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史上第一豪橫 > 第842章 樓蘭特權。

第842章 樓蘭特權。(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金城,就是後世的蘭州。

五天時間,從涿郡到金城,的確是千古未有之事。

葉坤笑道:“可惜,西域鐵路因為地形問題,不能全線貫通。否則,火車進一步提速之後,從涿郡到西域樓蘭,也就五六天的時間。”

阿依曼問道:“再過二十年,能不能全線貫通?”

“很難。”

葉坤搖搖頭,又笑道:“但是我知道,百年之後,會有高速鐵路。從涿郡到樓蘭,大約一天一夜即可。”

阿依曼撇嘴:“一天一夜,跑幾千裡,那不是趕上大雁的速度了?”

“以後的高速鐵路,會比大雁更快。”

葉坤微笑。

穿越前,高速鐵路已經很發達了。

三百五十公裡以上的時速,在高鐵上是常見的。

一天一夜,高鐵可以跑八千公裡。

涿郡到樓蘭,也不過八千公裡。

“百年以後,我是看不到了。”

阿依曼搖搖頭,問道:“皇上,前麵沒有鐵路了,我們是不是要改坐馬車?”

“有汽車嘛。”

葉坤一笑:“過兩天,我們就乘坐汽車,去樓蘭新城看看,然後再去西域樓蘭。”

這次出行前,葉坤就派出了二十輛汽車,先行一步,在沿途各站等候,方便隨時調用。

金城這邊,現在有十輛汽車。

阿依曼點頭,和葉坤一起,在金城遊覽。

金城算是西部重鎮,戰略地位,僅次於長安。

這裡也是長安西側的一個屏障,和長安相輔相成。

葉坤以前,也曾經多次來過金城。

而現在的金城,已經大變樣了。

人口從最初的五萬,發展到了現在的二十萬。

經濟總值,也飛速提升。

支持金城發展的,主要是商業、運輸和朝廷的屯田農場。

第(1/3)頁

第(2/3)頁

西域的補給,也有很多是金城提供的。

而且金城還能輻射北方,影響力直達大草原。

當晚,葉坤連夜審查金城的工作報告,提出一些思路,為金城今後的發展,指點一些方向。

在金城呆了三天,葉坤這才帶著阿依曼,前往樓蘭新城。

樓蘭新城,在金城西部兩百裡外。

這裡有一片黃土塬。

為了支持樓蘭新城的發展,葉坤還特意下令,在金城和樓蘭新城之間,修建了國道。

國道彎曲,但是平整開闊。

為了迎接葉坤的這次西行,交通部和地方上,緊急加固、硬化了這兩百裡道路,現在可以通行汽車,雨天也不受影響。

坐上汽車,阿依曼抱著葉坤的胳膊,笑道:“汽車搖搖晃晃,顛簸厲害,果然沒有火車舒服。皇上,為什麼不給我們樓蘭新城修建鐵路啊?”

“樓蘭新城,人口太少,修建鐵路不劃算。因為鐵路需要養護,火車也需要養護。”

葉坤笑道:“等以後,樓蘭新城的人口,達到十萬,我就修建鐵路。”

阿依曼直撇嘴:“當時的樓蘭移民,來到新城的,隻有不足萬人。要達到十萬人,恐怕需要一百年。”

葉坤說道:“鐵路修不起來,但是我打算,將這條國道,全部換成水泥大道。那時候,就沒有這麼顛簸了。”

兩百裡的水泥大道,不成問題。

因為路基已經有了,在上麵鋪一層拳頭大的碎石,再鋪混凝土即可。

金城就有水泥廠,產量也不小。

阿依曼點頭:“好吧,水泥大道也行,但是皇上,要給我們樓蘭新城,送一批汽車,還有三輪摩托車……”

葉坤點頭:“沒問題。”

為了確保安全,汽車開得很慢。

兩百裡大道,跑了一天。

後麵還有兩輛汽車,因為故障而拋錨。

給葉坤開車的,還是那個話癆司機柴米鹽。

葉坤問道:“柴大司機,這一批汽車,是我們上次去北國考察的汽車嗎?”

柴大司機回道:“回皇上,去北國的汽車,回來以後,都在汽車修理廠做保養檢查。這是一批新汽車,剛剛下線的,但是型號一樣。”

“這汽車質量不行啊,才開了幾千裡,就壞了。”葉坤歎氣:“看來汽車工業的真正成熟,還需要十年八年的時間。”

工業化前三十年,生產出來的都是垃圾。

第(2/3)頁

第(3/3)頁

這句話,果然是正確的。

柴大司機笑道:“給皇上乘坐的汽車,是質量最好的。其他汽車,質量更差。不過,大多數汽車故障,都可以維修。我們的車隊,有專業維修車,帶著全部配件。還有專業的修車師傅,隨時待命。

這次的汽車故障,也是路麵問題。如果路況好,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葉坤點點頭:“道路要升級,汽車技術也要升級。隻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交通機械化。”

天黑時分,到達樓蘭新城。

城中的官吏,帶著百姓,在城門口熱烈歡迎,夾道歡迎。

樓蘭移民看見阿依曼,都熱淚盈眶。

阿依曼也眼含熱淚,哽咽道:“鄉親們,大家在這裡過得好嗎?我很想念你們,所以回來看望大家……”

幾個樓蘭長老上前,笑道:“女王放心,大漢皇帝和朝廷照顧我們,我們過得很好,吃喝不愁。而且,我們樓蘭族有特權,做生意不交稅,大家都很富裕。”

樓蘭特權,是葉坤爭取來的。

允許樓蘭族人全國各地做生意,免收商業稅和過路費。

這就導致了樓蘭新城的暴富,迎來了大發展。

許多漢人,紛紛和樓蘭聯姻,然後借用樓蘭族人的身份,逃稅漏稅。

朝廷也知道這個情況,一開始放任不管。

因為樓蘭族人體量太小,貿易量也很小,造成的稅收損失,不值一提。

但是這兩年,樓蘭免稅商人,越來越多,逃稅情況愈演愈烈。

朝廷不得已,做出限製。

每一個樓蘭人,每年免稅金額為三百兩白銀。超過這個,就要交稅。

即便如此,也無法杜絕附近漢人的偷稅漏稅。

他們出重金,邀請樓蘭人入股做生意,憑借樓蘭族人的特權,方便自己。

阿依曼看著眼前繁華的樓蘭新城,擦擦眼淚,笑道:“我擔心大家在這裡住不習慣,現在看來,一切都好嘛。”

族老笑道:“這裡沒有風沙,氣候也沒有那麼乾燥。大家來到這裡,都很喜歡。”

阿依曼點點頭,又問:“附近的漢人,對大家友好嗎?有沒有欺負你們?”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