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湄一直反對大理稱臣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高湄想當的不是什麼王妃,而是皇後,大理國的皇後。
如果大理不稱臣的話,那麼大理國就可以保留帝號,而段譽是大理皇室唯一的繼承人。她作為段譽的正妻,那麼她將來就會毫無疑問的坐上皇後的位置。
而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後,那麼她就是大理國的太後。
但是如果大理國稱臣的話,秉持著“天無二日”的原則,大理國必定會被宋室削去帝號。那麼段氏一族最多就被封一個大理王。到時候就算段譽登基,她也還是個王妃。
隻不過從鎮南王妃,變成了大理王妃罷了。而自己的兒女將來也不會是皇子,公主。而是更低一級的世子,郡主。
雖仍有一國之尊,但不過是個封地大一些的藩王罷了。
這是心高氣傲的高湄絕對無法容忍的。
高湄也是自幼熟讀經史子集的人。
段譽佛經看的太多,對世間萬物都抱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心。他本人並無太大的功利之心。
因此宴會一結束,她就跟自己的丈夫,父親,公公開始陳說利害,讓他們放棄對宋稱臣。
還一本正經的對高湄說,大理對宋稱臣後的諸多好處。說這是讓大理百姓們人人豐衣足食的好辦法。
高升泰和段正淳因為身在高位,必須對全局做出考量,很容易就被高湄說服了,對稱臣這件事產生了動搖。
韓信被誘殺於未央宮,彭越被剁為肉醬。諸如英布,陳,臧荼等人皆是不得善終。
此次北上,她就一直在想辦法阻撓大理稱臣這件事。而之前在集英殿上趙穆硬剛遼國使臣的事情,讓她看到了破壞大理稱臣之事的希望。
高湄著實想不明白,大理完全可以自成一國,南麵稱尊,何必屈膝於他人?
深知曆朝曆代的異姓藩王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但唯獨自己的丈夫段譽油鹽不進,軟硬不吃。
他甚至還說,如果能令大理國的百姓們人人豐衣足食,改變大理國積貧積弱的現狀,讓大理國的各族子民都能過上好日子,莫說是他這未來的大理天子受些委屈。就算效仿吳越錢王納土歸宋亦無不可。
段譽的一番慷慨陳詞,不但把高湄震驚到了,甚至直接把她給氣笑了。高湄也著實不知道該對段譽說些什麼了。
段譽跟高湄說完這些後,便自顧自的前往館驛門口,迎候趙穆的到來。
而高湄從始至終都盯著自己這個不爭氣的丈夫,這也是為什麼段譽剛剛接到趙穆,高湄就突然出現的原因。
麵對段譽的詢問,趙穆看向段譽說道:“如果是聽從我的意見的話,那麼我自然推薦大家選擇名利雙收的上策。不過最終的決定權也不在我。而我是大宋的宗室,女婿雖是半子,但太過乾涉大理國的事情總是不太好的。”
段正淳這個時候和高升泰對視了一眼。隨即段正淳說道:“賢婿,這件事可否容我們好好地考慮考慮?”
趙穆微笑著說道:“這是關乎社稷的大事,自然是可以的。”不過隨後趙穆話鋒一轉,“不過,我還是希望嶽父和侯爺儘快做出抉擇。因為我主陛下已經決定和遼國碰一下了。”
“什麼!”聽到趙穆的話,大理國眾人都是不由得驚呼。他們甚至都不敢相信的耳朵。尤其是高湄,她更是直接被驚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