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南山山腳下。
數萬明軍排成一字長蛇陣對麵的八旗兵發起了進攻。
八旗兵分成三路應對。
第一路精銳步兵占據南山的製高點,居高臨下防守。
其餘兩路精銳騎兵則守住南山東西兩側的山腳,防止明軍切斷山上守軍下山的道路。
一旦下山的道路被切斷,山上的守軍將無法獲得補給。
糧草之類的倒還好說,可以提前大量囤積。
最麻煩的是水。
南山地勢不高且沒有水源。
山的北麵雖然就有一條可以取水的小淩河,然而去往北麵的山路蜿蜒曲折,地勢高低起伏,拉水的馬車和牛車根本無法通過。
僅憑人力運水根本無法滿足大軍的用水需求。
王永吉騎在馬上,用千裡眼觀察了一會後目視北方:“傳令,進攻!”
轟!
中軍號炮漆黑的炮口噴出一道紅色的火舌。
嘩啦!嗚!
中軍令旗揮舞的同時,號角聲一並響起。
萬餘明軍組成第一梯隊,朝南山發起了進攻。
在距離南山一裡時,山上的守軍點燃了火炮的引信。
轟隆聲中,數十枚大號實心炮彈砸向明軍。
在當時。
無論是紅夷大炮還是其他火炮,嚴格意義上都是滑膛炮。
而發射實心彈的滑膛炮殺傷力主要靠跳彈。
炮彈發射出去後與地麵接觸後會被彈起來,向遠處繼續飛行,然後再次落地,如此循環數次,直到耗儘炮彈的動能或者遇到障礙物停止。
又叫打水漂。
炮彈“打水漂”和石頭子打水漂一樣,接觸角度不能太大。
否則會直接砸入水中/土裡。
所以這就要求架炮的地點距離地麵不能太高,否則炮彈會直接砸在地麵,無法形成彈跳。
其次地麵不能太軟。
地麵越軟,炮彈與地麵接觸時被吸收的動能就越多,彈跳的次數也就越少。
十九世紀初期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就有這個原因。
當時暴雨連綿,土壤鬆軟。
拿破侖仰仗的火炮射出的炮彈無法彈跳,威力大減。
再加上道路泥濘援軍無法按時抵達,最終兵敗。
此時的遼東雖然沒下雨,但濟爾哈朗卻麵臨著另一個問題:入射角度。
如果將火炮布置在山頂,入射角度太大,導致射出的炮彈無法形成跳彈。
如果把火炮布置到山腳,不但會失去居高臨下的優勢,還會讓炮兵更輕易地遭受襲擊。
濟爾哈朗有豐富的領兵作戰經驗,他的辦法是將火炮陣地布置在山腳之上,山腰之下。
兼顧射擊角度和炮兵的安全。
轟!
數十枚彈丸或砸在明軍陣中,或飛過明軍頭頂落在他們身後。
被炮彈擊中的士兵非死即傷。
但...
明軍沒有停止進攻,而是扛著傷亡繼續邁步向前。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半途而廢。
為了躲避建奴的火炮,明軍步兵加快了衝鋒的步伐,
“殺!”
每邁出一步,他們就齊聲喊殺振奮士氣。
“總督大人!”中軍參將放下千裡眼向王永吉彙報,“發現六個建奴炮營陣地。”
“派小股騎兵前去襲擾,第一梯隊的步兵繼續進攻!”
“是!”
轟隆!
數支明軍騎兵從步兵側翼殺出。
戰馬的鐵蹄踩在乾涸的泥土上,濺起大片揚塵。
十幾支二百騎左右的騎兵筆直的衝向建奴炮營陣地。
建奴炮兵陣地的位置比山腳高,比山腰低。
火炮的特點是貴重!
尤其是重量,輕則數百斤重則數千斤。
僅憑人力無法運輸。
所以在當時,無論明軍還是八旗兵都使用馬車或者牛車運輸火炮。
既然動用了車輛,那麼通往炮營的道路必然可以容納騎兵通行。
“明軍騎兵來了,快設置路障!”八旗炮兵將領看著奔來的明軍騎兵,立刻大喊起來。
不用他吩咐,炮兵們早就在沿途設置了大量的拒馬和鹿角。
明軍能繞則繞,實在繞不開就用帶鉤子的繩索將路障挪開。
然而不等他們接近炮兵陣地,遠處的八旗援兵就到了。
雙方先是互放箭矢,隨後在山腳下展開了廝殺。
轟!
第二輪火炮聲響起。
由於入射角度的增加,導致炮彈威力大減。
這一次炮擊造成的傷亡隻有上一次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此時明軍已經攻到了山腳下,他們拿著火器弓箭一邊攻擊山坡上的八旗兵,一邊沿著山坡向上爬。
八旗兵居高臨下進行反擊。
“命炮營向前移動,在前麵的土崗上設立陣地!和半山腰的建奴炮營對轟!”王永吉觀察了一會後下令。
“駕駕駕!”炮營的民夫們驅趕著牲口,拉著裝有火炮的車輛向前移動。
輜重兵驅趕著裝有火藥和炮彈的馬車跟在後麵,一同前進。
八旗炮兵有兩個選擇。
一是繼續炮轟攻山的明軍,二是調整炮口,轟擊明軍炮兵。
選擇前者,等明軍炮兵準備好之後會轟擊他們。
選擇後者,守山的八旗兵壓力會增加。
遲疑間,明軍炮兵已經到達了指定位置。
在牲口的拉拽和人力的推動下,明軍成功將火炮運到了土崗頂部。
“快架炮!”明軍炮兵將領吼道。
炮兵們迅速來到火炮附近,完成了瞄準,裝填火藥炮彈等一係列動作。
不過他們沒有開炮,因為友軍正在攻山。
此時開炮會誤傷友軍。
“王爺,”屯齊來到濟爾哈朗麵前,“明軍炮兵正在南麵的土崗上架炮。”
“什麼?”濟爾哈朗渾身一震,急忙拿起千裡眼順著屯齊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裡是一片地勢比較高的土崗,明軍已經將數十門火炮運到了高崗上。
這還沒完。
土崗下麵還有數不清的馬車牛車以及民夫士兵正在往高崗上運炮。
“快,命令炮兵轟擊明軍炮兵。”
轟!
炮彈劃空而過,落在土崗附近。
明軍還是沒有還擊,而是幫助其他炮兵加快速度布置火炮。
此時南山的戰局已經分出了高下。
南山上的八旗兵本就居高臨下占據了地利,再加上有人多勢眾,很快將第一梯隊的明軍擊退。
唰——
退兵如潮水般向後湧去。
“王爺,南山守軍已擊潰第一波明軍,是否派兵追擊?”屯齊來到濟爾哈朗麵前問。
“不追。”濟爾哈朗穩如老狗,“八旗兵居高臨下,明軍仰攻,優勢在我!”
“王爺英明!”附近的八旗將領紛紛拍馬屁,“咱們隻需要守住南山等著明軍來攻就行,沒必要追!”
“等等,”濟爾哈朗看著土崗上正在忙碌的明軍炮兵,“派騎兵在後麵掩殺一番,想辦法衝上土崗端了明軍的炮兵陣地。”
“是!”屯齊令旗一揮,三千八旗騎兵疾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