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 第565章 最終解釋權在我這兒

第565章 最終解釋權在我這兒(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10月8日,廣電部。

“進來。”

聽到敲門聲,艾部長把視線從《華夏電影周報》上收了回來,歎了口長長的氣。

就見滕進賢走了進來,顯然是向他彙報《大決戰》劇本研討會的結果。

“老滕,坐坐。”

艾部長當即地詢問起情況。

滕進賢直截了當地地說,方言已經做好了分工,讓史超率領團隊進入檔案館,搜集資料,翻閱軍史,讓王軍、李平分他們牽頭負責三大戰役當事人的采訪,當然在采訪之前,整個《大決戰》劇本創作小組都要惡補資料,畢竟,采訪的對象至少都是帶將星的,答不上來,丟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臉。

更何況有些檔案,有些資料,平時想看都看不到。

方言還給劇本創作小組立下規矩,定期開會,以便商討人物形象和故事劇情,如果自己這個總編劇因事無法出席,創作小組就暫時交由資曆最老的王軍來主持。

“好!好啊!果然他能夠勝任總編劇的職位!”

艾部長露出滿意的笑容。

交流了一番後,滕進賢便告辭離開,艾部長回到了坐位上,又把注意力聚焦在報紙上。

最近關於主旋律的討論沸沸揚揚,有價值的觀點比較少,還有很多都是方言和趙寶華在主旋律題材座談會上爭論過的,比如“娛樂化跟主旋律矛盾與否”這個命題。

雖然心裡的天平偏向於方言,也知道兩者並不矛盾,但因為沒人會拍,所以無從驗證。

如果真的有主旋律商業片或者娛樂片問世,而且口碑和票房雙豐收,他才有機會加以推廣。

就在自己苦惱之時,又傳來一陣“咚咚”的敲門聲,秘書拿著一摞報紙走了進來。

“最新的報刊到了,我給您放這。”

“嗯,知道了。”

艾部長沒抬頭,先審批了一些文件,才隨手拿過一本《大眾電影》雜誌。

剛一翻目錄,赫然寫著作者是方言的《主旋律電影何去何從》,落入自己的眼簾當中。

整個人頓時來了精神,迫不及待地翻到了文章所在的頁數,就見方言在上麵寫著:

“首先,對於近期電影界所討論的‘突出主旋律’,本人完全讚同。”

“但對‘主旋律電影’無法被界定,‘主旋律電影是否能被商業化’等問題,持有不同看法。”

“主旋律固然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但在基本的價值觀上是不變的。

比如拚搏向上、樂觀生活、誠信友愛等等,這些跟革命題材相比是微小的。但能說因為它微小,就否定其不是主旋律麼?

我覺得闡述主旋律之前,要先理解什麼叫主流意shi形態,上頭精神明確指示,倡導四個一切,這便是當今的主流yishi形態。

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

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等。

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等。

一切用誠實勞動換取美好生活等等……

尤其是第四點指明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說明他們同樣代表著時代精神。

&ning題材的觀點,都是狹隘、不成熟的。

基於以上,我覺得可以做出歸納,主旋律電影的特征應為:主流yishi形態認可、國家政策倡導、情態表現積極向上、主導文化價值觀體現、表現曆史與現實的健康的電影創作。

相應的,可以概括定義:能充分體現國家yishi形態的革命曆史題材影片、與普通觀眾生活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弘揚主流價值觀與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便是主旋律電影。”

從上到下,艾部長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文中沒提多樣化,沒提三性統一,直接大膽的給出定義,而且是這麼多文章中唯一一個敢給定義的,甚至開始分析起特征,以及主旋律電影的前世今生,探討起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形態。

恐怕也隻有方言這個首倡“主旋律電影”的人,才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這樣的定義。

一想到這裡,便忍不住地往下看:

“《四渡赤水》、《利劍行動》,理所當然的主旋律。”

“那如果像《那山那人那狗》,拍一個普通的郵遞員,幾十年兢兢業業在山區送郵件……”

“甚至在《牧馬人》,許靈均麵對出國繼承家業的誘惑,毅然決然地拒絕,始終心係家與國。”

“這些難道不是時代的音符麼?”

