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真撞大運(1 / 1)

推荐阅读:

"陳博士,所裡新到的進口機床您看看?"助理小張在門口探頭,手裡晃著份全英文說明書。

陳樾頭都沒抬,手指正劃過《工程控製論》上錢教授親筆寫的前言:"不用了,反正王所長說了,我這'理論派'就適合看這些老古董。"他故意把保溫杯往桌上一墩,茶水濺在去年就被否決的發動機設計方案上。

辦公室玻璃窗外,幾個年輕研究員匆匆抱著圖紙走過。陳樾數了數,這已經是今天第三批去新項目組報到的同事。四十歲生日那天,所長拍著他肩膀說的"再沉澱沉澱"還響在耳邊,可研究所牆上的榮譽榜已經五年沒換過他的照片了。

"老陳啊,不是我說你。"隔壁辦公室的老李端著枸杞茶晃進來,"你都把《星際航行概論》翻爛了,所裡現在搞的是農機具改良,你這勁兒使錯地方了吧?"

陳樾沒吭聲,抽屜裡那本手繪的155榴彈炮結構圖硌得大腿生疼。三年前所裡軍轉民,他這個兵器工程專業出身的就成了擺設。上周所務會上,王所長那句"某些同誌要轉變思想"明顯就是衝他來的。

下班鈴響,陳樾慢吞吞收拾抽屜。最底層壓著泛黃的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56衝步槍的膛線數據、107火箭炮的折疊翼結構,還有他偷偷測繪的95式槍族三維圖——這些都是他周末泡在軍事博物館的"成果"。

"喲,陳老師又研究殺人武器呢?"保潔劉嬸探頭看了眼,掃帚杆故意撞翻了他的筆筒。陳樾彎腰去撿,後頸突然一涼——所裡傳閱的《關於優化科研隊伍結構的意見》正躺在他腳邊,名單欄第一個就是他的名字。

夜市大排檔的油煙熏得人眼睛發酸。陳樾灌下第三瓶啤酒時,發現有個算命攤子支在垃圾桶旁邊。穿道袍的老頭麵前擺著塊臟兮兮的布,上麵"鐵口直斷"四個字掉了一半偏旁。

"算一卦?"老頭指甲縫裡都是泥,卻精準地抓住了陳樾掏錢包的手腕,"你眉間有紫氣。"

陳樾嗤笑:"是不是接下來要說我骨骼清奇?"他甩出二十塊錢,"那您說說,我這輩子還能不能搞出點真東西?"

老頭也不惱,三枚乾隆通寶在龜殼裡晃得嘩啦響。硬幣排開的瞬間,他渾濁的眼珠突然亮得嚇人:"三日之內,必撞大運。"

"就這?"陳樾剛要嘲諷,老頭卻已經卷起攤子鑽進人群,背影活像隻偷了油的老鼠。地上那張算命用的黃紙被風掀起一角,背麵赫然印著"大運物流"的貨運單。

夜風把酒氣吹散了些。陳樾踢著石子過馬路時,聽見輪胎摩擦聲尖銳得像指甲刮黑板。十米外,一輛藍色貨車歪歪扭扭衝過來,車頭上"大運物流"四個字在路燈下泛著詭異的紅光。

"媽媽!"穿恐龍睡衣的小男孩站在馬路中央,手裡的冰淇淋吧嗒掉在地上。

陳樾撲出去的瞬間,突然想起錢教授書裡寫逃逸速度的那段公式。貨車大燈照得他睜不開眼,後背接觸鋼板的刹那,他居然在劇痛中笑出了聲——原來撞大運他媽的是這個意思!

黑暗。然後是消毒水的氣味。這是陳樾恢複意識後的第一個認知。第二個認知是自己的左腿疼得像被火車碾過,第三個認知是耳邊有人在說英語。

"uilry rense noral"(瞳孔反應正常)

陳樾想睜眼,卻發現眼皮重得像灌了鉛。有冰涼的東西扒開他右眼,強光刺得視神經發疼。混亂的記憶像打翻的調色盤——他明明記得自己叫陳樾,40歲,夏國機械工程研究所的萬年副高;可同時又有另一個聲音在說,你是陳樾,23歲,麻省理工航空工程係的留學生,三年前在延岸

"上帝啊!他在流眼淚!"女護士的驚呼帶著波士頓口音。

陳樾終於撐開眼皮。雪白的天花板上,老式電風扇吱呀轉著。床尾站著穿白大褂的醫生,胸前鋼筆彆著麻省理工的校徽。最要命的是牆上的日曆——1947年9月17日,星期四。

"能告訴我你的學號嗎?"醫生彎腰時,陳樾看見他身後西裝男子手裡的記事本,fbi三個燙金字母刺得人眼疼。

原主的記憶突然翻湧上來:三個月前物理樓爆炸案,自己作為現場目擊者被盤問七次,上周剛收到大使館暗示可能被限製出境

"啊啊"陳樾故意讓口水流到下巴上,手指抽搐著抓住床單。這招他在研究所裝病請假時百試百靈。

醫生和特工交換了個眼神。當西裝男掏出鍍銀打火機時,陳樾突然癲癇般劇烈顫抖,把輸液架都拽倒了——他在神經外科輪崗時見過真正的癲癇發作,連嘴角泡沫的弧度都模仿得恰到好處。

