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鄭芝龍大驚失色:“你是誰?你想乾什麼?”
送信的人笑道:“我是誰並不重要,我想乾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要什麼?”
鄭芝龍很是詫異:“我想要什麼?”
“對。”
“我想活命。”
“活命?嗬嗬!鄭大人資助建奴,起兵造反,如果這都能活,那大明朝人人都要造反了!”
鄭芝龍怒道:“既然不讓我活,那你還來此作甚?”
“我是來幫鄭成功的。”
“此言何意?”
“你辛辛苦苦一輩子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給兒子和整個宗族鋪路嗎?現在鄭成功戰功赫赫,前途不可限量。你卻負隅頑抗,和朝廷為敵,你這不是連累他嗎?”
“我的鄭大人啊,你真的要耽誤自己兒子的光明前途嗎?”
這句話直接戳中了鄭芝龍的心坎。
他黑著臉問:“你到底是誰?”
“北鎮撫司!”
鄭芝龍恍然大悟:“原來你是陛下的人!陛下想讓我死,隻有我死了,才會徹底失去威脅。”
送信的人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鄭芝龍苦笑著問:“看來沈壽嶽今天的表現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
“不清楚。”
“你叫什麼名字?”
“我的名字並不重要。”
鄭芝龍問:“你就不怕被我殺了?”
“無論你殺不殺我,這件事結束之後我都得死。”
鄭芝龍又問:“你把死說的如此輕鬆,難道你真的不怕死?”
“當然怕死,但上麵給了我一大筆銀子,多到我十輩子都掙不來,所以死就不可怕了!”
鄭芝龍沉默許久後問:“我該怎麼辦?”
送信的人回答:“擺在鄭大人麵前有兩條路。”
“一是繼續負隅頑抗,和朝廷作對,到最後連累鄭成功甚至整個宗族。”
“至於第二條路嘛...鄭大人心裡應該清楚。”
鄭芝龍當然清楚,第二條路是死。
崇禎在逼他自殺!
鄭芝龍問:“陛下想讓我死固然無可厚非,但是他就不怕鄭成功知道事情真相後與朝廷反目嗎?”
“需要擔心的人並不是陛下,而是你!”
鄭芝龍渾身一震,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鄭成功如果敢和朝廷為敵,將會遭到各路明軍的圍剿。
屆時遭殃的不僅僅是鄭成功,還有整個鄭氏宗族。
第(1/3)頁
第(2/3)頁
所以哪怕自殺,也不能讓鄭成功知道是崇禎逼死了他。
鄭芝龍忽然有了一種無力的感覺。
既無力反抗崇禎和朝廷,也無力反抗自己的命運。
殺人誅心四個字,仿佛刻在了他的腦海裡。
為了自己的兒子和整個宗族,鄭芝龍開始考慮要不要死。
過了一會,他抬起頭緩緩說道:“我不能死!”
送信的人問:“為何?”
鄭芝龍解釋:“如果我懸梁自儘,消息傳出後,天下百姓會以為是鄭成功逼死了我,這會讓他背負一輩子弑父的罵名。”
“另外...你如何保證我死後陛下會重用鄭成功?甚至給他爵位?”
送信的人笑了:“鄭芝龍你怎麼還沒明白,在這件事上你根本沒得選!不過為了打消你的疑慮,我可以承諾你一件事。”
“什麼事?”
“陛下赦免你聖旨已經送到了前線,隻要你承諾投降後會自殺,明天就能見到旨意。”
鄭芝龍頓時愣了:“此話當真?”
“如有虛假,天打雷劈!”
鄭芝龍想了很久,最後低聲說道:“此事得容我考慮兩天!兩天後如果我投降,就意味著會履行承諾自殺。如果不投降,這句話就當我沒說過!”
“好!”對方深施一禮,告辭離開。
此時天色已晚,鄭芝龍徹夜難眠。
......
翌日黎明。
李定國率領騎兵抵達洛陽江上遊渡口。
為了防止他們渡江。
施福在渡口附近布置了五千兵馬,並打造了大量路障。
本以為能固若金湯。
可是當他們看到對岸的兵力一眼望不到邊時,所有人頓時傻了眼。
“我眼睛是不是花了?對岸怎麼漫山遍野全是人?”
“你沒看錯,探馬說是明軍主力,數量在六七萬左右!”
“六七萬?咱們隻有五千人,這可怎麼打?”
“這話說的,打不過就投降唄!”
兩軍還未交戰,鄭家軍的軍心便開始動搖。
李定國一聲令下,大軍開始渡江。
前方的騎兵用帶鉤子的繩索將路障挪開,隨後縱馬越過幾近乾涸的河道。
在行至一半時。
前排騎兵張弓搭箭,朝著施福軍陣射出第一輪箭雨。
箭雨騰空而起,驟然落下。
鄭家軍披甲率並不高。
第(2/3)頁
第(3/3)頁
有甲胄的士兵還好,可以憑借甲胄硬抗箭雨。
沒甲胄的士兵在很快受傷,並發出了淒厲的慘叫聲。
軍陣開始動搖。
不等箭矢落儘,明軍騎兵已經衝至近前。
騎兵居高臨下。
軟弓長箭,五步射麵。
射的鄭家軍根本抬不起頭來。
在巨大的肉體傷害和心理壓力之下,有人脫離軍陣,轉身逃跑。
有人跪地投降。
隻有少部分人站在原地殊死反抗。
明軍騎兵見步兵軍陣出現大量缺口,迅速衝入陣中殺敵。
數輪衝擊之後,軍陣潰如散沙。
施福見狀猛的一拽戰馬韁繩,轉身就跑。
可他胯下戰馬根本跑不過明軍的戰馬。
跑了不到三十裡就被明軍追上並包圍。
為了活命,施福隻能投降。
李定國不做停留,沿著洛陽江快速南下。
申時初。
大軍在洛陽江西岸與鄭芝豹率領的主力遭遇。
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李定國親率中軍衝擊鄭芝豹的營地。
鄭芝豹起初以為這隻是一支偏師,目的是分散他的注意力和兵力,然後趁機渡江。
所以隻調動了少量兵馬迎戰。
等他意識到這是明軍主力時,李定國已經率領騎兵衝入他的營地。
他們一邊衝殺,一邊高呼:“投降免死!投降免死!”
這句話在戰場上極為好用。
隨著投降的人越來越多,戰場的形勢很快倒向明軍。
為了扭轉戰局,鄭芝豹先後三次組織兵力進行反擊。
可他麾下沒有多少騎兵,根本無法扭轉戰局。
見大勢已去。
鄭芝豹隻能棄岸登船,順著洛陽江去泉州灣尋找鄭芝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