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政清人和(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在是否進行家產公示這件事上,崇禎態度很堅決。

他十分清楚推行時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遇到很多麻煩。

但無論困難多大,他都得試上一試。

不受監督的權力不會給百姓謀福,隻會肆無忌憚的作惡。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每次朝會都討論是否要公示家產。

正反雙方在朝堂上爭的不可開交。

暗地裡拉攏對方,壯大己方的聲勢。

政治遊戲是少數服從多數。

隻要反對的聲音多,政令就無法推行。

看著私下裡統計的數據,崇禎有些疑惑。

他問邱瑜:“為何支持公示家產的多為四品以上的官員?而四品以下的官員大多反對公示家產?”

邱瑜想了想,解釋道:“公示家產主要有兩項內容,一是向朝廷備案,二是張貼在衙門外向百姓公示。”

“品級越高的官員,接觸百姓的機會越少。接觸的越少,百姓們越找不出毛病,所以這一項內容對他們無關痛癢。向朝廷備案就更沒壓力了,錦衣衛無孔不入,隻要想查什麼都能查清。”

“與其抵製政策,不如逢迎政策。”

“哦,”崇禎恍然大悟:“那四品以下的官員為何反對的如此強烈?”

邱瑜認真說道:“品級越低,接觸百姓的機會越多。以地方官為例,有權威的地方官才能震懾地方,而失去權威的官員會讓地方失控。家產情況的好壞是官員的秘密和底線,把這個底線暴露出去,會讓官員失去權威,尤其是那些窮官。”

崇禎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退一步。”

“陛下的意思是?”

“四品及以上官員需要向朝廷和百姓公示家產;從四品及以下的官員隻需填寫財產清單,以密函的形式向朕公示,不向百姓公示。”

“如此既能保證官員在百姓心中的權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理貪腐。”

“另外...這項政令隻針對文官,武將不必遵守。”

邱瑜本想堅持一視同仁,可是他已經入局成了崇禎的白手套。

想和崇禎作對已經晚了,隻能應道:“臣這就去寫奏疏。”

轉天一早。

邱瑜開始與京師的地方官聯絡,詢問他們的態度。

麵對這項新政策,京師地方官的抵觸情緒依然很大。

但很快就有人找到了空子。

他們發現不用抵製財產公示。

因為沒必要。

全國四品及以下官員那麼多。

就算每人寫兩張家產清單,加起來也有數萬張。

崇禎看的過來?

即便看的過來,也無法分辨真假。

況且朝廷此舉是為了打擊貪腐。

真正的貪腐的人有各種隱瞞轉移財產的辦法。

與其因為抵製政策而丟掉官職,不如提前想辦法轉移隱瞞財產。

這種想法蔓延的很快。

京師官員開始想儘各種辦法轉移財產。

為了逢迎上意,他們一改之前反對的態度,開始支持財產公示。

隨著支持的人越來越多,崇禎授意邱瑜可以倒謝。

臘月初八。

邱瑜在早朝上向謝三賓發難。

他還是像之前一樣提議官員公示家產。

不出意外遭到了謝三賓的反對。

邱瑜立刻對著崇禎說道:“臣彈劾內閣首輔謝三賓鏟除異己,諂顏媚上,貪墨無度,敗壞朝綱!臣請陛下徹查謝三賓,以正朝綱!”

“臣附議。”都察院的禦史們率先表態。

“臣也附議。”部分兵部的官員也表態。

閹黨的官員說道:“臣附議。”

第(1/3)頁

第(2/3)頁

有人帶頭,就有人響應。

謝三賓保持朝政太久了。

他站的越高,看不慣他的人越多。

謝三賓指著邱瑜的鼻子:“誣陷,你這是誣陷!”

謝三賓的黨羽立刻發起了反擊。

一個禦史出班說道:“臣彈劾吏部尚書邱瑜,他把持吏部十多年,朝中上下,地方內外都是他的黨羽。他鏟除異己,諂顏媚上,貪墨無度,敗壞朝綱!臣請陛下徹查邱瑜,以正朝綱!”

“臣附議。”

“臣附議。”

接下來雙方開始互相攻擊。

看了一會,謝三賓忽然覺得有些不對。

此前的一個月裡,雙方每天都在朝堂上互相攻擊。

支持他的人一直比反對他的人多。

今天反對的人比支持的人多。

這是怎麼回事?

片刻後,謝三賓猜到了崇禎要卸磨殺驢。

他本想掙紮一番。

可是他累了。

自從擔任內閣首輔以來,他不是在逢迎上意就是在袒護下屬。

他累了。

現在他既不想逢迎上意,也沒心思袒護下屬。

他隻想好好的活著。

如何才能活?

配合崇禎,推行財產公示。

不過不是明著配合。

而是明著反對,暗中配合。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謝三賓雙膝下跪:“陛下,臣耳聾目瞎,請求告老還鄉!”

