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邱瑜很糾結。
內閣首輔謝三賓掌控朝政數年光景,門下黨羽無數。
尤其是在崇禎不上朝的這段時間。
他趁機在地方和朝中安插了許多親支近派。
一旦動謝三賓,那些人很快會意識到自己必將受到牽連。
為了自保,他們什麼事都乾得出來。
也就是說。
想動謝三賓可以。
但是要做好朝局動蕩,地方大亂的準備。
最重要的一點。
謝三賓的本事是搞錢。
沒人會嫌錢多。
崇禎也不例外。
崇禎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才要倒謝的?
另外。
他邱瑜能幫到崇禎什麼?
有價值的人,才能坐穩首輔的位子。
沒價值的人隻是曇花一現。
看著猶豫不決的邱瑜,崇禎笑著問:“邱尚書,還記不記得十年前朕讓你做過一件事。”
十年前?
邱瑜愣了下,躬身回答:“請陛下恕罪,臣忘卻了。”
“那朕就提醒你一下,十年前朕讓你通知京師官員,命他們公示家產。由於並非強製,所以幾乎沒人公示。”
邱瑜立刻明白了崇禎的意圖。
崇禎倒謝的目的是反貪腐。
隻有解決貪腐問題,才能真正做到政清人和。
崇禎繼續說道:“邱尚書,人為什麼活著?”
不等邱瑜開口,崇禎便自顧自地說道:“人生不過三萬天,有人追名,有人逐利,還有一些人為了青史留名。”
“你已是花甲之年,如果無欲無求,早就請辭歸鄉。之所以還留在朝堂上,顯然是有老驥伏櫪之心。”
“朕給了你機會,是否把握機會就要看你自己了。”
邱瑜再次陷入到猶豫之中。
崇禎沒有繼續pua,而是閉目養神,靜靜等待。
他相信邱瑜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選擇。
許久之後,邱瑜開口問道:“臣心中有個疑問不知當不當問。”
第(1/3)頁
第(2/3)頁
“邱尚書請問。”
“臣想知道陛下為何會選擇臣?”
崇禎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你是吏部尚書,當了十多年的吏部尚書。在近十年時間裡,其餘各部尚書均有更迭,唯獨吏部尚書一動不動。”
“你要知道在此之前,從未有官員能擔任吏部尚書長達十年之久!”
“吏部掌管四品以下官員的升遷任免,在官員們的眼裡有天官之稱。”
“朕縱觀整個大明,隻有你這個吏部尚書才有資格和實力與內閣首輔較量。”
“所以朕選擇了你!”
聽到這裡,邱瑜才恍然大悟。
原來能擔任這麼久的吏部尚書不是因為他本事大,而是崇禎刻意安排。
好恐怖的權謀。
想清楚這些,邱瑜知道自己沒得選。
他必須按照崇禎的想法打倒謝三賓。
否則倒下的就是自己。
屆時彆說告老還鄉了,能不能活命都是問題。
邱瑜朝著崇禎躬身施禮:“陛下,臣還有疑慮。”
崇禎笑著點頭:“講。”
邱瑜問:“如果官員不同意公示家產,屆時將如何處置?畢竟這隻是一條政令,不是法律。官員抵觸政令雖然不合規矩,但合法。”
崇禎站起身,看向窗外。
外麵豔陽高照,晴空萬裡,沒有一片烏雲。
崇禎倒背著手,語氣沉重:“不同意的就不要做官了,就地罷免,革除官籍。”
邱瑜低著頭思考了許久,再次問道:“人少還好,如果人多的話恐怕會...”
“嗬嗬嗬。”崇禎冷笑一聲:“朝廷的事看似很多,但總結起來無非兩件事。一件事是掙錢,另一件事是花錢。花錢的事誰都能做,無非是做的好壞而已,所以不必擔心。”
“至於掙錢嘛...”崇禎頓了頓,“當錢足夠多時,短期內就可以不掙錢。”
邱瑜知道崇禎又要免除天下百姓的賦稅了。
這是好事,他很讚同。
可還有另一件重要的事。
他輕聲提醒:“陛下,如果大量地方官員因為不同意公示家產而被革職,吏部短期內無法任命那麼多官員赴任,地方上恐怕會亂,而且是大亂!”
崇禎走到邱瑜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亂不起來!地方上最大的問題是治安問題,在地方官員離任期間,治安問題交由當地衛所管理。”
邱瑜補充:“臣怕衛所的人是始作俑者。”
崇禎胸有成竹道:“放心吧,他們都是朕的功臣,豈會和朕作對?”
“請問陛下臣何時動手?”
“不急,論功行賞之後再說。”
“是,臣提前做些準備。”
第(2/3)頁
第(3/3)頁
邱瑜告辭離開。
崇禎則回到後宮與妃嬪暢聊。
崇禎二十八年八月初八。
定王朱慈炯帶著李定國返回京師。
其他武將早已在收複東番前返回駐地,並先一步來到京師。
在距離安定門還有三十裡時,隊伍停了下來。
明代大軍出征走德勝門,寓意德勝歸來。
回來的時候走安定門,寓意收兵後天下太平安定。
朱慈炯問:“為何停止不前?”
很快有人來報:“永王殿下帶著一夥人攔住了道路。”
“哦?”朱慈炯很高興,帶著李定國催馬向前。
在相隔還有一段距離時,朱慈炯看到了朱慈炤的身影。
隻見他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身穿華麗的錦服,腰間係著玉帶,腳上踩著一雙金絲祥雲履。
奢侈的裝束,高貴的氣質甚至讓朱慈炯都萌生出一絲慚愧。
好在朱慈炯久居軍中。
身上那金戈鐵馬的氣息讓他的內心波瀾不驚。
繼續往後看,朱慈炯發現朱慈炤身旁圍著一幫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他們的裝束同樣華麗。
與朱慈炤不同的是,舉手投足間多了一些跟班的氣質。
朱慈炯低聲自言自語:“這幫蒙古小弟挺有意思啊。”
此時永王朱慈炤也發現了他。
朱慈炤翻身下馬,跑向朱慈炯。
朱慈炯也翻身下馬,迎了上去。
兄弟二人抓著彼此的胳膊,四目相對。
朱慈炤率先說道:“三哥你終於回來了,我想死你了!”
(朱慈炯排行老三,老大是朱慈烺,老二是朱慈烜(早夭),老四是朱慈炤。)
朱慈炯笑著回答:“我也想你啊!”
兩人對視了一會,相擁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