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紅樓襄王 > 第571章 最喜小兒無賴

第571章 最喜小兒無賴(1 / 1)

推荐阅读:

“讓太子處置?”楊清音麵露疑惑。

朱鹹銘淡定答道:“隻是讓他議個對策,若還算妥當……讓他處置也未嘗不可!”

言及於此,朱鹹銘看向老妻,說道:“你彆想著幫他,讓他自己拿主意!”

皇帝對祖宗基業負責,對此楊清音無可指摘,她隻希望太子此番爭氣些。

“走吧……咱們把地方騰出來,讓他們儘快把地方建好!”

於是帝後二人離開,他倆一走就有大批宦官侍衛趕來,拿著各種工具材料改建此處。

離天黑還有半天,他們人多半天就能完成,明天皇帝就可以入住“村居”。

再說行宮另一邊,靖安公主朱雲笙的小院內,此時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湘雲、迎春和探春,此時正陪著朱雲笙打牌,輸了的人臉上要被畫圖。

現在的情況是,朱雲笙正拿著筆,在迎春左邊臉頰勾畫,顯然後者上一局又輸了。

陪公主打牌和陪太子讀書類似,贏肯定是不可以的事,關鍵在於如何輸得像樣。

為了辦好這件事,湘雲三人已有了默契。

現如今,朱雲笙的侍讀隻有湘雲在,迎春和探春乃是元春舉薦,才得以到行宮來伺候。

依元春的想法,也想給兩個妹妹弄個侍讀身份,以此給自己的履曆“鍍金”,隻不過被皇後給否了。

皇後的意思是,朱雲笙明年就要選駙馬,其身邊侍讀年底也要遣散,還剩幾個月時間沒必要折騰。

幾人玩鬨之後,便暫時坐下喝茶歇息,然後就聽湘雲道:“我聽說……過兩天寶姐姐要來?到時就更好玩了!”

寶釵因有孕在身,如今行動已是非常不便,所以才沒跟著到行宮來。

這還是帝後二人出京後,她第一次過來請安。

事實上,因為她情況特殊,帝後二人免了她請安的事,這是寶釵自己要來罷了。

其目的在於,替朱景洪在帝後麵前刷存在感,順便彰顯自己的仁孝。

“你聽誰說的?”朱雲笙問道。

“下麵宦官們說在聊,說是襄王府上午遣了人來,專門彙報此事!”

懷胎這麼大的月份,還趕路上百裡來請安,這確實是“極端”的純孝,自然會引得下麵人議論。

而下麵人的議論,也意味著寶釵還未動手,就實現了自己的部分目的。

“隻怕母後不會允許!”朱雲笙歎道。

“這倒也是!”湘雲答道。

寶釵要去請安的事,在京的太子妃元春也得知了,此時她親自到了襄王府。

“我說妹妹……母後既已下過懿旨,允你不必前去請安,你這又是何苦?”

“你不為自己想想,也該為腹中孩兒想想!”

“此去行宮,有近百裡,車馬勞頓,你吃不消!”

元春苦口婆心,她是真的為寶釵擔心,怕她做出不智的事情。

跟著元春來的,還有其他幾位高級命婦,禮部尚書夫人和刑部尚書夫人也在。

然而寶釵並未被說服,隻見她麵帶愧色,答道:“國朝以孝治天下,兒女向父母請安,本就是該儘的孝心,如今王爺不在……我就該代他儘孝才是!”

“父皇母後垂憐,命我不必日日請安,然十天半月……總是該去一次!”

“你這是何苦!”元春歎道。

她或許是真心為我考慮,可惜我們不是一路人……寶釵如此想到。

但元春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她改變了這想法。

“你放心,若是有人說閒話,我定不會輕饒,母後那邊伱也不必擔心,明天我自會去……”

聽到這些話,寶釵隻覺方才自己幼稚。

自己能扮“純孝”的人設,難道眼前這位太子妃,就不能扮“好長媳”和“好嫂子”?

到了這一層次,那還有為他人著想的真心……寶釵心中搖頭。

她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各取所需來凸顯人設。

也就是這時,一名宦官進了襄王府,並帶來了皇後的懿旨。

“娘娘說,襄王妃孝心可嘉,然身體不便,請安的事就免了!”