“主旋律並不狹隘,十分十分的廣闊,它應該屬於一切反映真善美的故事。

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隻要觀眾能走進影院,真正耐心坐下來,是耐得住看的。而目前的問題就在於,如何讓觀眾走進影院,如何能寓教於樂,如何能讓主旋律電影得到人民群眾的喜歡……”

嗯?

艾部長一翻,竟然沒了,方言怎麼能斷在這裡呢?

被勾出讀癮的他正想看看接下來怎麼說的呢,結果筆鋒一轉,扯到下一個問題去了。

比如建議為主旋律電影完善了一係列製度性配套,如成立了主旋律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

又比如設立攝製重大題材故事片的資助基金,推動“主旋律”登上我國影視領域的主舞台。

嘿!

方言這小子真的是太滑頭了!

艾部長搖頭失笑,要不是他是文化部門的寶貝疙瘩,在電影局被劃撥到廣電部門的時候,說什麼也要利用他身為電影局旗下審查委員會副主xi的身份,把這個奧斯卡最佳編劇給綁到廣電部門任職。

不過如今,自己也已經大有收獲,現在很多人對主旋律的認識確實狹隘,該文擴展了思路,提出“與普通觀眾生活貼近的”、“弘揚主流價值觀的”、“謳歌人性人生的”等更大的內涵。

什麼叫定義啊?

就是甭管怎麼變,定義都是標準,換一句話,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艾部長盯著這句話,確保沒有政治性錯誤,才提筆寫了句:“文章頗具價值,請XX同誌審閱。”

…………

不光是在廣電部門內流轉,方言的《主旋律電影何去何從》也在文化口、宣傳口層層審閱。

畢竟,文宣工作不分家。

領導審閱著這篇文章,大為滿意,甚至準備在接下來的全國故事片廠長會議上,引用方言文章內的一部分觀點,發表一篇題為《關於當前文藝戰線的幾個問題》的講話報告。

津津有味地通讀了一遍,不禁感慨了句,這小子確實有才,歸納的非常周全。

誰敢說人民群眾不重要?誰敢說人民群眾不是主旋律?

定義的淺不要緊,但服務對象絕對不能出錯,更不能漏掉。

於是乎,他叫過秘書,問:“會議的發言稿怎麼樣了?”

“差不多了。”

“看看這個,把我畫圈的那些部分用到稿子裡,主旋律不論過去還是未來都不能含糊!”

…………

《主旋律電影何去何從》在《大眾電影》雜誌上一經發表,不但在內部引發不小的波瀾,更是在外界,尤其在電影界爆發驚天駭浪,也大大地提振了支持主旋律商業化、娛樂化陣營的士氣和信心。

而在《中國電影周報》編輯部,趙寶華砰地把雜誌拍在桌上。

甚至於麵部扭曲以至於眼鏡腿滑落,卡在了鼻梁上。

他之所以要幫滕進賢設計“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的口號,之所以要在主旋律題材座談會上,公然地跟方言打擂台,爭論“主旋律”,就是為了挑起爭論,搶奪話語權,打造電影界權威。

這可是自己進步的絕佳良機!

沒準還能踩著方言的肩、竊取方言這個“主旋律”首倡人的果實繼續往上爬!

可偏偏方言從中橫插一腳,直接斷了自己的進步之路,說到底“主旋律”的最終解釋權並不在自己手裡,哪怕主旋律就是“虛頭巴腦”的概念,哪怕再怎麼定義,主旋律依然是虛的。

而且方言寫得很取巧,與其說定義,還不如說給主旋律劃了個範圍。

同時舉輕避重,把電影界討論的矛頭從“商業片”、“娛樂化”,巧妙地轉移到主旋律的題材。

&ning題材、傳記題材,此文一出,人們一看,哦,這麼說也對。

人民群眾怎麼能不算?真善美、正能量當然也必須算!

如此一來,範圍就擴大了,論戰的火藥味也減少了,話語權和解釋權又重歸方言之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