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052型驅逐艦(1 / 1)

推荐阅读:

1961年3月15日清晨,大連造船廠設計室。

陳樾裹緊棉大衣,嗬出的白氣在寒風中迅速消散。他抬頭望了望廠區門口那塊斑駁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標語牌,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推開設計室厚重的鐵門,撲麵而來的是濃重的煙草味、油墨香,還有二十多位國內頂尖船舶專家期待的目光。

"陳總工!可把您盼來了!"頭發花白的老設計師張振華快步迎上來,布滿老繭的雙手緊緊握住陳樾。老人手背上還沾著墨跡,顯然已經工作了一整夜。

陳樾環顧四周,設計室的牆上貼滿了各式艦艇圖紙,角落裡堆著十幾個艦船模型。他的目光最終停留在正中央那張巨大的"諾頓海峽"號驅逐艦照片上——那是他在韓國海域用長焦鏡頭偷拍的,艦橋上方的相控陣雷達天線清晰可見,連鉚釘的排列都一覽無餘。

"同誌們,"陳樾從磨損的牛皮公文包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一疊照片,"這是我整理的鷹醬戰艦資料,每人一套。注意保密。"

照片在專家們手中傳閱,引發一陣陣驚歎。年輕的設計師小李瞪大眼睛,手指輕輕撫過照片上流暢的艦體線型:"這水線設計簡直像刀切黃油一樣!"

"不止如此。"陳樾打開那台從蘇聯進口的笨重投影儀,牆上立刻顯示出更多細節照片。他拿起教鞭,指向艦艏部位:"注意看它的飛剪艏設計,配合這個角度的舷弧,在高速航行時能有效抑製甲板上浪。"

船舶流體力學專家王教授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閃閃發亮:"這種設計理論上可行,但我們的鋼材強度"他的話沒說完,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麵,暴露出內心的焦慮。

"用鞍鋼新研發的921a特種鋼。"陳樾早有準備,從皮箱裡取出一份蓋著紅章的材料檢測報告,"屈服強度達到785a,比現有艦用鋼提高40,焊接性能也更優。"報告在專家們手中傳遞,紙張發出沙沙的響聲。

張振華翻看著報告,布滿皺紋的手指微微發抖:"這這要是真的"老人聲音哽咽,想起了二十年前用木船打鬼子炮艦的往事。

"千真萬確。"陳樾拍了拍老專家的肩膀,感受到布料下瘦削的骨骼,"已經在實驗室試製成功,下個月就能量產。"他故意提高音量:"到時候,咱們的艦體鋼板厚度可以比鷹醬戰艦減少20,重量減輕意味著更快、更靈活!"

會議室裡頓時響起熱烈的討論聲。陳樾注意到角落裡一直沉默的蘇梅——這位三十出頭的女工程師是設計室少有的女性,此刻正飛快地在筆記本上畫著什麼。他悄悄走過去,看到紙上是一個精巧的艦艉設計草圖。

"蘇工有什麼想法?"陳樾輕聲問道。

蘇梅嚇了一跳,筆記本"啪"地合上,臉頰泛起紅暈:"沒、沒什麼,就是覺得鷹醬戰艦的螺旋槳布局可能"

"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嘛!"陳樾鼓勵道,聲音剛好讓所有人都能聽見。

在眾人注視下,蘇梅顫抖著翻開筆記本:"我觀察鷹醬戰艦的螺旋槳會產生空泡,想著如果調整一下舵葉角度,再配合這個導流罩"她的聲音越來越小。

"妙啊!"王教授突然拍案而起,"這樣能減少5的推進損失!老張,快把總體布置圖拿來!"

會議持續到深夜。陳樾像變魔術一樣,不斷從公文包中取出各種技術資料:新型蒸汽輪機設計圖、艦炮減震係統示意圖、甚至連廚房排煙管道優化方案都有。每次他"恰好"拿出解決當前問題的資料時,都會假裝思考一下:"這個好像是去年在哈爾濱船舶學院看到的資料"

淩晨兩點,當最後一位專家終於點頭認可了動力係統方案,陳樾拍了拍手:"同誌們,我們的目標不是簡單模仿,而是吸收創新。三個月內,必須拿出初步設計方案!"他的聲音有些嘶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窗外,早春的海風呼嘯而過,卻吹不散設計室裡沸騰的熱情。陳樾看著滿桌的咖啡杯和煙蒂,還有那些閃閃發光的眼睛,知道一顆種子已經播下。

