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本能寺(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戰浪是要晉級決賽了,那他的對手是誰?”

聽到這個問題,在坐的超一流都稍微愣了一下,因為今天從頭到尾,大家一直在關注戰浪和林曉峰的這一場中日大戰,完全把另一場日本的內戰給忽略了。

甚至到現在為止,誰執黑執白,大家好像都不太清楚,更不要說現在的局麵到底誰好,或者說是不是比賽已經結束誰贏了。

隨後還是趙赤坤先反應了過來,左右張望了一下找到被大家扔在旁邊的另一局的棋譜。

這一次的比賽是在日本棋院進行,作為超一流他們的研究室,自然有工作人員把棋譜給送過來。

隻不過大家隻把其中一局的棋譜拿出來擺,另一局被隨手扔到了旁邊,根本就無人問津。

因為這一次半決賽,日本三人晉級,中國隻有一人,優勢明顯很大,大家自然把焦點戰放在了中日對決上麵。

畢竟,如果這一局贏下來的話,決賽就是日本內戰了,不管到底是誰贏誰輸,冠軍肯定就是日本內部消化了。

哪怕晉級的是林曉峰這個中國籍的旅日棋手,他同樣也是代表日本出戰的,他贏了世界冠軍同樣是歸屬日本。

就像是日本最後一個世界冠軍同樣也是旅日棋手在二零零五年拿到的,如果要糾結純血日本人的話,日本的最後一個世界圍棋冠軍就得是在二十世紀了。

而劃分世界冠軍的歸屬,大家一般隻會按照所屬的棋院,你代表誰參戰冠軍自然就是誰的。

更不要說中方晉級半決賽的這一個人是一直以來把大家搞得頭疼腦熱的戰浪了。

對於這個家夥,大家實在是難受的要命,畢竟這兩三年來,戰浪真的是把日本圍棋搞得灰頭土臉的。

光是中日圍棋擂台賽,就已經把日本圍棋搞得下不來台了,不少領導又是鞠躬又是道歉,就差切腹自儘了。

好不容易辦個世界大賽,真把這個家夥放進決賽了,那可真的就是大麻煩。

萬一到時候再給戰浪做了嫁衣,那日本圍棋真的是下不來台了。

怎麼了?

你們日本圍棋不是窮的都要賣大樓了嗎?怎麼現在就這麼有錢?天天辦比賽給外國人送錢?

麵對這樣的指責,不要說日本棋院了,作為所屬的棋手,大家都抬不起頭來了。

至於另一邊的武宮和三葉,在大部分人看來誰進決賽其實都沒什麼區彆。

兩個人的水平相似,也是一對老對手老冤家了。

這兩人交手也不知道有多少字了,期間互有勝負,也沒有誰占據了一定的上風,隻能說誰贏都有可能。

誰進決賽的區彆都不大。

趙赤坤稍微翻了一下棋譜,他們的比賽其實也到了最後階段,棋局到了最後階段,對於超一流來說這種形式分析起來也很簡單。

趙赤坤一眼就看出來武宮正平拿到了明顯的優勢,全盤厚重,並且對三葉健一進行了分割包圍。

現在看來三葉健一大概率是回天乏術了。

送都送不出去。

“是武宮。”

趙赤坤沒有任何猶豫就直接宣布的答案,雖然比賽還沒有徹底結束,但是勝負已分。

在非人工智能時代大家能下出這樣的判斷,其實也證明了這一局已經結束了。

聽到這話,坐在旁邊的藤異秀明點了點頭:“武宮正平和戰浪競爭世界冠軍嗎,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武宮風格獨特,計算力驚人,一般人很難對付得了他的風格,他對陣戰浪,應該能有五成把握。”

現在的日本六大超一流當中,竹林二人作為先行者,雖然還在職業賽事中發光發熱,但是四十多歲的年紀實際上明顯已經到達了職業生涯的後期,跟其他人相比頹勢已經很明顯了。

其他幾個人當中,趙並非日本族裔,並且曾經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塔矢正夫九段雖然力量很大,但是略顯有些極端,而且大家一致認為,塔矢正夫九段是最被戰浪這種類型所克製的超一流棋手。

而最後的武葉兩人正值職業生涯的最高**階段,甚至兩個人今年的成績還達到了一個更高峰。

尤其是武宮正平,大家一直認為他這幾年水平到達了一定新的高度,單論水平來說的話已經達到了日本第一人的程度。

而且他的宇宙流確實有悖常理,十分難以應對,戰浪想贏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綜合考慮的話,如果由他來出戰戰浪的話,說不定還真有幾分機會。

塔矢正夫九段聽到這話並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隻是喝了杯水:“但其實都差不多,大家都在伯仲之間,勝負都有可能。”

就算是戰浪,不少超一流已經連敗好幾場了,但是到現在為止大家也並不認為自己的實力會比對方差多少。

甚至還有不少人固執的認為,自己的實力還在對方之上。

雖然你贏了,但是我不認可你!