既然是懿旨,那就一定要執行,所以寶釵不用去行宮。

“母後聖明!”元春第一個開口。

然後才是寶釵答道:“媳婦領旨!”

待那宦官離開後,元春便又寬慰了寶釵,然後才帶著一眾命婦離開。

這今天演了這場大戲,寶釵也覺得有些心累,然後她就回了寢宮打算休息,這時林紅玉卻找了過來。

“娘娘,事情已經安排好了!”林紅玉稟告道。

她所安排的事,其實就是整治東宮,方法就是爆出賈家的醜事。

賈蓉和尤氏的破事,經過半個多月的查證,其全貌已被寶釵得知。

於此同時,牽涉其中的十五名人證,已有七人被找到了行蹤。

至於剩下的八人,也已經確定了死亡,而且是各種意外死去,這顯然是賈蓉在逐步滅口。

如今尤氏病重,已是口不能言,也隻有剩下的人證,可以證明賈家的惡行。

“若是走漏了風聲……”

“奴婢唯以死謝罪!”林紅玉毫不猶豫道。

“你……我是信得過的,隻是那個倪二……”

聽到這話,林紅玉表情嚴肅道:“倪二深受王爺大恩,才得以補入錦衣衛,他對王爺是忠心耿耿……定會竭儘全力把差事辦好!”

微微點頭後,寶釵說道:“你要告訴他,讓他不要著急,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時間到了在行事不遲!”

所謂的“時間到了”,就是太子最關鍵的時候,那時發動才會起到最大的作用。

林紅玉答道:“這些奴婢已經說過了,之等王妃示下……他才會將情況轉達!”

轉達……就是在“不經意間”,轉給睿王府知道。

揭發賈家賈家這種事,自然是要睿王府來乾,反正襄王府絕不會做這種事。

眼看林紅玉考慮周全,寶釵對她是越發的滿意,於是她問道:“今年你快十七了吧?”

“娘娘好記性,奴婢整十七了!”林紅玉答道。

“可有了意中人?”

這個轉折實在太大,差點兒讓林紅玉以為聽錯了。

“自顧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奴婢那有什麼意中人!”

“撒謊……”寶釵笑道。

然而她說道:“聽說你中意於賈芸?”

被捅破了心思,林紅玉多少有你羞澀,但她還是老實的點了頭。

“他可中意於你?”

這個問題更刁鑽,聽得林紅玉麵飛紅霞,但她還是點了點頭。

林紅玉是她心腹之人,這些寶釵其實都知道。

“既是兩情相悅,你二人為何還不成婚?”

其中原因,寶釵也知道。

“隻因奴婢出身低微,又豈能配得上官家人!”

雖然說林紅玉一家已擺脫奴籍,可在賈家人眼中始終是奴才,賈芸之母雖也喜歡林紅玉,但也不可能選她做兒媳婦。

在賈卜氏看來,自家兒子已做了官,怎麼也得娶個門當戶對的小姐。

端起茶杯,寶釵慢悠悠說道:“你是我襄王府的人,我都沒嫌你出身低,其他人哪有這資格!”

“算了……都是些俗人蠢人,講道理也講不通!”寶釵搖了搖頭。

“她們既嫌你出身低,那我就幫你改改命數!”

聽到這最後一句,林紅玉眼中泛出了光,她很期待所謂的“改命”。

“我給你找個乾娘如何?”

“願聽娘娘安排!”

寶釵笑著說道:“明日嘉運伯夫人要來拜會,到時你可得好好表現,說不定這乾娘就認成了!”

有她來安排,這乾娘肯定能認成。

嘉運伯是從一品的爵位,其夫人便是一品誥命,願意做林紅玉的乾娘,那便是後者求不來的福分。

“多謝娘娘提攜!”林紅玉跪倒在地。

如果這門親真的認成了,她林紅玉的地位將水漲船高,再也不用擔心賈卜氏看不起。

為了能與賈芸長相廝守,林紅玉費儘了一切心思去努力,如今她總算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好了……快起來吧!”

“是!”

再說另一邊,元春回到了東宮,就看到了愁眉苦臉的太子。

皇帝讓他就朝鮮情況拿出辦法,剛才他已和學士們集議過,得出的結論是一定要阻止朝鮮。

至於如何阻止,議出的辦法可就多了,可惜這些辦法基本沒有可行性。

得知事情緣故後,元春方勸道:“殿下切莫著急,先平複好心情……再細想深思也行!”

