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謝三賓的難題(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崇禎二十五年臘月初一。

已經五個月沒有上朝的崇禎,十分罕見地宣布上朝。

這個消息在京師官場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他們在想...

到底是什麼事讓數月不上朝的崇禎,突然宣布上朝!

難道他的身體不行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當務之急是將太子從南京召回,以防不測。

官員們轉念一想覺得不對勁。

範景文和謝三賓剛剛見過崇禎,說他的身體沒有問題。

京師官員都是聰明人。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忽然意識到,即便崇禎的身體沒問題,也可能將太子從南京召回。

而太子是儲君,將來的皇帝。

他們雖然不敢明著巴結太子,但是可以借著給太子寫公文的機會讓太子熟知自己的名字。

於是乎。

離開京師送往南京的公文忽然多了起來。

清晨。

文武百官齊聚朝堂。

在官員們期待的眼神中,崇禎邁著輕浮的步伐走進大殿。

他剛一露麵,官員們便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差點發出驚呼聲。

曾經紅光滿麵的崇禎。

現在的崇禎臉上一點血色也沒有,好像得了什麼大病。

由於崇禎的狀態太差了,導致官員們紛紛低聲議論起來。

“陛下這是怎麼了?”

“是啊,臉色蒼白沒有血色,似乎是...”

“慎言!陛下臉色雖然差了些,但血肉豐滿,體型勻稱,並非病態!”

“都彆說了,都察院和鴻臚寺的官員開始記名了!”

明代朝會最後一個環節是處理朝堂上失儀的官員。

失儀的行為有遲到,交頭接耳等。

由都察院的禦史和鴻臚寺官員負責。

雖然不會被罷官免職,但罰俸之類的處罰也會讓官員們難以承受。

在都察院和鴻臚寺官員的掃視下,朝堂迅速安靜下來。

“諸位,”崇禎直接開口說道:“平遼之後朕數月沒有上朝,本意是想趁機休息一下,畢竟朕已經連續二十五年沒有休息了。”

“可是!”崇禎話鋒一轉:“竟然有人謠傳朕病了,且病入膏肓。”

“荒謬!朕身體好得很。”

說完這些,崇禎呼呼的開始喘粗氣。

在場的大臣們頓時麵麵相覷。

有人覺得崇禎確實病了,而且病的不輕。

第(1/3)頁

第(2/3)頁

否則不會說話的時候喘粗氣。

以謝三賓為首的一些人雖然也看出了不對勁,但是他們隻是覺得崇禎虛。

補一補就好,沒什麼大病。

“另外,”崇禎怒氣不減:“有一些人竟然讓朕允許太子返京,這是何等的居心?是怕朕不死嗎?居心叵測,居心叵測!”

啪的一聲。

崇禎右手重重的拍在龍書案上,發出刺耳的聲響。

由於很多人都寫過類似的奏疏,所以朝堂上立刻倒下一片:“臣等有罪,請陛下恕罪!”

他們本以為自己下跪後,會讓崇禎心中怒氣稍減。

可是他們發現崇禎的身體一直在顫抖,似乎被氣的不輕。

其實他們都誤會了崇禎。

崇禎之所以顫抖,是因為拍桌子導致的手疼。

他在用顫抖緩解疼痛。

片刻後,崇禎繼續說道:“以後再有敢言讓太子進京者,嚴懲不貸。”

眾人齊聲回應:“臣等遵旨。”

處理完這件事,禮部尚書史可法向前站了出來。

他拱手說道:“陛下,臣有要事上奏。”

崇禎坐在龍椅上,揮手示意:“講。”

史可法像昨天一樣,先是彈劾南京勳貴私鑄大明圓寶。

然後彈劾鄭芝龍名為官軍,實為海盜。

“諸位,”史可法對著朝堂上的大臣們說道:“鄭芝龍拿著朝廷的俸祿,搶劫過往商船也就算了,竟然還向建奴走私物資!如不嚴懲此等禍國殃民之人,大明危矣......”

史可法每說一句話,朝堂上便安靜幾分。

說到最後,偌大的朝堂落針可聞。

在滿朝文武眼裡,史可法太勇了。

彈劾勳貴和掌握實權封疆大吏也就算了,竟然還一次性彈劾這麼多人。

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錯綜複雜的關係。

無論彈劾是真是假,朝廷都需要調查。

如果他們每個人都在調查的時候打擊報複史可法。

史可法的遭遇可想而知。

“史大人可有證據?”有禦史問。

“當然有證據!”

“證據何在?”

“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不過昨日我已將證據上奏陛下!”

眾官員聽罷紛紛抬頭看向崇禎。

崇禎的臉比外麵的冰塊還要冷。

他看向謝三賓,問:“謝尚書是內閣首輔,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置?”

謝三賓第一反應是徹查。

畢竟史可法彈劾的都是勳貴,武將。

第(2/3)頁

第(3/3)頁

這些人與文官都是死對頭。

但是轉念一想他又覺得不妥。

徹查意味著要把這件事的前前後後,來龍去脈,所有牽扯到的人都查清楚。

他是東林黨人,南方是東林黨的基本盤。

南京的勳貴在南邊,鄭芝龍也在南邊,

一旦徹查,整個南方恐怕都會牽扯其中。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二兩重,上了稱幾千斤也打不住。

誰也不敢保證沒有東林黨人牽扯其中。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東林魁首錢謙益。

他是鄭成功的老師。

而鄭成功又是鄭芝龍兒子。

也就是說...

一旦徹查,錢謙益會第一個被牽扯進去。

這不符合他們東林黨的利益訴求。

在當上內閣首輔前,他需要犧牲東林黨的一些利益來換取朝堂上的話語權。

在當上東林黨後,他需要東林黨幫他乾活穩固權力。

尤其是強製推行的貨幣改製。

需要東林黨大力配合才能在江南四省順利推行。

出於這種考慮,謝三賓決定儘量大事化小。

可是在話即將說出口時,他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崇禎為什麼突然上朝?

為了澄清自己沒病?

顯然不是!

如果真想澄清,隻需和六部九卿的主要官員見上一麵就行。

沒必要上朝。

而且...

昨日崇禎就單獨召見了史可法,並商談了此事。

現在又把這件事拿出來說,顯然是要嚴查。

謝三賓犯了難。

嚴查此事不符合東林黨的利益。

不嚴查又不符合崇禎的想法。

該怎麼辦呢?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