就算認為戰浪比自己強的,也隻會認為強的有限,這樣有限的水平差距下,自己不可能沒有贏的機會的。

甚至不少人感覺自己隻是運氣不好,戰浪這家夥在擂台賽上的buff實在是太強了,可能他天生就是適合這種比賽!

換個比賽的話說不定自己就把他斬於馬下了,絕對不可能像現在這樣連輸好幾場。

但是這次換個比賽,還是被對方闖進了決賽當中。

這下可就不好搞了呀!

“決賽就隻有一局嗎。”

這個時候,藤異秀明忍不住問了一句。

不管怎麼說,決賽一局定輸贏,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太兒戲了吧?

富士通杯是日本舉辦的世界大賽,也是第一個世界級的比賽,這種比賽應該比其他比賽規格都要更高才對。

理論上來說,日本舉辦圍棋大賽的經驗可以說很豐富,有這樣充分的舉辦比賽經驗,日本應該是最適合辦世界大賽的國家才對,絕對的輕車熟路。

畢竟日本光是國內的頭銜戰就有七個。

日本圍棋七大主要賽事,根據獎金排序是棋聖、名人、本因坊、王座、天元、碁聖和十段。

在這當中獎金較高的三個賽事棋聖、名人、本因坊並稱“三大頭銜戰”。

其中棋聖是最高頭銜,如果同時包攬這三個頭銜的話,就被稱為“大三冠”。

而作為日本最高賽事的頭銜戰,毫無疑問,決賽甚至於半決賽,都是番棋對局。

其中棋聖戰、名人戰和本因坊戰這三大棋戰采用的是“兩日製七番棋”。也就是說一天的對局花兩天進行,然後在7盤棋裡麵誰先獲得4勝就能獲得頭銜。

王座戰、天元戰、碁聖戰和十段戰這四個棋戰則是“一日製五番棋”。一盤棋在一天內結束,在5盤棋裡麵誰先獲得3勝就能獲得頭銜。

相比於普通一局定勝負來說的話,會存在不小的偶然性,以及波動性。

以弱勝強在這種對局當中可以說是頻頻出現,初段戰勝世界冠軍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番棋就是全方位的考驗一個棋手的綜合水平了,尤其是對實力的要求更加重要。

下手是很難在番棋當中戰勝上手的,因為你能幸運的贏一局,但你不可能幸運的一直贏。

尤其是番棋的番數越多,不確定的因素就越小。

而且番棋不僅是考驗一個人的單純棋力,心態、抗壓能力、麵對長時間對局過程的不確定情況,狀態。

所以可以說這是對所有棋手最綜合的考驗,如果拿不下來的話,再說什麼實力沒問題,就隻能證明你的綜合素質不行。

但是綜合素質本來就是實力的一部分。

而番棋當中規格最高的就是十番棋。

是圍棋界最高的對局形式了,十番棋是源於日本幕府時期圍棋四大家族為爭奪棋界榮譽進行殘酷爭棋的一種賽製。

當時的十番棋采取升降製度。如果一方淨勝超過四局,比分落後方將被“降格”,即在交手棋份上降一級。

在棋手視段位榮譽高於一切的年代裡,失敗的代價除了失敗本身,還有名譽的受損,其中的殘酷之處自不待言。

若有一方被擊敗,本應為平等待遇的勝者一方,便會截然分明地比對方拉開高出一段左右的等級差。

之後,敗者再也不能與勝者平等對局。

十番棋比較著名的有血淚十局、當湖十局和吳十番棋,最近一次十番棋比賽是2014年進行的古李十番棋。

按照某位讚助商的說法,下十番是真的準備好要吐血的。

當然了,後來圍棋界還有了更高規格的二十番棋。

車……

所以哪怕即使是日本的頭銜戰,最高的規格也隻是七番棋,絕對不會把規格抬到十番。

不然一旦輸了的話,本來日本就不大,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後麵真的就不太好見麵了。

見麵了該怎麼說?

