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朱厚照,締造巔峰大明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陛下的用意

第一百六十一章 陛下的用意(1 / 1)

推荐阅读:

半個月前?

朱厚照凝眸,如此說來,這人很可能尚在宣府城內。

眼下距離十月七日已不足二十日,這興許是一次明軍的機會。

朱厚照當即召集戚景通、蔣壑、程鵬、顧仕隆等人,商議道:“從目前得知的消息來看,韃靼已經收到了交易的時間與地點,他們極有可能會送一批馬匹過來進行走私貿易,我大明馬匹並不充盈,尤其是戰馬,數量算不得多,若是能借此機會將其戰馬掠來……”

蔣壑、顧仕隆等人看著朱厚照,多少有些傻眼。

這些年來,從來都是韃靼打大明的秋風,不斷派人來打草穀,搶掠一番飄然而去。可沒成想,皇帝竟然想反過來打劫一把韃靼……

程鵬聽聞,思量了下,支持道:“臣認為可行,韃靼前來交易,並不會帶大軍,若我等安排得當,以奇兵襲擊,切其退路,或是將其包圍,定能一擊建功!”

蔣壑點了點頭,言道:“若是大軍出動,自不會放走敵人,隻不過這樣一來,小王子很可能會暴怒,很可能會領兵前來報複。”

戚景通看了一眼蔣壑,有些不滿:“蔣總兵,即便大明放過這次機會,讓韃靼的人安然離開,難道小王子明年就不犯邊,不劫掠我大明軍民了?”

報複之說多少有些不合適。

人家年年來殺我們,即便你仁慈了,人家一樣還是來殺,那算什麼?因為擔心報複不敢出手,放任對方來了又走,顯得大明軍士多畏怕韃靼。

顧仕隆站在一旁並不表態,畢竟他自認為是個管紀律的,行軍打仗這種事不適合發言。

朱厚照看了看蔣壑、戚景通等人,言道:“走私本是冒險,韃靼也十分清楚,敢來的人,就應該做好了死的準備。既是如此,那就成全他們。蔣壑、程鵬、戚景通聽旨!”

“臣在!”

蔣壑等人肅然行禮。

朱厚照正色道:“程鵬領騎兵五千,加緊訓練,隨時準備出征,將韃靼前來交易之人一網打儘。蔣壑負責宣府一線防衛,務必強化防守。戚景通,神機營暫留宣府城內,協防宣府至十一月。若韃靼領兵而來,那就試試新火器的戰場威力!”

“臣等領命!”

蔣壑等人領旨。

戚景通有些渴盼小王子能過來一趟了,畢竟新式火器雖然裝備了不少,但對騎兵的戰場殺傷效果到底如何,總沒個實戰檢驗,這很容易讓人說,你們神機營六十多年都沒打仗了,還行不行……

最主要的是,神機營死在了土木堡,從那之後,一蹶不振至今!尤其是於謙改軍製,設了團營之後,神機營的主力抽去了團營,自身淪為“老營”,更沒機會崛起。

戚景通是神機營都督,希望神機營這支偉大的軍隊能重回巔峰,如永樂朝時那樣,讓敵人聞風喪膽!

朱厚照原本想去長城邊去看看,可結果卻被勸阻在了城內,蔣壑、程鵬、顧仕隆、戚景通等人,沒有一個人同意朱厚照出城,就連曾紹賢、崔元也開始勸說朱厚照返京。

這群人勸阻的聲音還沒清淨,張懋、徐光祚、李東陽等人離京的消息便傳到了宣府。

這一日。

張懋、徐光祚等人驅馬進入宣府城,見到了無恙的朱厚照,一個個想抱怨又不敢說。

王廷相請求道:“邊鎮危險,不宜久留,還請陛下速速返京。”

張懋、徐光祚等跟著請求。

朱厚照看著這些官員,微微點了點頭:“朕不會在這裡停留多久,等李東陽、楊廷和到了便返回京師,如何?”

張懋問道:“陛下,沒必要等他們抵達宣府吧?”

朱厚照嚴肅地看著張懋等人,起身道:“朕希望你們都能看看軍士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尤其是手握決策之權的文官!為國戍邊的將士,若是自己都吃不飽飯,自己的家人都吃不飽飯,朕不知道,朝廷如何能讓他們賣命!軍製不改,軍士生活狀況不改,我大明,何日能振興,我軍士,何日能無悔於為國征戰?”

讓人捐軀,至少也需要讓軍士捐得毫無後顧之憂吧。

張懋、徐光祚等人低頭。

王廷相言道:“臣對外地衛所軍士生活了解不多,請旨察看。”

“準!”

朱厚照答應。

雞鳴驛。

換了馬匹之後,李東陽命令車夫繼續前進,日夜兼程趕路。

楊廷和有些擔憂李東陽的身體吃不消,言道:“從目前來看,並沒有韃靼進犯的跡象,李首輔可以在雞鳴驛休息幾個時辰,天亮了再趕路也不遲。”

李東陽搖頭:“陛下在宣府,我等如何能睡得著?”

馬車顛簸,令人不適。

李東陽將馬車的簾子挑開,看著外麵的原野,輕聲道:“陛下到了土木堡,以皇帝的身份祭奠了六十一年前陣亡的軍士,卻沒有以皇帝的身份在土木堡城內祭奠將官,這事——你如何看?”

楊廷和感受著清冷的風吹來,神情淡然地說:“多少年了,沒有人敢提土木堡,也沒有誰敢公然提祭祀土木堡的將士,尤其是英宗之後,那些死去的將士更是無人問津,土木堡成了個忌諱,不能提、不能說。可咱們陛下不一樣,他不僅到了土木堡,還給那些犧牲在這裡的軍士、將官上了香,這就太不同尋常了。”

李東陽點頭:“是啊,極不尋常。”

楊廷和看著李東陽的老臉,低聲說:“在我看來,陛下用意有三。”

“哦,仔細說說。”

“其一,緬懷將士,以彰士氣,贏人心。其二,給土木堡之變一個蓋棺定論。其三,為後續軍製革新做鋪墊。”

李東陽深深看著楊廷和,嗬嗬笑了笑,點頭道:“軍製革新,這一點確實有可能,畢竟咱們陛下已經變了,說不得,他現在已經有了變革軍製的思路。”

楊廷和歎道:“就怕步子太快,惹出動亂。”

李東陽擺了擺手:“亂不起來,陛下有分寸得緊。”

楊廷和沒有搭話,朱厚照新政時間雖短,但收效斐然,同時,也讓不少官員“怨聲載道”,尤其是占地的官員,那些人叫罵幾聲確實亂不起來,可軍製不一樣,若是將官和軍士都不滿意,那可是會起大亂子的。

現在就看朱厚照如何盤算,如何權衡利弊了……

:..cc00

..cc。..cc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