三個月後,同樣的會議室。六月的陽光透過紗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陳樾皺著眉頭審視桌上的模型——這是按1:100比例製作的驅逐艦初稿,柚木雕刻的艦體泛著溫潤的光澤。他伸手輕輕撫摸艦橋部位:"雷達反射麵積還是太大,這裡需要內傾15度,還有煙囪,必須和桅杆一體化設計。"

張振華麵露難色,拿起計算尺比劃著:"可是火控雷達天線重量會帶來結構應力"

"用這個。"陳樾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微型膠卷,投影儀上立刻顯示出一組精巧的結構圖,"蜂窩狀鋁合金支架,內部用交叉加強筋,強度足夠支撐兩噸重的設備,重量卻比鋼製結構減輕一半。"

年輕的技術員小趙突然倒吸一口冷氣:"這這不是鷹醬軍的"

"是我們自己的創新。"陳樾斬釘截鐵地說,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記住,從現在開始,這上麵的每一個螺絲釘,都必須是我們自己的設計!"

蘇梅鼓起勇氣舉手:"陳總,關於艦艏設計,我做了個模型"她從公文包裡取出一個精致的木模,艦艏呈獨特的s型曲線,"水槽測試顯示能減少8的興波阻力。"

陳樾眼前一亮,接過模型仔細端詳:"漂亮!這個設計值得"他的話被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打斷。

"陳總,鞍鋼的電話!"秘書在門口喊道。

陳樾快步走出會議室,聽筒裡傳來興奮的聲音:"陳總工!921a鋼第一批軋製成功了!性能完全達標!"

回到會議室,陳樾宣布了這個好消息,設計室裡爆發出歡呼聲。張振華偷偷抹了抹眼角,被陳樾看在眼裡。他知道,對這些經曆過用漁船改裝炮艦的老一輩來說,能用自己的特種鋼造軍艦,是多麼不易。

1961年8月,盛夏的大連熱浪滾滾。船廠試驗池裡,一艘1:20的模型正在進行阻力測試。陳樾和專家們擠在悶熱的監控室裡,汗水浸透了的確良襯衫,卻沒人舍得離開。

"32節33節34節!"技術員的聲音因激動而變調,"還在加速!"

水槽中的艦模如利劍劈波,尾流形成漂亮的扇形。王教授突然抓起計算尺,在記錄本上瘋狂演算:"這個速度比毛熊'科特林'級快了整整4節!"

"彆高興太早。"陳樾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從軍用挎包裡取出一個鐵皮盒子,"還要測試武器平台穩定性。這是我讓哈軍工特製的微型振動傳感器。"

接下來的測試更加嚴苛。當模擬火炮齊射時,陳樾蹲在模型旁,目不轉睛地盯著示波器上的波形:"第三號傳感器振幅超標,需要加強這裡的艙壁結構。"

夜幕降臨,測試暫告段落。陳樾和團隊圍坐在船廠食堂,就著鹹魚和饅頭討論改進方案。蘇梅突然指著陳樾的飯盒:"陳總,您怎麼"

陳樾這才發現自己的饅頭一口沒動,已經涼透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想問題入神了。"說著掏出筆記本,上麵畫滿了各種改進草圖。

九月的暴雨來得突然。陳樾冒雨跑進設計室,渾身濕透卻顧不上換衣服,徑直走向繪圖板。他盯著相控陣雷達基座圖紙已經兩個小時了,鉛筆在手中轉了一圈又一圈。

"係統,調出'諾頓海峽'號的掃描數據。"他在腦海中命令。

【正在投影ansg59雷達基座三維模型注意,本係統檢測到原設計存在散熱缺陷,建議采用蜂窩式冷卻管道】

陳樾眼睛一亮,鉛筆在圖紙上飛速移動。就在這時,門被輕輕推開,張振華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麵條走了進來,麵條上還臥著荷包蛋。

"就知道您還在忙。"老設計師把麵條放在桌上,瞥了一眼圖紙,"喲,這冷卻管道布局妙啊!比老鷹醬的設計合理多了!"

兩人邊吃邊討論,麵條吃完時,圖紙上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標注。張振華揉著發酸的眼睛,突然問道:"陳總,您這些想法都是從哪來的?"

窗外的雨聲忽然變大,陳樾望著玻璃上蜿蜒的水痕,輕聲道:"張工,您還記得1943年在黃海的那場海戰嗎?"

老人的眼神瞬間黯淡下來:"怎麼不記得我們的炮艦連倭國人的驅逐艦都追不上"

"所以現在,"陳樾握緊拳頭,"我們要造出能讓後人驕傲的戰艦。"

1961年10月1日,國慶節。大連造船廠掛滿了彩旗和燈籠,但設計大樓裡依然燈火通明。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設計團隊迎來了裡程碑時刻——長達8米的總體布置圖在會議桌上徐徐展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圖紙上的每一個線條都凝聚著無數個不眠之夜,每一處標注都飽含著心血。

"我提議,"張振華聲音哽咽,"命名為'052型驅逐艦',向國慶獻禮!"

