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秦末,我成為了位麵之子 > 第506章,奢侈的公平與產業轉移

第506章,奢侈的公平與產業轉移(1 / 1)

推荐阅读:

inf

徐凡下達完命令之後,李德卻是一臉苦悶道“陛下,您這樣增加工匠的俸祿,就更加沒有人願意去屯墾了。”

李德成為了大漢假相之後,主抓屯墾,農業與水利工程建設幾方麵的事務。

這其中農業和水利建設還好辦,大漢每年都有二十億的專項的資金,用來興修水渠,修農村馳道補貼給農戶。

加上新式的耕作技術,化肥技術,以及抽水機的普及,大漢糧食的畝產一直在提升,關中糧食產能已經普遍達到了3石每畝。

普通農戶一年的收入可以突破12000錢,要是靠近城池的農村再弄一點副業,賣點蔬菜水果,雞鴨等家禽,一年2~3萬錢的收入是輕輕鬆鬆的。

這在大漢的農戶當中是妥妥高收入人群,按照大漢的標準,年收入破萬的農戶屬於中戶,年收入達到3萬就是屬於富戶標準,在大漢屬於小康之家。

醫療,教育,住房都不會成為這個家族的阻礙了,當然不是阻礙不代表什麼問題都沒有,看得起病,不代表所有的病都能治的好,上的起學,不代表一定能考得上學府。但總的而言,關中的農戶算的是這天下農戶當中最幸福的一批人。

但就是因為關中的條件太好了,關中的百姓就更加不願意去其他地方去屯墾。

吹成魚米之鄉的江南又能怎麼樣?能比得上他們天府之國的關中?號稱玉石瑪瑙遍地的西域,那也不過是吹風沙的地方,遼東南洋,那也隻是化外之民待的地方。

關中的百姓驕傲的認為自己的家鄉就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他們根本不願意去其他的蠻荒之地。

所以對李德來說,每年最頭疼的事情反而是,安排關中屯墾的名額,誰都不願意離開富饒的關中,但偏偏天子又看重公平,把屯墾的名額平均分給天下各郡。

像大漠,河北,蜀中這些地方不是人口稠密,山多地少的地方,就是環境極其惡劣的地方,他們對朝廷安排的屯墾大致是滿意的,畢竟他們在家鄉也沒什麼出路,屯墾了還能獲得一小塊土地。

但在關中,三川郡,陳郡,會稽郡等富裕的郡縣,他們本身待的地方就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怎麼願意再去寒苦之地?

所以每年都跟打遊擊戰一樣,要抓人去屯墾。而現在朝廷又要增加最低俸祿標準,這顯然是極其有利於這些工業郡的,他屯墾的工作自然就變得越發艱難了。

徐凡寬慰道“屯墾和增加俸祿是相輔相成的事情,沒有假相你每年安置幾十萬青壯屯墾,大漢的產業根本吸納根本不了每年成年的青壯,而且沒有屯墾擴張的市場,大漢的產業也容易飽和,到時候工匠不要說增加俸祿了,隻怕俸祿還要下降。”

“而且我大漢占據了這麼多土地,但要是沒有我們自己人去開拓,這些土地隻能得而複失,屯墾政策是我們整個大漢都受益的政策,那就要我大漢百姓同時承擔這個責任。”

可能是皇帝做的久了。徐凡越發覺得公平真是一種很奢侈,很珍貴的東西,大漢為了維護這份公平,每年要多花好幾億錢,隻為所有的人都共同承擔這份屯墾責任。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大漢所有階級都不滿,但因為分擔了壓力,所有人都能壓抑這股不滿。

難怪曆史上那麼多強盛的王朝,打下了那麼大的疆域,終究還是丟失了,每年安排幾十萬百姓戍邊,這不亞於每年都要打一場大仗,還要安撫國家內部百姓的不滿。在封建王朝那種本就不平等的製度下,這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而且封建官僚也不願意做這麼辛苦的事情。