"腦損傷比想象中嚴重。"醫生歎氣的聲音漸漸遠去,"短期記憶可能永久"

病房重歸寂靜後,陳樾盯著自己年輕了二十歲的手掌。突然,腦海中"叮"的一聲脆響,驚得他差點叫出聲來。

【科技強國係統激活】

"穿越者必備金手指?"陳樾死死咬住被角才沒笑出來。他立刻集中精神探索係統,意識裡浮現出簡潔的界麵:中央是掃描按鈕,周圍環繞著知識庫、優化工具等灰色未解鎖區域。

點擊掃描的瞬間,大腦中驟然展開一幅立體地圖。以病床為中心,半徑20米內的一切都變成透明模型——隔壁護士站的打字機、走廊儘頭的x光機、甚至樓下停著的救護車引擎結構都纖毫畢現。

陳樾將意識聚焦在床頭櫃的《基礎縫合方法》上,係統立即彈出提示框: 【檢測到醫學著作《基礎縫合方法》 是否收錄?】 他毫不猶豫選擇"是",隻見知識庫西醫分類下頓時多出個閃爍的新圖標。用意識點開,整本書的內容如流水般呈現,連頁腳的油漬都清晰可辨。

"太神奇了"陳樾轉向嗡嗡作響的心電監護儀。意識接觸的刹那,設備突然在腦海中分解爆炸圖——每個電容的耐壓值、每根導線的電阻係數甚至螺絲的螺紋角度都標注得明明白白。

【檢測到醫療設備"心電監護儀" 是否轉化為工程圖紙?】 確認的瞬間,知識庫"醫療器械"分類下新增了三維圖紙。陳樾試著用意識旋轉模型,連電路板上的焊點都能放大查看。更妙的是,係統自動生成了中文注釋,把英文術語全部轉換成了1950年代已有的中文專業詞彙。

當走廊傳來腳步聲時,陳樾迅速關閉界麵。護士推門進來時,看到的是病人正用口水在床單上畫歪扭的圓圈。沒人發現那些看似胡亂的線條,其實是心電監護儀核心電路的簡化示意圖。

夜深人靜時,陳樾開始梳理兩世記憶。原主是1938年從延岸選拔的留鷹醬預備班成員,去年剛在錢教授指導下完成火箭燃料課題。而現在的時間點——他盯著牆上的日曆——錢教授應該剛在加州理工成立噴氣推進實驗室。

"唔"陳樾突然悶哼一聲,太陽穴突突直跳。更多記憶碎片湧進來:物理樓爆炸那晚,他看見兩個穿實驗室白大褂的人往地下室搬運鉛箱;上周收到的匿名信裡夾著半張《紐約時報》,某篇報道上被人用紅筆圈出了"曼哈頓計劃"的字樣。

【檢測到高價值技術資料】係統提示突然閃爍。陳樾這才發現病房角落堆著幾台報廢的醫療設備,最底下露出半本《雷達原理與技術》的封麵。他裝作翻身摔下病床,手掌"不小心"按在了書本上。

刹那間,海量信息湧入腦海。不僅整本書內容被掃描,係統還自動生成了改進方案——用1947年的電子管技術居然能實現小型化!陳樾正激動得發抖,突然聽見門外鑰匙串的響聲。

"又在玩屎?"夜班保安用手電筒照著他,一臉嫌棄,"你們這些夏國學生真是"話音戛然而止,因為陳樾正用沾著"糞便"的手指,在牆上畫出完美的圓周率小數點後五十位。

保安落荒而逃後,陳樾摸到床墊下的鋼筆。這是原主的習慣,總在貼身位置藏支鋼筆。擰開筆帽,裡麵掉出卷成小筒的油紙,上麵用密碼寫著:"若遇不測,找物理係布魯克教授。"

晨光透過百葉窗時,陳樾已經製定了完整計劃。首先要用腦損傷騙過fbi,然後申請退學回國。係統光幕顯示掃描進度:1310000——這還隻是病房裡的資料,麻省理工圖書館裡該有多少寶貝?

"早餐。"護工粗魯地放下餐盤。陳樾盯著燕麥粥,突然想起原主記憶裡延岸的小米粥。他故意打翻盤子,用勺子碎片在桌底刻下第一個設計圖——適合山地作戰的輕型迫擊炮。

當護士長帶著精神科醫生進來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幕:年輕的下國學生坐在尿漬裡,正用鼻屎在牆上粘出歪歪扭扭的公式。沒人發現那是簡化版的火箭推進方程,更沒人注意到他眼中轉瞬即逝的精光。

"準備轉院吧。"醫生合上病曆本,"這種智力水平,確實沒必要繼續監控了。"

陳樾低著頭,用腳趾悄悄勾住了那本《雷達原理》。係統提示歡快地閃爍:【掃描完成,當前知識庫包含:基礎醫學、早期雷達技術、噴氣推進理論】

窗外,1947年的陽光照在查爾斯河上。陳樾在心底默念:等著吧,這次"撞大運",我要撞出個不一樣的未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