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回到趙裡之後,扶蘇把自己的兄弟召集起來,對他們說了當夫子的事情。
扶蘇的這些兄弟也是非常心動,他們本是高高在上的公子,現在卻成了落魄的農夫,要說他們安天知命,那就有點太高看他們的境界了。
有選擇的話,他們是不會想成為農夫的,隻是他們擔心出了趙裡,會受到那些仇恨始皇帝的人報複,所以隻能留在趙裡安安分分的當一個農夫。
但現在他們小弟胡亥天天出現長安城都沒有問題,而且活的還比他們滋潤,這讓胡亥的這些兄長在妒忌的同時,也有一絲輕鬆。
胡亥當過秦二世都沒有受到清洗,他們這些公子想必更加不會被清洗了。在安全有保障之後,這些公子就不想繼續留在趙裡當農夫了。
而現在有機會成為夫子,顯然是他們改變身份最好的機會,雖然還是在農村教書,但夫子好歹是士人身份,可以讓他們逃離最底層。
翌日,扶蘇就帶著他的這些兄弟去找了呂樞,表示他們兄弟都願意成為夫子。
呂樞大喜,讓他們兄弟自己選擇成為那個村裡的夫子。
關中因為人口稠密,每個鄉都有許多個村裡,戚鄉更是靠近長安城,有十六個村裡,想在短時間內給每個村裡都配一個夫子,是極其難的事情,呂樞為這事情傷透腦筋。
他不是沒有去長安城,想找一些窮書生來當夫子,但他們對戚鄉的招攬不屑一顧,能到長安城的士子都是小有家產的人,他們怎麼可能會在意100畝土地,他們要的是考上科舉,成為漢吏,光宗耀祖,而不是跑到關中的農村發光發熱。
徐凡非常重視戲曲團的作用,定都關中之後,在吸納大量宮女,戲曲團的編製在快速擴張當中。
這個時代文盲還是占據絕大多數,想要快速傳播知識,光靠書本肯定是不夠的,因為大部分百姓根本看不懂。
他這些兄弟離開之後,扶蘇還是有點傷感的,大秦滅亡之後,扶蘇更加重視他的這些兄弟了,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他們終究還是會離開這裡的。
這就讓呂樞很著急了,他這個薔夫沒有完成縣裡的任務,考核的時候必定會受到影響,這不影響他仕途。
同時漢國的戲曲團開始四處出演,表演一些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曲目,為這份喜慶添加一絲盛世光彩。
扶蘇正式成為趙裡的夫子,而他的兄弟也紛紛離開趙裡,去往戚鄉其他村裡成為夫子。
呂樞在偶然的情況下了解到,扶蘇和他的兄弟都識文認字,曾經在長安城抄書賺了許多錢。
所以徐帆就想到用戲曲來宣傳各種農業知識,醫療知識,新式觀念,戲曲團就是文化的宣傳隊,是徐凡改變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利器。
這個時代油燈還是珍貴物品,普通村民根本買不起,所以像後世電影那樣晚上演出是做不到,蔣麗他們傍晚太陽還沒有下山的時候開戲。一直唱到天黑結束,大概也就唱一個時辰的樣子。
秋收結束之後,整個關中都變成熱鬨,手中有閒錢的關中百姓,朝廷又沒有派徭役,操勞了幾百年的關中百姓,終於有點空閒的時間來經營自己的生活了。
在呂樞的調動下,扶蘇的這些兄弟成為了戚鄉下一個有編製的夫子,為大漢的天下發光發熱。
現在長安城的士子都在做最後一波衝刺,尋找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根本不可能到戚鄉這樣的鄉下地方。
他們開始購買農具,或者修繕自己家的房屋,打造新式家具,為自己家的兒子找個老婆,到處找媒人,此時的到處都能看到成親的隊伍,整個關中都融入在喜慶的氣氛當中。