崇禎緩緩站起身,問道:“謝尚書,你如何看待公示家產這件事?”

謝三賓回答:“臣以為不妥。”

“是不妥,還是不敢?”

“皇上說什麼就是什麼。”

“你在指責朕搞一言堂?”

“臣不敢。”

“那你為何不同意公示家產?”

“臣怕有人借著這個機會搞黨爭,打擊異己,擾亂朝綱。”

崇禎反問:“不公示家產就不能搞黨爭,打擊異己,擾亂朝綱了?”

謝三賓一時語塞。

崇禎繼續說道:“謝尚書,京師乃至大明的百姓都說公示家產可以最大程度上打擊貪腐,你卻執意反對。此舉不但違背民意,還有貪腐之嫌。”

“臣冤枉。”

“冤枉?”崇禎從龍書案上拿起一張紙,扔在地上並說道:“你這就寫,把家產全都寫上去。”

謝三賓也在轉移家產。

可是他的家產太多了,根本轉移不過來。

一旦調查就會發現,他的收入和家產完全不匹配。

謝三賓拿著紙張,開始沉吟:“臣...”

邱瑜搶過紙張,大聲說道:“你不敢寫,我敢寫。”

在所有人注視下,他從王承恩手裡借來一支筆,刷刷點點的寫了起來。

邱瑜的家產和收入匹配嗎?

當然不匹配。

身為吏部尚書,門生故吏遍及全國。

第(2/3)頁

第(3/3)頁

哪怕一人送他一塊磚頭,都能蓋兩間茅房。

邱瑜明白一個道理。

天下皆戴罪之人,崇禎隻會擇其不從者而罰之。

隻要按照崇禎的意思做事,做利國利民的好事。

崇禎就不會對他下手。

在現場氣氛的烘托下,謝三賓不得不拿起另一張紙寫自己的家產。

等兩人都寫完,邱瑜提議:“臣請陛下派錦衣衛去臣家中核實情況,如有不符,臣甘願伏法。”

難題來到了謝三賓這邊。

同意核實會露餡,不同意核實會加劇懷疑。

邱瑜扯著嗓子逼迫道:“謝三賓,你不敢了吧?”

旁邊的禦史們連忙送助攻:“臣彈劾謝三賓貪墨無度,敗壞朝綱,請陛下徹查!”

“請陛下徹查!”

崇禎來回走了兩步,緩緩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查!”

角落裡的李若璉邁步上前,拿著家產清單走出大殿。

結果沒有任何意外,錦衣衛在謝三賓家中查出巨額來源不明的財產。

消息傳出,京師震驚。

在民意和崇禎的推動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倒謝行動開始了。

崇禎二十九年臘月十五,天降大雪。

崇禎在乾清宮見到了謝三賓。

君臣二人沉默許久,謝三賓率先說道:“臣謝陛下饒臣一命。”

崇禎抬起眼皮:“隻饒了你一命?你轉移走的家產少說也有百萬兩之巨,朕命人抄家的時候可沒追查那些財產。”

謝三賓跪地叩首,淚水橫流:“陛下天恩,臣沒齒難忘。”

崇禎笑著搖搖頭:“彆高興的太早,平遼和平叛期間你在朝中樹敵太多。削官還鄉後必然會遭到那些人的打擊報複,朕在的時候可以保你一命。”

“朕若是不在了,你隻能自求多福,或者...”

崇禎說到這停下來看向謝三賓。

謝三賓抬起頭,與崇禎對視了一眼再次低下頭。

崇禎繼續說道:“接下來官場會迎來一場巨震,所謂的文官集團會被打壓的抬不起頭來,導致朝中閹黨做大,局勢失衡。朕在的時候,可以穩住局麵;朕不在了,新皇帝未必能穩住。”

“俗話說足之蟲死而不僵,朕知道你在朝中還有一些人,到時候要讓他們體現出應有的價值。他們有價值,你便有價值。有價值的人才能活命,否則隻能聽天由命。”

謝三賓再次叩首:“臣明白,陛下皇恩浩蕩,謝三賓感激不儘!”

倒謝行動進行的同時,官員財產公示也在同步進行。

四品及以上官員,需向朝廷和百姓公示家產。

從四品及以下官員需向崇禎公示家產。

無論能否真正起到治理貪腐的效果,這件事終究還是施行了。

許多官員辭官離任。

無數讀書人爭著坐了上去。

骨頭再小也是肉。

隻要當官就有權力,有權就能搞錢。

錢可以放在任何地方,隻要不放在家裡就行。

崇禎三十年,崇禎下旨免除全國百姓三年賦稅。

這一年朝野動蕩,地方混亂。

崇禎三十一年。

朝局穩定,地方安寧。

崇禎三十二年。

政清人和,百姓安居樂業。

(全書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