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辟疆知道匈奴一方會激烈反對,於是說道:“我大漢收購這些工廠,看中的是其中的利益,不要求管理權限,這些工廠的管理也可以由你們匈奴國來做。
朝廷的誠意已經給了,要是張丞相還不滿意,那本大使隻能回去了,畢竟大漢的國公也沒有一次借50億錢的士氣,鄙國的單於還沒有這麼大的麵子。”
這種事情張元不敢做決定,隻能請張辟疆先休息,而他找到軍臣單於,彙報了談判的結果。
對於大漢低價抄底匈奴國優質資產的行為,軍臣惱火不已,匈奴國這幾年發展的成果大部分都要被漢人占據了。
張元隻能小聲道:“陛下,現在我們已然沒有多少選擇了,已經有大漢的商賈抄底了,國內貴族,國民,儒生現在都怨聲載道,伊稚邪大汗已經暗中進入朔北城當中麵見了許多貴族,我國想要平穩度過這場危機必須要求助大漢。”
軍臣發怒道:“伊稚斜,真以為本單於不敢殺你。”
當初軍臣流放伊稚斜,就是知道他野心勃勃,留在匈奴國是一個大隱患,卻沒有想到他去了北疆之後,居然還想要重新殺回來。
軍臣在大漢留學,更是重視的是工業,所以他的親信大部分都是大漢來的工匠,儒生這些都是他的基本盤,但相對而言,匈奴國的軍事貴族在軍臣這裡地位並不是很高。而伊稚斜更加受到匈奴軍事貴族的認可,他們認為軍臣漢化的太明顯了,伊稚斜才更加像他們匈奴人。
所以在匈奴國內部是有兩個派係的,一個是土地為紐帶的軍事貴族體係,一個就是以工業為紐帶的工商貴族體係,這個勢力也是受到軍臣的支持的,在工業發展快速繁榮的時期,土地貴族即便是不滿,但是他們看在錢的份上還是願意轉變為工商貴族的。
但當經濟危機爆發,這些匈奴的貴族發現搞工商終究不如搞土地那樣旱澇保收,這讓這些土地貴族對軍臣的不滿達到了極致,甚至有替換他的想法。
張元馬上勸阻道:“單於,現在不是開戰的時候,匈奴國處理好內部問題,伊稚邪大汗就沒有辦法觸動單於的位置,但要是經濟危機不解決,單於即便是征召10萬大軍也未必能勝利,經濟危機解除,伊稚邪大汗他必定不敢滯留在匈奴國境內。”
軍臣的基本盤在這次經濟危機遭受重創,甚至開始懷疑軍臣的領導力,這個時候發動戰爭,鬼知道多少貴族會在中途背叛軍臣。
軍臣壓抑怒火道:“答應大漢的要求,我匈奴國也成立少府,大漢朝廷占據股份的工廠全部劃入少府當中,嚴密監視。”
張元道:“諾!”
軍臣答應之後,雙方很快就簽訂好條約。大漢的四大錢莊和民間的錢莊開始大筆買入泉州股票交易所的股票,裡麵的股票開始直線拉升,同時大漢和匈奴國一個個貿易協議開始簽訂,什麼10萬噸石油購買協議,10萬噸棉花購買協議,2萬噸精銅礦購買協議,在這些好消息的激勵下,匈奴國的市場信心開始恢複,經濟開始好轉。
在匈奴國恢複穩定之後,軍臣開始作手準備對付那些出賣自己的叛徒。
大漢曆40年3月7日,長沙郡,耒陽縣。
匈奴爆發的危機,就像很遙遠的故事一般,並沒有影響到大漢的這塊腹地,而這裡也有他們自己的危機需要應對。
太陽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天空泛藍,萬裡無雲,長沙郡明明剛剛進入春季,但溫度卻像夏日一樣炎熱。整整三個月時間,長沙郡滴雨未下,要是把去年的時間算上去,長沙郡已經有近半年時間沒有下雨了。導致本應該是耕作的季節,現在大家卻連稻苗都不能播種了。
長沙郡太守賈誼去年上任以來,一直在巡視整個長沙郡,而後就發現長沙郡的情況遠比自己想象的要複雜。
首先長沙郡的麵積太大了,一個郡的麵積相當於中原三四個郡的麵積大小,其最大的跨度超過了上千裡,這個距離幾乎能打穿整個中原。
二就是一個郡的風土人情變化,甚至比中原一個國的變化都要大,長沙郡北方因為大漢屯墾,有大量的屯墾營,他們後方有朝廷支持,集體開荒,集體勞作,在道路,水渠等水利設施修繕完備之後,糧食產能年年豐收,生活也相對富裕。