他們隻能撿簡單的事情做,駐紮一支軍隊,守護這片龐大的土地,但沒有百姓的軍隊隻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最終還是在這片土地上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即便工()

業國做到這樣的事情,那也是死命壓榨本土的百姓。逼著這些百姓沒有選擇,隻能流落異鄉。

想到曆史上的經驗,徐凡內心有一種預計,像大漢這樣每年大規模的屯墾,會在他之後結束,他不想辦法做這困難的事情,後世的子孫就根本做不了。

而沒有足夠的百姓駐紮在當地,大漢現在龐大的勢力,能不能保住其中的一半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大漢曆二十一年,九月十九日,少府令府衙。

陳愛民一坐上自己的工作位,張揚神神秘秘笑著道“愛民,有大好事。”

陳愛民滿不在意拿出算盤準備工作道“什麼好事?”

張揚笑道“朝廷又要頒布均富貴法令了,我等的俸祿會增加一成,而且接下來幾年還會不斷增加。”

“嗯!”陳愛民點頭開始撥弄算盤。

“什麼嗯!你們這些年輕人真不知道感恩,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幾年前我們的俸祿可連現在的一半都沒有,長安米貴,要不是朝廷的福利待遇好,就這點俸祿,某早就自己去做掌櫃了。這次再增加俸祿,某打算在長安城買一座宅子,靠近中學,好讓允兒更好的學習。”

少府其他漢吏今日也是極其激動興奮的,可以增加俸祿,誰都高興。

果然到了下午,少府正式下了通知,他們所有人的俸祿增加一成,從今年的9月開始算。

同時這個命令也下達了到了少府各大的工廠當中,輿論宣傳也開始跟上。

大漢丞相周勃,在九月的大漢月報特彆周刊上,發表了向小康之治全麵進攻的文章。

文章中重點介紹了大漢的《最低俸祿標準》政策,說這個政策是大漢實現全麵小康之治的戰車。大漢將會根據產業發展的速度,不斷增加最低俸祿,這個政策將在三年內,讓大漢五成的百姓年收入突破三萬錢,成為小康之家,六年內讓大漢七成的百姓,成為小康之家,而後周勃暢想當他結束任期的時候,大漢基本完成小康之治。

周勃的文章引起了整個關中乃至大漢的轟動,大漢的各大月報紛紛轉載他的文章。以前大漢有《均富貴法令》,但那也是隻是臨時性的措施。

而現在朝廷想把這個朝廷正規化,法令化,各大報社的主編都寫文章討論這項政策對大漢的影響力。

其中讚成這項法令的主編,認為朝廷這是實現大同之治必由的道路,是最可行最清晰的道路,每年的進步可以清晰可見,大同理想將不再遙遠。

而不讚成這項法令的主編則認為,這項政策太過於偏激,會像子貢贖人一樣,形成反向的效果。大漢的作坊也不是那麼好經營的,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坊倒閉破產。

而這項法令將會持續增加大漢作坊的生產成本,直至這些作坊主難以承受這些增加的成本,最後不得不倒閉破產,而作坊都倒閉了,工匠不要說增加俸祿了,連差事都找不到。

讚成和反對的勢力相差無幾,雙方在月報上打的不可開交,倒是讓大漢的報紙行業,增加了一倍多的市場,很多原本不看月報的人形成了消費習慣。

關中的作坊主則哀嚎連連,不斷的向四周的人抱怨,俸祿增加的太快,太高,廠子已經辦不下去了。

還有不少作坊主直接威脅道,要是朝廷繼續這樣增加俸祿,他們隻能把作坊遷移到其他俸祿低的地方了。

甚至已經有很多的作坊開始付諸行動了,關中的人力成本實在是太高,朝廷管的嚴,競爭壓力又大,墨家的總部還在關中,這些墨者總是組織工匠和他們做對,而且關中的百姓也太刁鑽了,一個不合他們的心意就要罷工***示威,現在朝廷還要弄一個最低俸祿法令,要每年讓他們增加工匠的俸祿。以前朝廷是幾()

