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壇的大地震毫無預兆地就爆發了,帕默斯頓忽然主動辭職卸任外交大臣一職,轉而擔任不管大臣。這個調整來得如此突然,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首當其衝的就是英國外交部,頓時亂作一團。
比如說羅伯特科洪,當他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因為帕默斯頓就是他背後最大的靠山,沒有了帕默斯頓的支持,他的那些激進政策根本沒有發揮的空間啊!
還不光是政策上的影響,更關鍵的是科洪沒有了帕默斯頓這個靠山,很多以前合情合理的小動作就有被找後賬的可能。
獲知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科洪就坐不住了,如果不是實在沒辦法離開布加勒斯特,他恐怕會坐第一班船返回倫敦找帕默斯頓問個清楚。
脫不開身的他隻能寫了一封長信給帕默斯頓,希望這位老上司能給他吃顆定心丸。
隻不過這封信剛剛寄出去沒兩天,帕默斯頓的信就到了,請注意不是回信,而是帕默斯頓對科洪的最後忠告。
在這封信中,帕默斯頓將被迫辭職的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楚,並很坦然地告訴科洪他的處境很危險,羅素很可能會在近期將他拿下,弄不好不光是丟官還要吃官司!
頓時科洪是心亂如麻。他還真不知道自己在瓦拉幾亞的撈錢行為在倫敦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都迫使自己的老上司不得不辭職脫身。如果早知道這些錢如此燙手,他說什麼也不會這麼貪婪了。
隻不過此時後悔也已經晚了,按照帕默斯頓的說法,接下來隻要倫敦民眾的視線從他的案子上稍稍轉移開來,羅素就會對他下手了。
什麼,你問為什麼不馬上動手?
不合適啊,如果馬上收拾科洪,那豈不是等於羅素主動承認了泰晤士報所言非虛,那將重創他的威信。到時候萬一議會跟著起哄,要求真的去追查科洪的案子,那怎麼搞?
這不等於是自曝其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麼!
所以羅素隻能在風頭過去之後再收拾科洪,甚至都不會用弊案這個借口,恐怕會找一個其他的由頭給科洪調離,讓後扔到蘇格蘭或者威爾士亦或者愛爾蘭去坐一輩子冷板凳。
這樣的結果肯定不是科洪想要的,也不是帕默斯頓願意看到的,所以他就趕緊去信提醒科洪,必須早做打算,否則真的就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了!
科洪頓時愁眉不展,因為帕默斯頓給他的建議也是以退為進,如果他不趕緊從瓦拉幾亞抽身,那麼一旦等風聲漸小,羅素絕對會舉起四百斤重的斧子給他剁得粉碎。
不想粉身碎骨的話,就是乘著風聲還沒過去,找個借口調離瓦拉幾亞甚至是調離外交部,先遠離這個是非圈再說。
帕默斯頓就建議他稱病,先調回國內,然後他再幫著在其他部門找個能說得過去的職位,然後再一起東山再起!
講真,這封信是看得科洪百感交集,他原本是想乘著歐洲革命爆發在瓦拉幾亞大乾一場的,不說封侯拜相封妻蔭子,至少也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誰想到就因為一點屁大的小事,彆說更進一步了,差點就要麵臨牢獄之災。一想到這兒,科洪就對爆料的泰晤士報恨之入骨,他發誓今後彆讓他再東山再起,否則一定要好好地收拾這家破報紙。
當然,科洪也是有其他的疑惑的,他就不明白自己在千裡之外瓦拉幾亞做的那點兒不能見光的事兒怎麼就被泰晤士報知曉了,從這家報紙刊登的信息來看,所有的爆料都是有憑有據,招招都打在他的七寸上。
“誰泄的密?”
科洪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秘密曝光了,可這種高度機密所知者甚少,基本上隻有自己的心腹或者最親近的人才知道,難道自己身邊有叛徒?
這個結論他其實是不太相信的,因為他身邊的人都是跟著他一步步走過來的,應該是靠得住的,就算靠不住這些年也跟著他一起撈了不少錢,喂也喂飽了,更何況大家夥都參與其中,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科洪倒了,有什麼好處?
科洪冥思苦想了一陣,是毫無頭緒,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弗羅林普羅佩利塔到了。這位可憐的副局長是來向他解釋失蹤案的,或者說是來裝可憐的,因為他依然毫無頭緒麼!
“失蹤案?”
誰想到這卻讓科洪靈光一閃,他終於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了。失蹤案裡不見蹤跡可不就有他最親近的心腹,掌控了他所有秘密的人麼。
以前他是完全沒有往這個方麵想,原因是失蹤的人太多太雜,不光有他的心腹還有總領事館一般的雜魚,而現在看來人家這分明是魚目混珠之計,人家真正的目標根本就是衝著他來的!
“混蛋!”
科洪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他知道自己敗在哪裡了,誰能想到敵人如此狡猾,竟然從他想都沒有想到的角度一擊致命,這真的讓他很有挫敗感。
科洪更多的是好奇,他想知道這依然讓他摸不著頭腦的敵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不然的話,今後再次交手的時候他恐怕依然會是慘敗。當然科洪也想複仇,這種奇恥大辱不加倍奉還他還算什麼男人!
隻不過對科洪來說想要找出敵人也不是容易的事兒。畢竟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按照帕默斯頓的安排,他必須馬上稱病,頂多也就是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要離開瓦拉幾亞,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敵人找出來談何容易啊!
不過科洪也是倔強的性子,他可不吃這種悶頭虧,所以他立刻就開始了排查,先列出最優嫌疑的對象,然後在小心求證,他就不相信敵人真的能做到天衣無縫!
“最後可能的對象不外乎法國、俄國、瓦拉幾亞和奧地利!”
“這其中法國和俄國的嫌疑更大,畢竟我的存在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所以突破口應該就在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