漢軍在剛剛占領關中的時候,戲曲團曾經到趙裡演出過,受到當地百姓熱烈歡迎,很多村民都能哼上幾句《天仙配》的台詞。所以當再次有戲曲可以看的時候,村民們當然動力十足,一個個都上去幫助戲曲團成員,搭建高台,場麵極其熱鬨。
戲曲團的人來到趙裡,就受到了所村民的熱烈歡迎,夫子扶蘇,裡正江濤,亭長王文帶領趙裡所有村民親自接待戲曲團成員。
大漢三年十月五日。
而趙裡有戲曲可以看,四裡八鄉的村民紛紛湧入,本事隻有幾百人的趙裡,多了上千戲迷,雖然說不上鑼鼓喧天,但也是人山人海。
團長蔣麗道:“你們出一些人手幫我們搭建高台。”
即便是在後世鄉村的生活也是非常枯燥的,更加不要說秦末的這個時代了。
這讓呂樞大喜,自己治下有十幾個讀書人,這不是成為夫子的天然人選。所以呂樞才找到扶蘇他們,甚至還恐嚇扶蘇他們,讓他們知道機會難得,再不抓緊以後就沒機會了。
看得懂的人也很少願意去教導百姓,能做到這一點的,無一不是實乾家,這樣的人不說是萬裡挑一,但也算是幾百人當中的人傑,數量太稀少了。
“鐺鐺鐺”在一陣敲鑼打鼓聲音當中,戲曲開始了。
戲曲的名目叫《桃源鄉村故事》
戲曲內容也很簡單,就是講一個叫石頭的漢軍軍官,本是秦軍小兵,受到漢帝感化,投降了漢帝,幫助漢帝攻克了函穀關,立下了大功。立功後石頭,不為名利所動,功成身退,帶著自己的鄉親回到了家鄉。
第一幕精彩的故事吸引住所有村民了,連扶蘇也被吸引了,雖然他也知道漢軍是因為找到了函穀關小道,攻入關中,但通過這個故事他才知道,而發現這個小道居然是秦軍的士兵,而這個士兵之所以會被漢軍俘虜,是因為他們的主將讓他們送死,這讓扶蘇不由得苦笑了,這算是自作自受嗎?
第二幕開始,就是石頭開始造福家鄉的故事,石頭退役之後,他發現家鄉貧苦,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他帶著村民做工事賺糧食,用自己的賞賜幫助村裡人購買麥種,種植冬小麥,帶領全村的村民種植冬小麥,5月冬小麥豐收,石頭又帶領村民種植大豆,再次豐收,在石頭的帶領下桃源鎮快速富裕。成為四裡八鄉第一富裕村鎮。
戲曲講的非常仔細,尤其是裡麵講種植冬小麥流程都非常細致,看完這戲曲就可以學會如何種植冬小麥。
因為這些才是這部戲曲的核心,這就是為了傳播種植冬小麥知識弄出來的戲曲,為了真實性不出錯,這段劇情是徐凡找來5名農家子弟幫忙編寫的,就是為了讓百姓們,能深刻的了解到冬小麥的好處和優勢,學會如何種植冬小麥。
對於推廣小麥種植,徐凡是下了非常大的力氣的,不但是用戲曲宣傳,還提高糧食收購價格,讓小麥價格比粟米高,加上小麥的產能又比粟米高,天下的百姓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部戲曲就大致於相當於後世的那種鄉村故事,這些故事徐凡都有免疫力了,但在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卻是前所未有的好看故事,尤其是還發生在他們身邊,記錄他們自己的故事。
最後一幕石頭帶領百姓走上富裕生活的時候,台下的村民都紛紛拍手叫好,這太有代入感了,尤其是今年秋收之後,很多人家中都多了幾石糧食,這不和桃園村發生的事情差不多。
但還很多趙裡的百姓已經開始計算:“小麥的價格比我們的粟米要貴20錢一石,而且產量也高了三成,那麼桃園鎮的每個人不就比我們多賺了幾千。”
這已經是一筆讓農戶震驚的數字了,關中耕牛的價格也不過6000錢,桃源村每戶幾乎賺了一頭牛!