而在長沙郡中部,隻有十幾個伯國,侯國,這些國家占據一縣,幾縣之地,在諸侯的帶領下,開墾土地,修繕水渠,肥沃的平原土地,種糧食,種經濟作物,丘陵,山地修茶葉,果園,這兩年橡膠昂貴,這些諸侯又在大力開拓橡膠園。
因為這些諸侯開拓的是自己的家園,積極性極其高,加上開拓的時間又長,占據的也是好地方。這十幾個諸侯國,是整個長沙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甚至因為這些諸侯國的富裕影響了長沙郡南部的開發,朝廷好不容易安排一些人手來屯墾,結果卻被這些富裕的諸侯國把青壯吸引走了。
長沙郡的漢吏對此也無可奈何,人家不是伯爵就是侯爵,每年都能見到天子,他們一個千石的漢吏,過去了都要先給人家行禮,底氣都不如,這怎麼爭辯?
當然長沙郡南部惡劣的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長沙郡北方,即便有丘陵,土地相對平緩,河流眾多,隻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好,在養上幾年地,這裡很快就可以變成魚米之鄉。
但在長沙郡南方,山脈更多,能夠大範圍開墾的平原地更少,朝廷想讓一戶開墾100畝幾乎不可能,修建一個大範圍的村落也很難做到,但如果隻修一個幾十上百戶的小村裡,那對水渠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就非常巨大,根據賈誼的觀察,屯墾隊在長沙郡南方屯墾的投入是北方的五倍,效果還沒北方好。
而在長沙更遠的武陵郡,零陵郡,本地有一句俗語,叫八山一水一分田,在這種地方屯墾搞基礎建設,成本之大甚至連朝廷都難以維持,兩個郡成立了已經有十來年時間了,但發展卻一直遲緩,人口增長不多,財政一直要靠朝廷支持。
朝廷對兩地最大的要求就是教化好當地的百越百姓,這點兩郡的太守一直做的不差,對他們來說唯一的麻煩就是,他們好不容易教化一些百姓,很快就會被南方的諸侯吸引走,這也是兩地人口一直難以增長的主要原因。
賈誼自然不想放任這種情況,他認為越是這種蠻荒的地方,越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統合當地百姓的力量,開墾土地,修建水渠道路碼頭,建設基礎設施,這才能讓當地麵貌發生改變,光靠屯墾令的力量已經不足了。
他本想要聯合農家,墨家在長沙郡推廣官營體係,結果還沒有開始,長沙郡就爆發了一場10年一遇的旱災。
為了抗旱災想儘各種辦法他,帶領百姓修水渠,建水渠,購買蒸汽抽水機,打水井等等的辦法。
但因為長沙郡本就是大漢最貧瘠的地區之一,各種水利設施不齊全,當地百姓又多是百越之民,多愚昧,在乾旱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太守的這些手段也不起用了,他們隻能寄托神魔保佑了。
所以到三月之後,長沙南部地區,山鬼祈雨事件,要是光這樣也就算了,百越之地,民風彪悍,麵對越來越少的雨水,各地搶水械鬥變得越來越頻繁了,光三月就因為械鬥受傷了幾十人,死了五人。
為了鎮住災區農戶,太守賈誼帶領1000郡兵坐鎮耒陽,這個受旱災最嚴重的地區。
這天,耒陽漢吏急匆匆向著賈誼彙報,耒陽,武功鄉和鐘水鄉發生械鬥。
賈誼當即帶領一曲郡兵衝向械鬥的地點,當賈誼領兵來到事發地點的時候,這裡已經打的昏天黑地,有大量村民受傷倒地呻吟,中心地區還有一些好勇鬥狠的青壯繼續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