年來一刀,現在這是打算鈍刀子割肉,根本不想讓他們活下去。

整個九月下旬,長安城撤退了上百家作坊,這些作坊有的撤退到了上郡,有的去了北地郡,還有的去了隴西郡,金城郡,甚至有一些商賈覺得,反正軌道都開通了,乾脆直接把作坊搬到河西去,即便增加一些運費,那也好過增加的俸祿開支,現在長安城一個工匠的俸祿相當於河西5個工匠,這誰扛得住,於是大漢的紡織產業開始向那些比較貧瘠的郡縣轉移。

而整個長安城來自於關中的工匠階級歡聲不斷。為此支持朝廷頒布《最低俸祿標準》的***示威持續了十幾天時間。

幾乎每天完成差事之後,工匠們就會自發的組織在一起,他們從各個街道當中彙聚到朱雀大街,形成幾萬人的規模,最後集中在建章宮之外,載歌載舞的慶祝,這倒是帶動了一波經濟熱潮。

但長安城的市民隻高興了半個月,很快屯墾令的告示,就貼滿了整個長安城的大小市坊,今年長安城將會征調5000人屯墾,屯墾府衙將會按照戶籍來抽簽決定屯墾的青壯。一時間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開始慌張的準備應對屯墾的事情了。

關中,霸上鋼鐵廠。

張揚和陳愛民兩個人來到了管事辦公室。

鋼鐵廠管事周墨殷勤招待道“兩位小兄弟請喝茶,這是上等的香山毛尖,今年新采的茶,喝了這茶可以提神醒腦,百病不侵。”

張揚喝了一口笑道“周管事,我們兄弟來廠子裡隻是為了通知少府的命令,朝廷已經下了命令了,你們廠分到了100個名額去屯墾,希望周管事要完成朝廷交給您的任務。”

周墨道“二位能不能向少府令說明一下我們廠的情況,現在廠子裡正在準備擴產,本就人手不足了,我們還要向外招募工匠,根本找不到100個青壯去屯墾,朝廷即便是頒布法令,那也要按現實的情況來執行,天子他老人家不是說過,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屯墾令為了解決那些無所事事的遊民準備的,而我們鋼鐵廠每個工匠,都是在為大漢的小康之治努力建設,他們在鋼鐵廠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揚淡然笑道“周管事,您是高看我們兄弟了。我們隻是傳達命令的小吏,哪裡有資格質疑朝廷政策的好壞?

倒是您可以經常見到天子和少府令,要是您覺得屯肯令不適合你們霸上鋼鐵廠,可以麵見天子和少府令陳情,和我等這等說有什麼用?”

周墨不滿道“老楊也真是的,本來以為他成為了少府令,能給我們爭取一點權益,結果做的還不如大鐵錘,早知道會這樣,還不如讓大鐵錘繼續管理少府。”

大漢自從組建屯墾官署之後,每年這個時期關中都會雞飛狗跳,但因為有大鐵錘在,屯墾法令對他們這些工廠影響並不大,也就是這兩年每年會讓他們出五六十個名額去屯墾,但今年增加了將近一倍,這讓周墨覺得,楊雄這個少府令做的還不如大鐵錘好。

對於周墨的牢騷話,張揚隻當沒聽見,人家是兩千石的管事,可以隨時麵見天子的元老,再抱怨也不是他們可以管的。

兩人就這樣快速的離開了鋼鐵廠,而在他們離開鋼鐵廠的路上,遇到的工匠都對他們怒目以視,認為是他們兩人帶來了災禍。

陳愛民有點委屈道“我等不過是傳達的命令,這些工匠就好像要吃了我們一樣。”