掌聲經久不息。陳樾站在圖紙前,仿佛已經看到這艘戰艦劈波斬浪的雄姿。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關鍵部位:借鑒鷹醬戰艦但更加流線型的艦體、融合中蘇優點的武器布局、獨一無二的相控陣雷達係統

"同誌們,"他深吸一口氣,"接下來才是最艱難的部分——建造。但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像嗬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把這艘戰艦完美地造出來!"

11月初,大連造船廠的船台上,第一塊龍骨鋼板被吊裝到位。陳樾戴著印有"安全生產"字樣的黃色安全帽,和工人們一起見證了曆史性時刻。三百噸重的龍門吊發出轟鳴,將第一塊特種鋼構件緩緩吊起,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藍光。

"慢點再往左兩公分好!"陳樾揮舞著指揮旗。當構件精準對接的瞬間,電焊的火花如節日煙花般璀璨綻放。

焊工班長王師傅摘下防護麵罩,黝黑的臉上滿是自豪:"陳總,這鋼材真帶勁!焊起來跟繡花似的,又順又漂亮!"

陳樾笑著遞給他一包"大前門":"王師傅,悠著點乾,後麵還有更難的活兒呢。"

確實,隨著建造推進,挑戰接踵而至。新型蒸汽輪機的安裝遇到麻煩,傳動軸對中偏差始終無法達標。陳樾在車間裡蹲了三天三夜,工人們輪班休息,他卻堅持在現場。最後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用激光校準!

"激光?"老技師王鐵柱一臉茫然,"那是什麼玩意兒?"

陳樾從包裡取出一個神秘的金屬盒子,上麵印著"上海光機所"的字樣:"這是咱們自己的新技術,比傳統光學準直儀精確十倍。"

當那束紅色的細線穿透三十米長的機艙,將誤差縮小到001毫米時,老師傅們嘖嘖稱奇。而陳樾隻是微笑——這又是科技係統的饋贈,但他更欣慰的是,這些技術正在真正變成中國自己的創新能力。

12月的渤海灣寒風刺骨,但船廠裡熱火朝天。艦體已經初具規模,像一頭沉睡的鋼鐵巨獸。陳樾每天都要在冰冷的鋼板上爬上爬下數十次,檢查每一個焊縫的質量。

"陳總,雷達基座澆鑄完成了!"張振華在甲板上大喊,聲音在空曠的船體內部回蕩。

陳樾三步並作兩步跑過去,隻見巨大的混凝土基座中,預埋著錯綜複雜的冷卻管道——正是按照他的設計,采用了蜂窩狀布局。他伸手摸了摸尚未乾透的混凝土,冰涼濕潤的觸感讓他確信:這艘戰艦的心臟已經準備就緒。

1961年12月31日,歲末的最後一天。造船廠的會議室裡張燈結彩,陳樾和全體設計人員舉杯相慶。窗外飄著雪花,但每個人心裡都暖洋洋的——"052型驅逐艦"的全部圖紙正式歸檔,首艦建造進度已達40,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

"同誌們,"陳樾舉起搪瓷缸,裡麵的茶水微微晃動,"這不是終點,而是。我相信,用不了幾年,我們的海軍將擁有世界一流的驅逐艦!"

"乾杯!"歡呼聲幾乎掀翻屋頂。蘇梅偷偷抹眼淚的畫麵,被陳樾悄悄記在心裡。

夜深了,陳樾獨自站在船台上,望著風雪中若隱若現的艦體輪廓。科技係統在腦海中顯示著完整的三維模型,每一個螺栓、每一根電纜都清晰可見。與原始掃描數據相比,這個設計已經脫胎換骨——更快、更強、更先進。

"係統,評估整體性能。"

【綜合評估:較"諾頓海峽"號提升237,雷達隱身性能提升40,火力持續性提高35】

陳樾滿意地點點頭。遠處,新年的鐘聲隱約可聞。1962年即將到來,而這艘凝聚著無數人心血的戰艦,也將在新的一年裡繼續成長。他仿佛看到了不遠的將來,這艘鋼鐵巨艦馳騁在祖國遼闊的海疆,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

雪花落在他的肩頭,很快融化成水珠,就像那些不為人知的辛勞與智慧,終將化作澎湃的動力,推動這艘鋼鐵巨艦,駛向深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