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山摩挲著妹妹王銀貴那本泛黃的小本子——記錄家中柴米油鹽的簿子,心頭猛地一震。
這哪隻是斤斤兩兩的流水賬?
他分明看到了天賦。
王銀貴生來就是和數目字打交道的料子,精於計算,懂得如何把每一分力氣都用對地方。
家業要興旺,離不開這份精打細算。
王鐵山像被點醒了一樣:家如此,那廠子呢?
車間呢?
再大些,支撐國家的工業筋骨呢?
他過去全身心撲在“開源”上,隻想著往裡添東西,用技術造出更厲害的物件兒,卻忽略了另一條同樣要緊、有時或許還更為關鍵的腿兒——
管理上的“節流”。
這念頭如同野草燎原,“騰”地一下燒遍了他腦海。
……
轉天,軍用掛車項目的總結會開得熱火朝天。
副縣長老高和軍代表錢東海副部長,都紅光滿麵,毫不吝嗇地給“奇跡車間”戴高帽子。
“鐵山同誌!”高副縣長笑得合不攏嘴。
“你這班子可給咱們縣掙了大臉!”
“最差的家夥什兒,最短的工夫,啃下最硬的骨頭!”
“全縣的廠子都得向你們看齊!”
錢副部長也難得地彎了嘴角。
“真不含糊!”
“效率甩開我們軍區的修械所一大截!”
“掛車按時落地,我親自打報告給你們請功!”
滿屋掌聲熱乎氣兒還沒散儘,王鐵山不聲不響地站了起來。
“各位領導。”
嗓子不高,卻像掐斷了電源,會議室瞬間靜了。
他從挎包裡掏出幾份寫滿數字的報告,指關節微微發白。
“效率是高,可浪費,也釘在掌聲最密的地方。”
他遞過一份給高縣長。
“按賬麵算,一百公斤的齒輪毛坯乾下來,鐵屑就掉了三十多斤。”
“混著油汙雜質,隻能當破銅爛鐵賣,一毛錢一斤。”
又舉起另一份。
“我們土法煉鋼那爐子,想燒出一噸好鋼,得搭進去快兩噸頂好的焦炭。”
“這是削肉般的浪費!”
冷水澆頭。
剛才還熱騰騰的空氣,一下子凍住了。
眾人臉上笑意僵著,全是茫然。
王鐵山迎著這目光,拋出了一個當時稱得上石破天驚的想法。
“我提議,就在‘奇跡車間’劃個地方,成立個獨立小組——叫‘技術革新與資源再生組’也行!”
“這個組,不接生產任務,不碰分紅。”
“它的活兒隻有一件:挖廢料堆裡的金子!”
“琢磨怎麼省料,怎麼把邊角廢料點石成金!”
他伸出兩根粗礪的手指。
“就兩個目標!”
“頭一個,琢磨新法子,從根兒上就把那三成損耗給我砍下去!”
“削到一成,最好是半成!”
“第二個,車下來的鐵沫子、甩出來黑乎乎的老油,還有報廢的砂輪片……通通不能放過,想法子吃乾榨儘!”
會場裡嗡嗡作響。
人們頭一回咂摸出味兒來:原來除了吭哧吭哧生產,廠子裡頭還有這麼一大片沒開墾的地!
可王鐵山接下來的話,才真顯出那份穿破眼前光景的眼界。
他望著兩位領導,一字一句,異常鄭重。
“我個人,不要一分錢好處。”
“隻請求一件事:將來,要是這小組的點子真真切切給廠裡、給國家省下了大錢,帶來了好處……”
“能不能,從這省下的錢裡,勻出那麼一股,專門作為小組的‘革新獎’?”
“這獎金,一半,重賞立了頭功的組員;另一半,反手再投進去,挖得更深!”
這番話,如同黑夜裡的閃電,瞬間把兩位領導眼睛裡的火苗,“嘩啦”一聲點亮了。
他們立刻領悟了王鐵山的深意。
這不是資本主義分紅,更非中飽私囊。
這是在打造一個“技術反哺技術、創新激勵創新”的良性循環!
所有的成果,都緊扣著“為國家增產節約”這個宏大目標。
這構想完美契合了那個年代“講貢獻,搞革新”的時代號召!
高副縣長和錢東海副部長激動地站起身,注視著眼前這個在技術和思想上雙雙領先的青年,眼中是難掩的欣賞與讚歎。
“好!”
“好一個‘技術革新與資源再生實驗室’!”高副縣長滿臉通紅,當場拍板。
“王鐵山同誌!你這個提議太好了,太及時了!”
“我代表縣委全力支持!”
錢東海副部長重重點頭。
“我代表軍區也完全同意!”
“這個實驗室不僅要建,還要高標準建!”
“需要什麼設備、人才,我們軍分區開綠燈!”
就這樣,在兩位領導全力支持下,“技術革新與資源再生實驗室”正式成立。
王鐵山眾望所歸,成為首任主任。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課餘實習生”的身份,將妹妹王銀貴正式列入實驗室名單。
她負責實驗室最基礎也是核心的工作:物料消耗與再生效益統計。
王鐵山要用最正規的方式,親手培養她那份與生俱來的管理天賦。
……
障礙掃清後,軍用掛車項目在“奇跡車間”和主廠區的通力合作下勢如破竹。
僅用一個月,二十套特種軍用掛車便提前且超額完成!
消息傳到省裡,震動全省機械行業。
省機械廳與省軍分區聯合下發紅頭文件,對縣機械廠與軍墾農場的“軍民合作”典範進行全省通報表彰。
王鐵山的名字和他提出的“技術革新與資源再生”理念,第一次進入了省高層領導的視線。
項目慶功宴上,觥籌交錯,人人沉醉於勝利的喜悅。
軍代表錢東海卻拿著一份蓋有鮮紅“絕密”印章的文件,徑直走向王鐵山。
那不是嘉獎令。
而是一份來自省城、措辭鄭重的邀請函。
“王顧問,”錢東海神色凝重。
“省機械廳和省國防工辦遇到了大麻煩。”
“一個多月前從東德進口的一批特種掛車,出了嚴重質量問題,全省專家都沒轍。”
“他們聽說你的事跡後,決定組織一次全省最高級彆的技術攻關會。”
他將那還帶著油墨香味的紅頭文件鄭重交到王鐵山手上。
“他們正式邀請你,作為本次技術攻關大會最年輕的特邀專家,三天後赴省城……”
“去會診那批讓專家們束手無策的‘洋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