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哲宗的話,趙穆也不再謙辭。
隨後哲宗對著趙穆躬身一拜。而孟皇後也是恭敬地對趙穆行了一禮。
當禮畢之後,隨著隆隆的鼓樂聲響起。趙穆便換乘龍輦與哲宗夫婦一起進城。直到城內的太廟。
此時的汴京城內一片張燈結彩。
哪怕是新年伊始,亦或者是皇帝壽辰都沒這麼熱鬨過。這次哲宗算是掏空了半個內帑,才準備的這場凱旋儀式。
趙穆和眾將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跟哲宗一起祭拜太廟。
而百官,則是以楊家和呼延家,忠孝王與忠義王為首代進。
趙穆親自走向曆代先君的神龕,然後將自己手中的三炷香插在了神龕前的香爐當中。
不過趙穆看著上麵的曆代天子,心中卻是發出了一聲輕蔑的笑容。
原因很簡單,這上麵的曆代天子除了趙匡胤和趙光義之外。其他人根本不配受趙穆的香火。尤其是上麵的宋真宗和宋仁宗。
趙穆敬重趙匡胤是敬他的開國之功,而且還是他的直係祖宗。作為自己的祖宗,自己當然要敬。
而趙穆敬重太宗趙光義,倒不是敬重他的“武功”而是敬重他的“文治”。畢竟自唐末五代以來,中原王朝的國祚多則幾十年,少則十數年。而無論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每一個政權基本上就隻傳兩三代人。
新建立的大宋沒在趙光義的手中爆掉。而且這位太宗還有北伐收複燕雲的壯誌,這已經勝過大宋的後世的所有君主了。在這**爛之下趙穆當然敬他。
而太宗之後的列位“先皇”們,在他眼裡簡直是一群窩囊廢。讓趙穆給他們祭拜,他們也配?
不過自己以後也要進這裡陪他們,趙穆雖然心中不願。但在今天這麼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也就不計較這些了。
拜祭完太廟之後,趙穆便隨著哲宗來到了,早已準備好接風宴席的集英殿內。
如今的集英殿內,大宋的文武百官聚齊。而各國前來觀禮的賓客們也全都坐在前排。
其中居首的自然是大理國的皇帝段譽。
段譽見到趙穆前來,第一個站起身來行禮相迎。
趙穆也是有禮的對段譽行禮。不過當看到高湄的時候,他也有些恥於見段譽了,畢竟他們兩個的關係有那麼一點點微妙的尷尬。
不過因為是在正式的場合,他們兩個之間倒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話。有的隻是兩國皇帝之間的寒暄。
不過說起趙穆和高湄的事情,段譽非但一點不恨他,甚至還非常感激他。
畢竟他和高湄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感情。趙穆讓他們兩個分開,這對兩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如今段譽身邊有鐘靈為伴,小日子彆提多開心了。至少鐘靈不會整天嫌棄他無能。
況且鐘靈為人善良,她母儀天下也頗得眾人之心。如今兩人也有了孩子,也不再想以前的種種事情了。
隨後眾人皆是落座,下首的首席自然是趙穆的。在這場大宴會上,哲宗大肆誇讚了趙穆的文治武功,以及彰顯大宋的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