“你還忘了石頭他們還多種了一季大豆,這玩意兒能肥地又能賣了賺錢,一石大豆也有60錢,這樣一算的話,桃源村的每個村民能多賺上萬。”
這賬一算,所有的村民都轟動了,他們平時都是以物易物的,一年下來能有個三瓜兩棗,已經算是豐收,也就是今年徐凡又減稅又免搖役,才讓他們賺了點錢,想到不遠處還有人比他們賺的更多。
當即就有眼熱的村民道:“裡長這冬小麥,我們也要種啊,人家一年又種麥子,又種大豆,一塊田種兩次,賺兩份錢,還能肥地,我們隻能賺一份錢,怎麼跟人家比。”
裡正江濤皺著眉頭:“戲曲上雖然演的好,冬小麥我們沒有種過,出了問題,我們就不一年就沒有收成,到時候全家老小都得餓死。”
江濤的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今年讓了這些村民有點積蓄,他們想的是修繕房屋,購買農具,或者是給自己的子女,或給自己娶個老婆過好日子,他們手中的糧食都是有用處的。村民們沒有金錢和膽量去冒險,冬小麥有點違背他們的種田的常識了,他們不敢冒這個險。
扶蘇想了想道:“冬小麥在關中已經有不少人播種了,連陛下都開始用戲曲來宣傳,此事應當不假,不然有損陛下的威嚴。我們不懂如何種植冬小麥,但關中有人懂得,我等可以想辦法去長安城找農家子弟來指導,隻要掌握了種植原理,以大家十幾年的耕作經驗,應該不會失敗。”
“而且擔心失敗,我等何不乾脆就種個幾畝,這樣一來,即便是失敗了,那麼也不會損失太大。”
“扶蘇夫子說的有理,我等可以種個幾畝試一試,即便失敗了,也就損失一點種子。”今年他們收成大漲,用幾畝地來種植冬小麥冒這個風險還是可以。
亭長王文道:“我等又不認識農家子弟,哪裡去找這樣的人呢?”
扶蘇道:“長安城有個農學院,可以到那裡去問問,我等一戶湊個一鬥糧食作為報酬,想來應該是足夠雇傭一個農家子弟幫你教導我等種植冬小麥。”
“就按扶蘇夫子說的辦。”扶蘇說話條理清晰,甚至連長安城的事情都了解,很快就贏得了村民的信任,趙裡村民把請農家子弟的任務交給了扶蘇。
大漢三年十月七日,長安城。
秋收結束之後,天氣還沒有轉涼,長安城卻變得異常熱鬨。
首先是長安城第一次科舉開始,據說朝廷要招募上千士子,考完之後這些會安排到墨子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學習,魯班學院,經過一年培養,隻要合格者都可以成為漢吏,這吸引了無數士子來長安城。
二就是賢者會再次在長安城召開,整個漢國各地賢者都紛紛進入長安城。
三就是在天子召開諸侯大會,天下各路諸侯齊聚長安城。
四就是大漢第一次上計,天子召集大漢所有2000石郡守上計彙報情況,天下郡守齊聚長安。
這些大會都吸引了大量的讀書人,因為此時長安的機會太多了,可以考科舉成為漢吏,也可以拜入諸子門下,尋找機會。還可以投靠各方諸侯發揮自己的才乾。最後還把自己的文章投遞給大漢的太守們,得到他們的賞識,從而飛黃騰達、
長安城的機會如此之多,自然吸引了大量對沒什麼根基,也沒什麼背景,更無名師指導的中小地主家的寒門士子。
一時間長安城之大,都有點擁擠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士子們為自己的前途不斷拚搏。
扶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長安城的。
他舉目四望,隻見到處都是人群川流不息,一輛輛商隊馬車進進,大量的漢軍士兵維持秩序。
“這還是鹹陽嗎?”他在這座城市生活了幾十年,現在不到一年時間沒有見過鹹陽,還是第一次看到它是如此的充滿活力,這種熱鬨的場景是他父親統治下的大秦看不到的。
“會稽郡太守葉騰也來長安城了!”忽然一個聲音大叫道。
很快一個在漢軍護衛的馬車隊進入長安城當中。
扶蘇找到一個儒生拱手行禮道:“楚人扶蘇見過兄台,敢問兄台尊諱?”
