發放完畢,戶部尚書孫交得到朱厚照的許可,走出,開口道:“諸位麵前擺著的是新式大明寶鈔,相比舊式寶鈔尺寸更小,但紙質更優,刻畫細節更多,且在大額紅鈔中使用了太祖頭像,小額綠鈔中使用了太宗頭像,這也意味著皇室對新式寶鈔寄予厚望……”
寶鈔一上桌,所有商人就明白了,朝廷這是打算推行新式寶鈔,擔心沒人使用,先給商人通通氣。
王通添接過嶄新的新式寶鈔,拿出一貫寶鈔仔細看去。
上麵的“一百貫”字不僅十分清晰,而且摸起來,似乎有一種凹凸感,這種凹凸感不僅在字貫上,就連太祖的頭像,一旁的花紋,特殊的符號,都可以感觸得到。
“這是如何做到的?”
王通添有些驚訝,這可是紙鈔,不是木、不是銅,如何做到這種凹凸感的,似乎是刀刻在了上麵,有指甲輕輕擦動,甚至可以感覺到紋路在摩擦。
邱山嘖嘖兩聲:“其他不說,單單就這寶鈔的製造,必是下了大功夫,而且大額寶鈔尺寸一致,小額寶鈔尺寸雖稍小,但不同小額寶鈔的尺寸也是一樣大,都能一手之間,相對舊鈔,可用不著一次次折疊嘍。”
孫寶德連連點頭,之前的寶鈔實在是太大了,一張寶鈔足夠蓋住一個大臉盤子,也不知道朝廷怎麼想的,那麼大,藏袖子裡需要折好幾次,你折幾次,彆人折幾次,寶鈔能不損壞得快?
破損之後成了昏鈔,沒什麼人要了,拿給朝廷吧,還需要收一些昏鈔費用。現在的寶鈔,小而精美,製作精良,就其中的技術,想偽造都難。
付利捏著一張五十貫的寶鈔在手中甩了下,竟能聽到清脆的聲響,不由搖了搖頭,道:“這等寶鈔當真少見,比之舊鈔好了太多。看朝廷的意思,是希望咱們能將手中的銀錢兌換成寶鈔來用,這事你們怎麼想?”
周華山、孫寶德等人沉默了。
新寶鈔上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的意圖,可這事不好表態。
說全力支持吧,可誰也不甘心被宰割一番,現在朝廷可是解禁金銀交易了,金銀這是合法貨幣,誰也不想用值錢的金銀兌換隨時可能成為廢紙的寶鈔。可若是說不支持吧,人都在避暑離宮,現在可不是啥暑熱天,而是剛打春,臘月的寒氣還沒退乾淨呢。
朱厚照看著議論紛紛的商人,抬了抬手,底下的聲音緩緩消去:“你們能將買賣做得風生水起,都是精明人,想來已經猜到今日宴請的目的。沒錯,朕今日召見你們,隻為一件事,就是希望你們這些商人扛起大梁,幫助朝廷推行新式寶鈔。”
話挑明了。
一眾商人麵麵相覷,又都不敢發聲。
王通添見沒有人站出來,便起身道:“陛下,草民有話說。”
朱厚照含笑:“但說無妨。”
王通添聲音高了幾度:“敢問陛下,朝廷是打算強製推行新式寶鈔,廢禁金銀銅,還是準許金銀錢鈔並行於世?”
所有商人聽聞之後,紛紛對王通添投向敬佩的目光,這話問到點子上了,所有人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不過邱山、孫寶德等人也都清楚,這個時候的王通添就是皇帝事先安排好捧場之人,用於打消眾人顧慮。
這話看似問對了,實際上一張口就錯了。
為何?
因為如果朝廷廢禁金銀交易,強製推行寶鈔的話,還乾嘛設宴……
誰敢不遵從朝廷旨意,一頓罰,一頓處置,哪個不得老老實實的?無論做買賣的時候是不是跟做賊一樣用銀,那手裡都必須有一些寶鈔充門麵不是……
果然。
朱厚照開口道:“朝廷剛剛解禁金銀,自然不會朝立夕改。諸位做買賣到底是用金銀還是寶鈔,全憑自願,朕可以保證,隻要朕還是皇帝,大明就不會禁金銀流通,更不會強製推行寶鈔。”
此言一出,許多商人放鬆下來。
隻要朝廷不強製,那家裡的金銀可就保住了,要不然全得送到戶部換出寶鈔,實在令人不安。
王通添再次開口:“商人做買賣,攜帶金銀錢確實不便,我等也樂意使用寶鈔。隻是,朝廷如何保證這新式寶鈔會不會淪為之前一文不值的舊鈔?”
朱厚照微微點頭,起身道:“確實,舊寶鈔一文不值,儼然成了笑話,朕也看在眼裡,歸根到底,舊寶鈔之所以貶值如此嚴重,幾如廢紙,根子就在於濫印、濫發,沒有與金銀掛鉤,導致市麵上寶鈔太多,而朝廷拿不出來那麼多金銀。”
“現如今,朕痛定思痛,決定推倒重來,重塑寶鈔,為保證寶鈔價值,這第一條規矩,就是有一兩銀,印一貫鈔,有一百兩銀,印一百貫鈔!絕對不多印一文一貫,不濫發一張寶鈔!”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