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很坦誠地解釋道“我反對黑海艦隊立刻造大艦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首當其衝的一條,造什麼樣的大艦呢?”
這個問題也許對其他人來說毫無難度,造什麼樣的大艦那還用多說麼?自然是造最厲害的船唄!
問題就出在這個對最厲害的認知上了。對於尼古拉一世、緬什科夫和一乾老頑固來說,最厲害的船自然是老式風帆戰列艦,這是毋庸置疑的!
可問題是老式風帆戰列艦真的有那麼強大嗎?對李驍這個穿越者,對科爾尼洛夫和納西莫夫這樣的驍將來說,答案顯然不是這個。
誠然風帆戰列艦在過去的幾百年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幾乎就是海戰的標配,甚至一國海軍是否足夠強大也得看有多少這樣的戰列艦。
可問題是時代變了,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爆發,新技術極大地改變了戰爭的形式。比如風帆戰列艦,它的強大越來越要打問號了,隨著形式鍋爐和蒸汽機的效能越來越高,它們將賦予戰艦更為強大的機動性能。
這讓完全需要靠風力維持機動的老式風帆戰列艦越來越難以在海戰中搶占陣位,這也就意味著很有可能老式戰列艦麵對新式戰艦或者經過改造的老式戰列艦時隻有被動挨打的份。
而這也是這些年納西莫夫、科爾尼洛夫以及去世的拉紮列夫強烈主張建造更多的蒸汽動力戰艦的原因所在。
顯然將寶貴的資金全部用來建造老式風帆戰列艦意義不大,可能也就是欺負二流國家,比如土雞這樣的有效果。但是麵對英法這樣的大流氓時就毫無意義了。
自然地,按照尼古拉一世和緬什科夫的意願去“造大艦”就毫無意義,根本就是浪費。
那麼按照科爾尼洛夫和納西莫夫的意願造大艦意義就很大嗎?
對李驍來說,這其實也得打問號的。誠然海戰將進入蒸汽時代,老舊的風帆戰列艦將越來越無意義。但新式戰艦的能力其實也得打問號,這個時代的鍋爐既笨重又低效,將極大的占據艦船的空間和排水量。
用這種鍋爐和蒸汽機武裝起來的大艦,想要達到可觀的動力,要付出的代價特彆巨大。簡單點說,就是需要堆排水量,你得給鍋爐、蒸汽機以及煤炭準備好足夠的排水量,那樣一來戰艦的造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這麼說,就以皇家海軍的經驗來說,一艘千把噸的蒸汽船很可能就比一艘純風帆動力的一等戰列艦還要貴了。
你想想以俄國海軍的財力,這樣的戰艦能造幾艘呢?
更何況這樣的戰艦戰鬥力還顯然是個問題,畢竟千把噸的排水量除開結構重量、鍋爐蒸汽機煤炭、留給武裝的還能有多少呢?
而且以俄國的科技實力和技術儲備,什麼大功率鍋爐和蒸汽機以及船軸甚至是明輪和螺旋槳都是搞不定的,純粹需要進口,那造價比英法這種能夠國產化的大流氓自然是更加高,也就是說以俄國落後的農業國家的現實跟人家工業國家玩造艦競賽簡直就是螳臂攔車和不自量力好不好!
不客氣地說,俄國甚至連參賽資格都沒有。隻要英法加強出口管製,掐斷了俄國獲得鍋爐、蒸汽機和其他機械設備的渠道,俄國就隻能乾瞪眼的。
這還不是最讓人無語的,更無語的是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一艘戰艦隻要下水就意味著落後,如果要緊緊地咬住英法不被拉下太遠,那意味著巨大的投入!
反正以李驍看來,俄國不光是沒有這個技術實力,也沒有這個經濟實力,所以在這個時候選擇大建海軍其實是相當不明智的。更何況以俄國糟糕的地緣政治環境,幾隻艦隊都被大陸分割開來,真要做到每一支都有獨當一麵的能力,那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一般的投入。
而俄國說穿了還是個陸權國家,還要維持一隻能夠威震歐亞的大陸軍,同時要建設海陸軍保持一流水準,這個真心是做不到啊!
反正俄國脆弱的經濟實力是根本不允許的,所以海軍肯定隻能是量力而為,如此一來,海軍又能夠獲得多少資源扶助呢?
在這種情況下就更彆提什麼造大艦了,還是老老實實的洗洗睡吧。
所以鑒於技術實力、經濟實力、以及地緣環境和時代因素的限製,李驍是不讚成在當前就大建海軍尤其是造大艦的。不管是按照尼古拉一世和緬什科夫的意願還是按照科爾尼洛夫和納西莫夫的意思都不可信。
隻能是老老實實的發展務實的海軍,積極跟蹤前沿技術,做好技術儲備,量力而為小步快走,爭取能夠儘快跟上英法的腳步就不錯了。
不過科爾尼洛夫還是有點不滿意“這樣的海軍和我們當前的國際地位是不匹配的!更何況就算我們小步快走,一旦和英法處於戰爭狀態,我們依然會被很快殲滅,對改變戰局毫無幫助啊!”
這一點科爾尼洛夫倒是說得很對,就算維持一隻規模適當而精銳的艦隊,黑海艦隊或者再加上波羅的海艦隊也不可能是英法聯軍甚至是皇家海軍一家的對手,還是會被吊打。
那這有什麼意義呢?還不如乘著尼古拉一世對建設大海軍有興趣,想方設法地誘使對方加大海軍投入多爭取一點經費份額呢!
不要小看了這一點份額的重要性,海陸軍對於經費的爭奪從來都是無所不用極其的,能夠哪怕多占那麼一丁點份額都是好的。
所以科爾尼洛夫的話就很值得玩味了,反正都是擺爛,那還不如想方設法地為將來打算。
對此李驍的回答是“為了海軍未來的發展,當然要儘可能地多爭取經費,但我們也必須為國家利益著想,必須發揮出每一分經費的價值!”
“我認為在當前,海軍的經費盲目地投入到蒸汽船項目上去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其實還擁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