人少拱手行禮道:“齊人管弘”
扶蘇繼續問道:“會稽郡太守葉騰很有名嗎?怎麼他來到長安城會有如此多人激動?”
管弘欽佩道:“今年天子上計,雖然還沒有公布情況,但會稽郡將會是我大漢上繳錢糧前三的郡縣。太守葉騰到會稽郡不過兩年時間,卻建鹽田,製海船,興漁業,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讓一個貧瘠的會稽郡成為了魚米之鄉。
據說在會稽郡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魚肉,會稽鹽更是占據了江東半壁江山,靠著魚鹽行業的收入,會稽郡成為了天下最富裕之地。會稽郡歌謠道:太守葉騰執政忙,一年富裕民安康。兩載政通人心喜,百姓和諧笑語長。”
扶蘇恍然道:“原來是一個能吏。”
管弘道:“關鍵太守騰對百姓是真好,關中百姓也是知禮之人,太守騰善待百姓,百姓自然擁戴太守騰這樣的好官了。”
扶蘇遲疑道:“這種消息雖然不是什麼機密之事,但也隻有大漢的高層能了解吧,兄台是如何得知這些消息的?”
管弘笑著拿出一本書籍,上麵寫著《大漢月刊》
“此事已經天下皆知,大漢有能力的太守,《大漢月刊》都有專門的報道。”
而後管弘羨慕道:“英才得遇明主而侍,天子還主動為英才揚名,陛下簡直是上古明君,我等真趕上好時代了。”
徐凡隻是按照他習慣宣傳,但對天下士林造成的轟動是巨大的。這個時代的人爭名奪利,名還在利前。
像徐凡這樣主動為臣子揚名還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這極大滿足了士子的自尊心,對比始皇帝的行為,徐凡的形象在士子心中已經成為了千古名君。
很多儒生都激動的稱天子為三代之下第一明君了。對於言必稱三代的儒生來說,這已經是最高的地位了。
扶蘇接過管弘的書籍就翻到首頁。上麵就就有介紹葉騰政績的文章。興修水利,開墾田地,什麼帶領百姓建設鹽田,抗擊天災,興除弊病,總之把葉騰兩年做的政績清清楚楚的寫出來。
在這兩年時間,會稽郡的人口增加了3成,田地麵積增加了五成,修建兩百裡水渠,稅賦增加了十餘倍,會稽郡百姓卻家家糧食滿倉,能做到幾天吃一頓魚肉,這點即便是陳郡,南陽都很難做到。
扶蘇又翻了幾頁,後麵還有介紹陳郡太守商農的,說什麼商農不忘初心,即便成為太守,依舊在田地間勞作,他管理的陳郡,更是糧食連年豐收,稅金連年暴漲。
今年陳郡的稅金居然達到了10萬金,看到這個數字扶蘇滿了不可置信,當年他也輔助過始皇帝處理政務,大秦最高那年稅金也沒超過30萬金,現在一個陳郡稅金抵得上大秦稅金的三成,這簡直不可思議。
前麵一個葉騰是堪比管仲樂毅的天縱奇才,現在這個商農能力德行之高,堪比上古先賢,什麼時候天縱奇才和賢者如此多了,而且還紛紛投靠漢帝,這一刻扶蘇都懷疑漢帝真的就是天命所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