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在明朝。
有能力的官員才能受到上司的賞識。
所謂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學識。
雖不要求開口就能引經據典,但至少也要知曉各類書籍的內容。
其次是品德。
當然了。
僅僅錄用的時候要求官員品德必須高尚。
錄用之後就沒人管了。
很多官員會放飛自我,暴露出貪婪無度,欺軟怕硬,阿諛奉承,草菅人命的本性。
雖然有人檢舉揭發,但官官相護。
好不容易告到了州裡府裡,最後案子又轉回了當地。
出現堂下何人狀告本官的情況。
第三種能力是管理能力。
以普通的七品知縣為例,他既要管好縣衙裡的人,更要管好這個縣。
這既包含個人的處事能力,也包括統籌協調能力。
第四種能力是忠誠。
所有君王都希望官員能忠於自己,不過還是很多官員首先忠於的是國家和百姓。
最後一種能力是政治智商。
這決定了一個官員的上限。
在崇禎看來。
史可法除了忠誠,其他能力都很一般。
如果讓他當大明朝的兵部尚書,恐怕中興難望。
但崇禎還是決定把他調到北京來。
為什麼?
因為史可法現在的官職是南京兵部尚書兼參讚機務。
太子雖然在南京,但南京的權力並不都在太子手裡。
尤其是最重要的兵權,掌握在參讚機務和南京守備太監的手裡。
為了讓南京儘快亂起來,史可法必須走。
至於史可法走後南京兵權會落到誰的手裡,崇禎也已經有了主意。
不過現在時機還不成熟,需要等。
第(1/3)頁
第(2/3)頁
想到這。
崇禎對範景文說道:“範閣老,史可法確實可用,但不可重用,讓他擔任兵部尚書恐怕會誤了軍國大事。”
“陛下的意思是?”
“史可法有才學,讓他擔任禮部尚書吧。原禮部尚書黃錦改任工部尚書,至於王家彥,還是兵部尚書。”
範景文對崇禎的安排有些意外。
不過他沒有多想,告辭離開。
隨著史可法即將進京的消息傳出,整個南京都開始動蕩起來。
所有人都盯上了參讚機務的位置。
尤其是以馬士英為首的這些人。
史可法的離開讓他們看到了機會。
隻要能抓住這個機會,就能能掌握南京和南京朝廷的話語權。
成為太子的左膀右臂。
眾所周知大部分南京官員都是在北京朝堂失勢後,被迫來到南京的。
他們都有都想重新回到北京朝堂掌握權力。
直接回去顯然並不不現實。
但機會來了...
京師傳來了崇禎生病的消息。
假如崇禎駕崩,太子登基。
他們這些人太子的班底搖身一變就會成為朝堂的新生力量。
重新掌權。
為此,他們開始了各種運作。
拉幫結派組成攻守同盟,行賄受賄利益共享,打擊異己消滅政敵......
好不容易才平靜不久的南京再次陷入到混亂之中。
大明太子朱慈烺身處權力爭鬥的漩渦之中,很快就出現了當局者迷的情況。
南京的大臣都有一個本事:看人下菜碟。
朱慈烺本就不是一個當機立斷之的人。
他越是猶豫不決,南京的大臣就越得寸進尺
於是乎...
南京的政治鬥爭愈演愈烈,很快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
.....
八月的最後一天,鄭成功終於率領船隊回到了福建泉州府。
第(2/3)頁
第(3/3)頁
碼頭上。
福建水師總兵鄭芝龍春風滿麵,笑聲不停。
戰船剛一靠岸,岸邊的士兵便爆發出熱烈的喊聲:“恭迎大人凱旋!”
鄭成功略帶笑意向眾人揮手示意,隨後順著軟梯爬下戰船來到了鄭芝龍的身邊。
“父親!”鄭成功跪地施禮:“孩兒回來了。”
“好好好!”鄭芝龍連說三個好字:“塘報我都看過了,雖然遇到了一些麻煩,但好歹打了勝仗,沒有辱沒咱們鄭家的名聲。”
“多謝父親誇獎。”鄭成功說話時向鄭芝龍身後看了一眼,尋找某個人的蹤跡。
可惜,沒有找到。
鄭芝龍知道鄭成功心裡在想什麼,他拍了拍鄭成功的肩膀:“這裡不是說話的場所,有事回家說。”
“嗯,”鄭成功輕輕點頭。
在眾人的歡呼雀躍中,鄭成功離開碼頭返回家中。
隨他一起出征的將士也陸續返回家中,與家人團聚。
回到安海鎮的家中後。
鄭成功先是回屋看望自己的妻兒,然後來到鄭芝龍的房間。
父子二人四目相對,都沒有說話。
鄭成功知道鄭芝龍在想什麼。
鄭芝龍同樣也知道鄭成功在想什麼。
父子二人的關係本應是父慈子孝。
但此時二人之間卻有了隔閡。
鄭芝龍知道沉默的時間越久,隔閡將越大。
為此他決定率先開口打破僵局。
他親手給鄭成功倒了一杯茶:“福鬆,這裡隻有咱們父子二人,想說什麼直接說就行,不必拘謹!”】
鄭成功小名福鬆,鄭芝龍此時喊他的小名顯然是有修複二人關係的意思。
“爹!”鄭成功輕輕喊了一聲,隨後鼓足了勇氣打算說些什麼。
就在話即將說出口時,他又閉上了嘴。
畢竟對麵這個男人是他的父親。
如此反複三次,鄭成功本就不多的勇氣已經被消磨殆儘。
鄭芝龍見狀索性直接問道:“你是想問施琅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