張揚淡然道“習慣就好了,這些人在關中過的好好的,朝廷偏偏要把他們拉到塞外去屯墾,這事情要放在某身上,某不但生氣還想打人。”

陳愛民道“但屯墾是每個大漢百姓應儘的義務,大漢不是大秦,把屯墾當做徭役交給少數人,這對那些屯墾的百姓也太不公平了。也會降低屯墾百姓對朝廷的認同感。當年()

大秦的南疆軍不就是因為不滿大秦屯墾,把他們丟在南方十幾年時,後麵天子起義反秦,龐大的南將軍就坐視大秦帝國毀滅。”

張揚好笑道“那隻是曆史課本上的內容,上麵可不會說所謂的南疆軍大部分都是六國的遺民,這支軍隊來到了中原,到底是和我漢軍交鋒還是和秦軍交鋒,這都是未知之數。”

而後他也有點抱怨道“關中的日子過得好好的。上麵就是要搞出這種事端,每年平白無故的給我們增加大量的差事,不知道多少家庭為屯墾的事情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啊,真不知道這屯墾令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啊?”

陳愛民吃驚道“隻不過是一個屯墾令而已,怎麼會如此誇張,會弄的兄弟反目,父子成仇?”

張揚道“怎麼不會?你有沒有兄弟姐妹?”

陳愛民道“某是家中的長子,下麵還有四個弟弟妹妹,最小的妹妹今年6歲,最大的二弟今年15歲。”

張揚道“這就是了,屯墾的名額是隨機抽選,哪怕是我等這樣的漢吏也逃不掉,你想想看,朝廷選中了你們家,你和你二弟有一個要離開關中,你父親不管是選誰都會傷到另外一個兒子,那個被選中的人是不是會仇恨自己的父親乃至於自己的兄弟?”

“這種事情某見的太多了,好在某的長子今年才不到10歲,某隻要抓好他的成績,讓他一路考上學府,然後找一個好的差事,這才能躲過屯墾令。”

“屯墾令居然會如此擾民?”陳愛民不敢相信道,他一直認為這是對大漢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政策。朝廷一直以政策性支持百姓開墾土地。那些增加人口的農戶可以獲得新的土地。不至於家族的人口增加而減少占有的資源,教他的幾位夫子都稱讚屯墾政策是大漢的根本國策,百年國策。

張揚道“剛剛霸上鋼鐵廠的情況你不見到了嗎,要是他們願意去屯墾,會用那樣的眼神看著我們嗎?好在關中的人口多,隻要不是特彆倒黴的,一般不會選上,選上的那也隻能自認倒黴了。”

而後他歎口氣道“走吧,今天我們還要通知兩家工廠。”

杜縣,縫紉機製造廠。

趙父破天荒的坐著火車來到了杜縣,找到趙武道“你這工廠還缺乏人手嗎,能不能讓你幾個兄長在此做事?”

而他父親身後的幾位兄長,卻一臉期待的看著趙武。

趙武苦臉道“你們都到杜縣來做事了,那再去河西乃至西域屯墾有多少區彆?就某聽到的情況來看,西域的季國公,對每一個去西域的人開出了五百畝土地,還會分配幾戶西域佃戶,這是去了西域就能做地主的好差事。”

趙武不想留下自己的這些兄長,他這裡是在開作坊,就要想辦法壓低工匠的俸祿,這些兄長要是來到自己的作坊,他俸祿給高了,其他的工匠會不滿,給低了這些兄長又會不滿,與其這樣左右為難,還不如乾脆不招這些親戚。

趙父不滿道“這怎麼能一樣,在杜縣坐火車最多1日就能返回長安城,這要是去了西域,能不能回關中都是未知之數。”

趙武道“好男兒當誌向四方,這個是500畝土地,種上棉花一年能賺幾萬錢,這不比待在關中的農村要好,兄長們要在某個作坊裡打工,一年怎麼賺也賺不到這個數。”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