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虛實之間(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隨著黃得功一聲令下,門外的士兵迅速衝進屋內將高第押了出去。

等待他的將是朝廷和崇禎的審判。

本就不大的屋子很快恢複了安靜。

黃得功站起身對著所有人說道:“諸位,平遼大軍內部出了奸細才導致我軍在薩爾滸作戰失利。現在內奸已除,後方也已穩固!接下來要重新出兵赫圖阿拉,殺建奴複遼東!”

眾將同時起身,雙手抱拳:“請總督大人下令!”

“不,”黃得功擺了擺手:“具體怎麼打應該商量著來,而不是由我一人說了算。”

眾人互相看了看,重新坐下開始商議。

李憲忠率先說道:“其實沒什麼好商量的,無非是像之前一樣分兵進攻。一路從撫順出發,一路從清河堡出發,還有一路從寬甸堡北上。”

南路軍的曾英立刻說道:“不能分兵,也沒必要分兵,咱們完全可以一路橫推過去!”

李憲忠白了曾英一眼:“之前南路軍兵敗是因為有吳三桂和高第這兩個內賊,現在內賊已除,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曾英抬起頭反駁道:“之前南路軍失利確實有內賊的因素,但也有地形和戰力的原因。寬甸堡那條路不但長還蜿蜒崎嶇,若想快速行軍,就無法攜帶大量輜重。”

“尤其是戰車和火炮這類輜重!”

“少了這些東西,彆說本就不太擅長陸戰的水師了,就是其他精銳部隊也無法和建奴正麵抗衡。”

李憲忠氣憤道:“彆找借口,你就是想說水師不堪大用吧?”

“你...”曾英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水師也太弱了!”李憲忠沒有打算就此放過,而是帶著恨鐵不成鋼的語氣繼續說道:“建奴就在眼前,隻要一鼓作氣就能把它們蕩平。眼看就要出兵了,你卻告訴大家夥水師打不了硬仗,這也太可笑了。”

曾英是四川人,外號曾公子,曾經是秦良玉麾下大將。

被李憲忠這麼一說,心中的火氣也上來了。

他騰的一下站起身,拍了下桌子說道:“我沒說水師打不了硬仗,隻是說寬甸堡那條路無法攜帶大量戰車和火炮,所以才導致很難打勝仗。”

“兩位。”黃得功及時製止道:“仗還沒打呢,發這麼大火氣乾嘛?”

“我知道你們都想儘快剿滅建奴,但此事急不得。越是著急,越容易犯錯。”

李憲忠哼了一聲,閉上嘴沒有反駁。

曾英轉過身,用後背對著李憲忠,也沒有反駁。

第(1/3)頁

第(2/3)頁

黃得功繼續說道:“但也不能緩,畢竟數萬大軍每天都會消耗無數糧草。”

“那接下來的仗到底該怎麼打?”劉肇基開口問道。

黃得功琢磨了一會,沉聲說道:“考慮到地形因素,咱們還是要分兵。”

眾將想了想,先後點頭表示同意。

再次出兵的話,還是會麵臨上次出兵麵臨的問題。

撫順東麵的路又窄又長。

縱有再多部隊,也無法在正麵全部展開。

一旦前進受阻,所有部隊都無法前進。

分兵之後,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

分幾路進攻以及各路兵馬都由誰統領。

如果還是像上次一樣分三路進攻,如果北路軍遲遲無法打開局麵,中路軍和南路軍也將沒有進展。

眾人帶著這個疑問,同時看向黃得功。

黃得功等了一會,見沒人主動獻計後才緩緩說道:“諸位,我先說說吳三桂叛亂後的兵力情況。”

“總督大人請講!”眾人齊聲說道。

黃得功清了清嗓子,說道:“吳三桂叛亂前,我軍在撫順一帶的兵力約有六萬,其中吳三桂的關寧軍就占了近一半,約有兩萬七千人!”

“叛亂過程中,王永吉所部三千兵馬全軍覆沒,其餘各部傷亡近兩千!”

“關寧軍由於在潰敗時發生了自相踐踏,傷亡也不小,在四千左右。”

“不過...吳三桂叛亂時有一萬兩千多關寧軍複降了朝廷。叛亂之後,又有三千多人複降了朝廷。”

“北路軍總兵力是六萬,陣亡和投降建奴的士兵加起來有一萬七千人,誘捕高第時他又帶來了一萬人。”

“現在,北路軍的總兵力在五萬三千左右。”

眾人聽罷,歎息不已。

吳三桂的叛亂給明軍帶來了一萬七千人的損失。

第(2/3)頁

第(3/3)頁

這不但削弱了明軍實力,還嚴重打擊了明軍的士氣。

最可惡的是,吳三桂帶著精銳投降了建奴。

此消彼長,對明軍來說又多了一個麻煩。

等眾人把這些信息全部消化完,黃得功深吸一口氣道:“接下來,咱們要討論出兵計劃。”

在場的人表情立刻嚴肅起來。

黃得功帶頭笑了下:“諸位不必緊張,這次沒有內奸可以暢所欲言。”

見大家還是有些緊張,黃得功帶頭發言道:“我的意思是兵分三路。兩路實,一路虛。”

“這不還是和上次一樣嗎?”李憲忠忍不住說道:“上次出兵也是兵分三路,結果北路軍遲遲無法打開局麵,中路軍行軍受阻,南路軍被建奴趁機擊潰。”

“不一樣,”黃得功緩緩搖頭:“上次雖然也是兵分三路,但三路隻是兵力不同,沒有虛實之說。其中北路軍約占總兵力的五成,南路軍約占總兵力的三成,中路軍約占總兵力的兩成。”

“總督大人的意思是?”李憲忠繼續問。

“這一次咱們還是兵分三路,其中南路軍為虛,北路軍和中路軍為實!屆時南路軍先先行一步,讓建奴以為南路軍為我軍主力。等建奴主力進攻南路軍時,我軍的北路軍和中路軍齊頭並進,殺建奴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北路軍受阻,則中路軍快速前進牽製建奴兵力,為北路軍解圍。”

“若中路軍受阻,則北路軍快速前進牽製建奴兵力,為中路軍解圍。”

黃得功說完後,眾將表現不一。

有人點頭讚同,有人沉思不語。

還有兩個人輕輕搖頭,顯然並不讚同黃得功的方案。

搖頭的分彆是李定國和鄭成功。

“李定國,”黃得功問:“說說你的想法。”

李定國抬起頭:“末將覺得應該一路實,兩路虛。”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