“父皇給了你兩天時間,今天想不好明天再想也行!”

聽了元春這番話,朱景源稍微安定了些,然後他就放下了手裡的筆。

走在東宮後園內,朱景源先是歎了口氣,然後說道:“你說……朝廷該怎麼辦!”

這樣的問題,元春當然答不上來,於是她說道:“此事乾係重大,殿下可找閣老,或是六部九卿商議!”

如今是太子監國,召集六部九卿議事很正常。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太子恍然大悟。

說乾就乾,朱景源動身離開了東宮,他要先找三位內閣大忙碌

所以接下來的兩天,朱景源都過得很充實,在最終議定了方案之後,他就親自去了行宮回話。

因已過了兩天,涼亭所在院子已大變樣,完全按照皇帝所言打造成了村居。

新挖的小溪邊,皇帝穿著最樸素的外袍,頭戴鬥笠坐在椅子上釣魚,在他身側是正彙報的太子。

這一次,太子總算沒讓皇帝失望,拿出的方略基本可行。

“就依你的辦法,就先派使者申飭,再令遼東都司做好準備!”

“是……兒子下去就安排!”

“那你回去吧!”

“是!”

太子小心翼翼離開了,而朱鹹銘也拉起了魚杆,可惜他什麼都沒有釣到。

小溪的河水是從山澗引出,本來就不可能存活有魚,釣不到也屬實正常。

“算是過關了?”楊清音出現在皇帝身後。

“勉強算吧!”朱鹹銘歎了口氣。

這話顯示出,他還是對太子不滿意,隻是捏著鼻子認可。

“剛才你們的話我已聽見,太子至少比以往成熟許多,尤其……”

為了能讓太子上位,楊清音連續誇了好幾句,然而朱鹹銘對此毫無所覺。

“啟稟陛下,遼東八百裡加急,是襄王殿下陳奏!”

“拿來我看!”朱鹹銘回過頭,比聽太子陳奏急切得多。

幾息之後,朱景洪的奏報送到了皇帝手中。

朱鹹銘本以為,朱景洪是要說遼東水師的事,哪知這廝也是為朝鮮的事。

奏報內容很簡單,除了揭發朝鮮人的異心,朱景洪也道出了對未來的看法,並堅定表明要壓住朝鮮的歪風邪氣。

朝鮮的情況有多重要,朱鹹銘當然非常清楚。

奏報上麵,朱景洪還列了一些手段,都比遣使申飭更有力,讓朱鹹銘看得是格外滿意。

於是他把奏本遞給了楊清音,說道:“你看看……老十三這才叫應對之策!”

楊清音細細看了起來,然後她也不得不承認,朱景洪的那些辦法確實有效。

“你又打算交給老十三?”

朱鹹銘答道:“這小子有本事,主持西北軍務連戰連勝,收拾個朝鮮輕而易舉!”

這時楊清音問道:“你這樣安排,老四又算怎麼回事?”

畢竟太子才走,皇帝就改變主意,這樣未免太冷酷。

“他做他的,老十三做自己的,剛好讓老四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楊清音歎道:“你這樣做又何必?直接告訴他豈不更好?”

朱鹹銘麵不改色,答道:“那就告訴他吧……讓他自己改進對策,免得被老十三搶了功!”

楊清音點了點頭,此時已不知再說什麼。

此時她也意識到,太子雖是博學多才,但做事的能力確實很差。

反倒小兒子雖不學無術,做事卻雷厲風行穩妥牢靠,更能讓人生出信心。

再度甩出一杆,隻聽皇帝吟誦道:“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聽到這最後一句,楊清音也是會心一笑,隻覺得形容得非常貼切。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不就是老十三!”楊清音笑著說道。

皇帝也在笑,他發現還是小兒子最讓人喜歡,雖然這小王八蛋有時也挺氣人。

若讓老十三繼承大統,貌似也挺合適……

這個奇特的想法,再度從朱鹹銘腦中冒出,但他在瞬息之間又將其擊散。

開什麼玩笑,老十三這種貨色,那能做皇帝,我真是瘋了……朱鹹銘心中自嘲。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