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眯著一雙老眼,沉聲道:“皇室宗親祿米可不好調整,朱智這奏折多少有些冒險。不過——若是辦成了,那可是利國大事。”
楊廷和自然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
現在每年給皇室宗親的祿米可是四百多萬石,實在是一筆龐大的支出,按照朱智的推算,再過幾十年,這些人的祿米將會達到驚人的八百萬石,不出四五十年,將會突破一千萬石!
毫無疑問,若不加以整飭,必將累害朝廷!
楊廷和肅然道:“李首輔,去年朝廷稅糧僅僅兩千萬石,哪怕是洪武年間,也不過三千萬石餘,如果有朝一日皇室宗親祿米便占了稅糧的三四成,甚至是一半。那這文武百官吃什麼,邊關將士吃什麼,一旦遇到洪澇、乾旱、蝗災等,流民驟增,朝廷又拿什麼去賑濟?”
李東陽敲了敲桌案:“你的意思是,不管朱智背後是誰,內閣都應該支持?”
楊廷和微微點頭:“沒錯!”
不管是誰發起了這次風波,是否還有其他心思與盤算,但從結果上來看,絕對沒錯。既然是正義之舉,是謀國長遠之舉,如何能不支持?
李東陽正在沉吟,禮部尚書傅珪走了進來,遞上了一封文書,言道:“朱誠漖、朱秉櫸、朱秉檄等人本不該封爵,可最近不知說動了誰的關係,宗人府已擬定,準備給他們保安王、永興王、郃陽王。”
楊廷和看了一眼李東陽,淡然一笑:“一邊是各地皇室宗親夤(yin:拉攏走關係)緣求爵,一邊是戶部主事提議削減皇室宗親俸祿,這事倒是有趣。”
李東陽看了看傅珪送上的文書,凝眸道:“這些人,撞在風口上了。”
寶安王、永興王、郃陽王聽著很嚇人,實際上並不是什麼親王,而是郡王,甚至一些人原本就是鎮國將軍,但架不住人家是皇親國戚,走走關係,也不是不能升格的……
楊廷和看向傅珪,意味深長地說道:“禮部——還是要按規矩辦事啊。”
傅珪老臉上的肉抖了下,看了一眼李東陽。
李東陽笑了:“禮部的本分。”
內閣這是打算讓禮部當露頭鳥,將這事鬨大。
傅珪明白過來,有所憂慮地說了句:“方才來時見內閣外的水缸空了不少,一旦走了水可很是危險,內閣能打來水嗎?”
那意思是,你們讓我點火,一旦皇帝震怒,火勢變大,內閣能不能及時滅火。
總不能讓人冒險還不透個底吧。
李東陽很直接地答複了傅珪:“安心便是,國之大事,內閣不會袖手旁觀。”
傅珪了然,拱手離開。
朱智的奏折送入宮中還沒批複下來,第二天禮部主事汪偉便上了一封言辭更為犀利的奏折,指責一些廢去的郡王“死灰複燃”,鑽空子“侵吞國帑”,並直接點了保安王、永興王、郃陽王的名。
朱厚照沉默,不表態。
百官見朱智、汪偉奏言沒被處罰,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尤其是這事站得住腳跟。
大義在手!
挨了罰、挨了打,那也是光榮的,是正義的。
於是禮部主事穆孔暉也跟了一把,將陽曲王鐘鍑點了出來,這個家夥之前有罪被貶為庶民了,也不知道走的誰的門路,這個時候又能吃朝廷俸祿了。
大冬天,朝堂之上沒那麼多政務,督察院的言官也閒得慌,見有熱鬨可湊,一個個也隨之活動起來,甚至還有人跳出來罵寧王朱宸濠的,原因是這家夥的兩個小妾竟然成了誥命夫人。什麼時候小妾有誥命了?這簡直是吃朝廷俸祿吃到了不要臉的地步……
短短七八日,“整飭皇室宗親祿米”風波席卷朝堂,甚至連工部也站出來指責皇室宗親蓋房子太多,占地多,害民無數。
朱厚照麵對這次風波的態度很簡單,那就是不聞不問不處置。
完全的冷處理。
哪怕是朝堂之上官員直言進諫,朱厚照也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宗人府正在調查”的話拖延。到了十二月,“整飭皇室宗親祿米”的呼聲頓時小了。
不是朱厚照處理了,也不是言官罵累了,而是放假了……
當官的也需要休沐,也需要好好陪陪老婆孩子過個年,臘月朝廷封印,大明各行省、府州縣,大部官員都放假一個月,京官也是一樣,除了六部值守個侍郎,留一兩個主事外,基本上全回家了,就連內閣也隻剩下了個楊廷和,李東陽也不用打卡上班了。
官員忙著在家陪老婆孩子,走親訪友,這個時候誰還在意皇室宗親的祿米問題,大不了開了年繼續寫奏折……
這些人是不忙了,可朱厚照卻很忙。
這一日,沈王朱幼??抵達京師,朱厚照親自出宮迎接。
這位沈王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正德年間親王中的第一人!
其輩分之高,簡直是驚世駭俗。
這樣說吧,朱幼??的爺爺叫朱模,朱模的爹叫朱元璋,這朱幼??就是朱元璋的曾孫,而老朱的另一個曾孫叫朱瞻基。朱厚照上麵是朱祐樘、朱見深、朱祁鎮,然後才是朱瞻基。
朱厚照見到朱模,都得恭恭敬敬喊一聲高叔祖。
朱幼??已經七十八歲高齡了,可即便如此,精神還是不錯,身子骨還行,雖然拄著拐杖,但不用人攙扶,沒眼花,沒耳聾,見到朱厚照笑得還很是大聲。
朱厚照很是懷疑這家夥是不是才五十八,這他娘的怎麼保養的,都快八十的人了,看著還能活好多年的樣子,似乎歲月這把殺豬刀沒動過這個人似的。
看了你兒子朱詮鉦,他才四十多歲,這一路倦容都比你顯老了。
“高叔祖一路勞累,是朕之過。”
朱厚照攙著朱幼??進了皇宮,太後見到朱幼??也得行禮,這輩分實在是高得沒譜。
在一番禮儀,一頓家宴之後,朱幼??、朱詮鉦進入了暖閣。
朱厚照屏退內侍、宮女,隻留下皇後煮茶陪坐一旁,然後對朱幼??行了一禮,肅然道:“高叔祖,有人要壞大明江山社稷,朕當請教,如何為之。”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