前輩?

但是即使如此,作為世界大賽,理論上來說應該比日本所有的頭銜戰規格都要更高。

畢竟一個是世界比賽,一個是全國比賽。

就算哪怕是日本官方並不是特彆重視,但是這一次世界大賽獎金數也達到了這個頭銜戰的最低水平了,決賽再怎麼樣也該按照五番左右這樣來製定吧?

再不濟,下三番棋也可以勉強接受。

一局定勝負的話……

實話實說,藤異秀明感覺似乎有點太不正規了。

這個比賽辦的實在是吊兒郎當的。

感覺這個比賽完全就是日本為了趕第一個世界大賽的場子,臨時拚湊出來的,充滿了亂七八糟的味道。

但哪怕趕場子,你也不應該把決賽一局定勝負呀。

藤異秀明一直認為,這種一局定勝負一錘定音的比賽,真的太適合戰浪這家夥下了。

他好像就特彆適合擂台賽這種一錘子買賣的,但如果換成番棋,說不定大家更有機會一點。

像是趙赤坤,更是被不少人譽為番棋魔鬼,在番棋上麵的勝率高的嚇人,甚至被打到了三比零的賽點,最後還能硬生生拽回來獲得勝利。

因為日本的超一流,就哪怕是後世的日本一流,番棋經驗也絕對是中日韓裡麵最多的。

畢竟後來的世界大賽經曆了中國時代之後,不少半決賽的番棋都紛紛取消了,隻有決賽是。

因為曾經想在番棋上戰勝某人,幾乎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後來他卻一年輸光了以前都沒有輸過的番棋數。

“也不知道到底怎麼想的。”

藤異秀明忍不住搖了搖頭,這個比賽的賽事反而不利於日本人,隻能說上麵辦事情太馬虎了。

趙赤坤聽到這話也搖了搖頭:“誰說不是呢。”

要是自己能進入決賽和戰浪下番棋,趙赤坤感覺自己至少四五成的把握能拿冠軍。

沒辦法,這就是長久以來積累出來的自信心!

七番零比三我能達到四比三,還有我能辦不到的事情嗎?

但可惜沒那麼多如果,比賽就是這個樣子。

藤異秀明也隻能無奈的歎了一口氣:“現在也沒有辦法改賽製,到時候隻能看看如果下一屆還辦這個比賽的話,到時候略微修改一下。

畢竟連番棋都沒有,被稱為世界大賽確實有點勉強了。”

其實不隻是對付戰浪,更多是考慮到比賽的規格,藤異秀明才發出這樣的感慨的。

既然帶上了世界大賽這個名頭,那還是名副其實一點的比較好。

“決賽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地方?”

“啊?”

聽到這話,塔矢正夫九段愣了一下,好像這時候大家發現了一個盲點。

決賽時間好像是確定的,因為按照比賽規程,富士通杯是直接一次性比完,不會像頭銜戰那樣可能要有將近一年的流程。

但是比賽地點……

比賽地點好像沒有明確說呀?

“這樣說的話,好像確實沒說決賽在什麼地方比。”

趙赤坤好像也意識到這一點,按照比賽規程的話,上麵有明確表示從第一輪到半決賽全部在日本棋院進行。

但是決賽雖然有時間,但是卻沒有標注比賽地點。

不過參賽選手正常的時候並沒有在意這一點細節,畢竟大家隻需要正常比賽就好了,總不可能決賽不給你地方下。

不管在什麼地方下,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這也很正常,大部分選手隻會研究最基本的規則,對其他亂七八糟的條例基本上都不會太了解。

就像後來居然有很多圍棋頂尖的國手九段,連等級分到底怎麼計算的都不知道,甚至還沒有愛好者研究的透,還得偷人家的計算圖。

畢竟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我隻管贏,算分這種東西協會不就解決了嗎?

難不成他們連這種東西都算不好?

哎!

還經常真算不好!

而在另一邊,阪本浩一氣喘籲籲的跑到了日本棋院理事長的辦公室,將一份文件放在了桌子上。

“理事長!已經和那邊談好了!那邊同意我們在他們那裡舉辦決賽。”

“按照您的吩咐,決賽的地點,在本能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