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突然,一道璀璨的金光自遙遠的天際直射而下,如同貫穿天地的橋梁。
金光中,數道身影緩緩浮現,它們淩空盤繞在詞宋的四周。 這些身影,有的身披金羽,有的身泛紫光,還有的漆黑如墨。
而最先出現,圍著詞宋的,正是身著金色長袍,渾身上下充斥著著浩然正氣的冉求先生。
詞宋在大儒境界時便得到了他的認可,可以召喚出他的聖人虛影助戰,如今詞宋突破文豪境界,
冉求的聖人虛影自然也要出現,隻見這虛影化作一道金光,進入詞宋身體,與詞宋體內的才氣融為一體。
第二位認可詞宋的聖人,讓在場所有的半聖與亞聖極為好奇,因為這位紫袍男子他們從未見過。
隻見這紫袍男子身形修長,麵容俊逸,周身紫光縈繞,神秘而高貴。他目光溫和地看著詞宋,微微抬手,一道紫光如絲縷般飄向詞宋,融入他的眉心。
霎時間,詞宋純金色的才氣被一抹極為妖異的紫色暈染,而他的身軀也因為紫光的照耀而變得如夢如幻。
在場眾人都被這奇異的景象所震撼,也因此認出了這第二位聖人的真實身份。
“這,這是蜃龍大人的聖人虛影!”
“不會有錯的,天地間能將蜃氣修煉如此境界者,唯有隕落的蜃龍大人。”
“這小子究竟有何奇遇,竟能引得蜃龍大人的聖人虛影認可!” 在場的朝聖者們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第三位認可詞宋的聖人,同樣身著紫色長袍,但在場眾人很快就認出了他的身份:韓聖。
韓聖曾是荀聖之弟子,在荀聖座下研習文道多年,卻不拘泥於師門傳統,不僅對儒家有著極深的造詣,以其超凡的悟性和獨特的見解,在文道之途上獨樹一幟,更在此基礎上開創出法家學說。
後世之中,也有許多儒家文人在成就文豪之境時,會被韓聖所認可,因此詞宋對此倒也不算太過驚訝。但即便如此,能得到韓聖的認可,對他而言依舊是莫大的榮幸與機遇。
韓聖麵帶微笑,目光中透著期許,緩緩開口道:“詞宋,你在文道上的天賦與努力,以及與我法家的緣分,我已看在眼裡。吾雖師從荀聖,卻於儒家之外,另辟法家之路。但你能引得我現身,想必與這融合儒法的文道理念,有著頗深的緣分。”
第(1/3)頁
第(2/3)頁
言罷,韓聖雙手舞動,紫色的光芒在他指尖流轉,逐漸凝聚成一本古樸的書籍虛影。
這書籍之上,文字閃爍,散發著古樸肅殺的氣息。韓聖輕輕一推,那書籍虛影便朝著詞宋飛去,在接近他的瞬間,化作一道紫光,融入了他的靈魂之中。
刹那間,詞宋隻感覺自己的思緒仿佛被點亮了一盞明燈,無數關於儒法兩家的知識與感悟如潮水般湧來。他看到了儒家的仁愛、禮義,如何與法家的嚴明、峻法相互交融,相互補充。
“儒以文載道,法以規正行。二者相輔相成,方能讓文道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韓聖的聲音在詞宋識海中響起,“你要領悟這其中的精髓,便是真正得了我法家精髓。”
說罷,韓聖虛影同樣回歸天際。
第四位認可詞宋的聖人,身著黑袍,神秘莫測,眾人根本看不清他的麵容。然而,關於他的身份,眾人卻猜出了大概。 “這是,墨聖!詞宋不是儒家文人,主修才氣嗎?為何會得到墨聖認可?”
一名亞聖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墨家主修墨氣,與儒家以才氣為主的修行路徑大相徑庭,詞宋身為儒家文人,能得到墨聖認可,實在出乎眾人意料。
墨聖周身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黑色光芒,仿佛將周圍的光線都吸納其中。他緩緩抬起手,一道墨色流光如利箭般射向詞宋。
這墨色流光在靠近詞宋時,瞬間化作無數細小的墨滴,如同靈動的精靈,圍繞著他旋轉飛舞,隨後一一融入他的身體。
墨聖那低沉而醇厚的聲音在天地間響起:“世人皆言儒墨相悖,然文道廣大,豈會如此狹隘。”
“心懷天下,悲憫蒼生者,蓋為一家。你雖為儒家文人,卻有兼濟天下之心,與吾墨家之道暗合,故而吾認可你。”
墨聖的聲音繼續在詞宋耳畔回蕩,帶著一種曆經歲月沉澱的厚重與深沉。
隨著墨聖的身影消失,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詞宋的麵前,他一身青衣,氣質出塵,雖手中無劍,卻周身劍氣縱橫,鋒芒內斂。
正是詞宋的師祖,縱橫家,鬼穀。
鬼穀沒有多言,屈指一彈,一道劍氣化作璀璨光芒,如流星般射向詞宋。這道劍氣在靠近詞宋之際,陡然分化成萬千細小劍絲,如同細密的雨絲,紛紛鑽入他的身體。
刹那間,詞宋隻覺一股銳利至極的力量在體內遊走,所經之處,仿佛將他的經脈、骨骼乃至靈魂都細細打磨。
第(2/3)頁
第(3/3)頁
他的腦海中,無數劍影閃爍,每一道劍影都蘊含著獨特的劍意,或剛猛、或陰柔、或飄逸、或厚重。
“縱橫劍法,意在縱橫捭闔,天下為局,眾生為棋。縱橫之道,非獨在言辭,更在布局。”
說罷,鬼穀的身影同樣融入天際,消散而去。
而隨著鬼穀身影的消散,再無其他聖人虛影出現。
“相傳詞起白成就文豪之時,足有九位聖人虛影認可了他,如今他之子詞宋,卻隻有五位聖人認可,看來詞宋的天賦還是不如詞起白!”
圍觀的朝聖者們望著詞宋,開口議論著。
然而,他們這群人都是通過虛假的文運寶珠強行提升的修為,根本就沒有得到過任何一位聖人虛影認可。
因此他們並不懂得其中利害,隻以為詞宋不如詞起白,當年詞起白雖然得到了九名聖人虛影認可,但其中足有七道聖人虛影其實都是亞聖虛影。
當初孔聖突破聖人境界,突破天地桎梏,大道還未徹底完全,因此孔聖的七十二位亞聖弟子便可將自身才氣融入大道之中,構築出自己的“聖人虛影”。
然而這樣的聖人虛影與孔聖真正以聖人境界的虛影相比,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