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這時往路上望去,然後就見一些小攤小販在路邊做生意,一個賣布鞋的在吆喝著:
“千層底的布鞋啊,千層底布鞋~~~”
林清當即走過去,問那攤販主:“勞駕問一下,這附近哪還有鐵匠鋪子沒?”
那攤販主是個男的,乜視一眼林清,“你後麵不就是鐵匠鋪嗎?你打那來看不到?”
林清看著攤販詫異的神情,趕忙解釋,不解釋怕是要被當神經病:
“我是說除了這家鐵匠鋪還有彆家的鋪子嗎?”
那攤販主這時臉色才正常過來:“西城有一家、北城有一家,你到那裡再問吧?”
林清點點頭,抱拳說道:“多謝相告。”
隨後走到林阿大跟前,說道:“爹,咱們先去西城。”
於是林阿大駕馭馬車,便向著西城的方向駛去。
在西城在一家成衣店,問了鐵匠鋪的具體位置,得告知後,父子二人又坐上馬車,林阿大在前麵趕著車,向著那具體的位置,使馬車不那麼快行駛,尋摸找過去了。
最後在西城一家花圈店的旁邊找到了那家鐵匠鋪,這家鐵匠鋪的名字叫做:李和鐵匠鋪。
父子二人進了鐵匠鋪,鋪麵而來的和王記鐵匠鋪一樣的,都是熱氣。
但現在是隆冬天氣,這熱氣倒也不算多濃、還有一股子鐵的味道。
這時從內間——應該是打鐵間,裡麵有傳來咚咚打鐵聲,還有著一個男聲在訓斥的聲音:“哎呀,你打錯了,照這打!”——走出來一胖胖的中年人,這中年人大冬天的上身隻穿了一件單衣汗衫。
他甫一走出來就說:“兩位要打什麼物件嗎?”
他說話的聲音很大,畢竟裡間還在傳來咚咚咚打鐵的聲音,不說聲音大點,怕是對方聽不到。
林清這時也大聲喊道:“這位師傅,我想要打個物件,喏,就是這個!”
林清邊說著,從懷裡掏出折疊好的圖紙,然後打開來,正是那打煤球器。
那鐵匠師傅伸手接過來,看了看,說道:
“這東西能打,三天後你們過來拿就行。”
林清說道:“好,訂金多少?”
那鐵匠師傅大聲說:“總價是一錢,你們付訂金是半錢就行。”
林清聽著這價位和王記鐵匠鋪的一樣,隻不過他們打好了需要三天,比王記鐵匠鋪多了一天,怪不得王記鐵匠鋪是衛輝府城最大的鐵匠鋪了,手藝精。
林清當即掏出了半錢銀子給了對方,說定好了三天後來取物件。
林清臨走時到底還是說:“李師傅,你這打的好一點,下次來的時候這東西我讓你打多一些,給你一個大單。”
李和聞言看了看林清,咧嘴笑道——嘴裡一排的大黃牙——:
“那敢情好啊!”
從李和鐵匠鋪出來後,林阿大駕馭著馬車,便朝著北城馳去。
在北城打聽了一下鐵匠鋪子的位置,而後林清林阿大乘馬車來到了那間鐵匠鋪。
隻不過林清現在沒有圖紙了,便在鐵匠鋪問有沒有紙,自己給他畫要打的物什。
鐵匠鋪也要記賬、做賬的,自然也有紙筆。
林清當即在那草稿紙上,畫了打煤球器的模樣。
林清畫好後,將那圖紙交給那鐵匠鋪的大師傅,也是這鐵匠鋪的主人王貴,他這間鐵匠鋪就叫王貴鐵匠鋪。
那鐵匠鋪的大師傅王貴看了那圖後,說道:
“從沒見過這玩意,但要打成得三天後了。”
林清一聽和李和鐵匠鋪子的一樣,便說:“可以。”
不過這家王貴鐵匠鋪子卻要的銀錢要一錢半的銀子。
林清和林阿大對視一眼,都是覺得這家鐵匠鋪的師傅是個不實誠的,林阿大當即講價說道:
“一錢銀子,不行我們就去彆的鐵匠鋪子看看,這府城可是有不止一家鐵匠鋪的。”
那王貴是個精瘦漢子,他也是穿著一件單衣汗衫,聽林阿大說要去彆的鐵匠鋪,當即就慌了神了,忙說道:
“一錢銀子也成的,也成的,不過訂金要先交,要半錢銀子。”
林清這時說道:“好,就這個價。”
王貴聽林清這麼一說,才算是把心放肚子裡了,對於這些小店鋪,一單生意那都是要努力爭取的。
林清這次沒有跟這家鐵匠鋪的老板王貴再說這件東西做好後,還有大單等著他。
就怕這王貴耍什麼滑頭,而後林清和林阿大便走出了這鐵匠鋪子。
主要是這衛輝府的鐵匠鋪子隻有三家,要不然這單生意都不會交給這王貴來做。
但憋氣歸憋氣的,最後的“大單”當然恐怕還要落在這王貴的頭上的。
不然,半個月做不出足夠用的打煤球器的。
等林清和林阿大乘坐馬車到了家門口的時候,此時已經是暮色四合了,也是冬天天黑的早。
……
第二天一早,林清和林阿大便乘坐馬車來到了小新村旁邊的煤礦產地這邊。
而這時那些泥瓦匠小工隊,這時也早早的來了不少了。
林清和林阿大過去,見到了五個包工頭,還剩兩個包工頭隊伍還未來。
於是就又等了一會,沒一會,另外的兩個包工頭泥瓦匠小工隊過來了。
於是七個包工頭隊伍到齊了,於是按照林清畫的圖紙,這些小工隊開始施工。
其實主要是建造一個大院牆,將這一片的煤礦給包圍起來,並留夠能夠製造煤球的足夠大的空場地。
建築這些,倒是不廢什麼事。
主要是建造員工宿舍,當然林清是這麼叫,其實就是六座大型圍攏屋。
每一座圍攏屋可以住二十多戶到三十多戶的人家。
六座大型圍攏屋起碼能住得下幾百號的人了。
……那些小工隊開始熱火朝天的乾起來了。
因為是在年節,小工隊的工錢也比往常要貴一些,不過林清現在不考慮這個,他主要的考慮就是這工場趕快建好,好讓一些的流民們能夠衣食住都有所著。
林清和林阿大正在監督著這些泥瓦匠小工隊乾活,林清忽然對林阿大說道:
“這樣乾太慢了,那挖地基這樣的不需要技術活的,完全可以雇那些流民來乾,而且也能加快工場建造的速度儘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