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布衣錦繡 > 第二十九章 染遍江南

第二十九章 染遍江南(1 / 1)

推荐阅读:

元啟十年清明,杭州西湖的柳絲已垂到水麵,綠得像硯微染坊新調的春波色。蘇微站在畫舫船頭,看著沈明伸手去夠湖麵上的浮萍,少年十四歲了,身量已近沈硯,隻是眉眼間還帶著少年人的跳脫,手裡攥著本《浙地染材考》,是他特意托杭州府學的先生尋來的。

“當心些,彆掉下去。”沈硯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左手扶著船舷,右手雖仍不靈活,卻穩穩牽著根細繩,繩頭係在沈明腰間——是他昨夜特意編的,怕孩子莽撞。他今年三十有二,鬢邊的白發又添了些,卻更顯沉穩,青布袍的袖口繡著極小的蘭草,是蘇微前幾日剛縫的。

“三哥哥你看!這湖裡的萍草,能不能當染料?”沈明舉著片翠綠的葉子跑過來,眼裡閃著好奇的光。這半年來,他跟著王師傅學辨染材,竟能說出十幾種草木的染色特性,連周大人都讚他“青出於藍”。

蘇微笑著搖頭,接過葉子放在鼻尖聞了聞:“這叫紫萍,汁液太少,染不出正色。不過曬乾了混在靛藍裡,能讓青色更透亮些。”她從隨身的布包裡取出塊樣布,是用紫萍混染的淺碧色,“你看,去年在蘇州試過。”

沈明湊過去細看,忽然道:“那杭州的龍井茶渣呢?能不能染出茶色?”

沈硯被逗笑了,左手揉了揉他的頭發:“明日去茶農家裡問問,或許能試出種新色。”

他們來杭州已住了半月,一邊考察當地的染坊,一邊尋訪稀有的染材。沈硯按蘇微的意思,在錢塘門附近盤下了間鋪子,打算開春後開分號,由王師傅的徒弟打理,主做西湖風景的印花布——那花樣是沈硯畫的,蘇微再按圖染製,柳浪聞鶯、斷橋殘雪,每一幀都透著江南的靈秀。

這日午後,杭州知府帶著幾位鄉紳來拜訪,說是想請硯微染坊主持今年的“染織大會”。“蘇掌櫃的手藝,沈大人的章程,都是江南表率。”知府捧著沈硯製定的《染材規範》,滿臉佩服,“若能推廣開來,江南染業定能更上一層樓。”

蘇微看向沈硯,見他微微點頭,便笑著應下:“大人抬舉,民女定當儘力。”

染織大會設在月初五,西湖邊的空地上搭起了數十個染架,各地的染坊掌櫃都帶著得意的料子來參賽。蘇微親自調了缸“煙霞色”,用的是杭州特有的楓香脂與蘇木配比,染出的綢緞在陽光下泛著金紅,像極了西湖落日的顏色。

沈明也帶著自己染的“龍井綠”參賽,是用茶渣反複浸染而成,色澤溫潤,帶著淡淡的茶香。少年站在染架前,講解配比時條理清晰,竟引得幾位老掌櫃頻頻點頭。

“這孩子,將來定有大出息。”李木匠的兒子李栓柱如今已是蘇州總坊的管事,看著沈明的背影,滿臉欣慰,“比當年沈大人還沉穩。”

蘇微望著沈明,又看了看身邊的沈硯。他正用左手給觀賽的百姓講解染料特性,陽光落在他側臉,那道淺疤在光影裡若隱若現,卻絲毫不減溫和。她忽然想起元啟元年那個雪夜,他蜷縮在破屋的草堆上,高燒中仍不忘護著她;想起元啟四年那半張殘箋,墨團暈得像血;想起他在牢裡說“你不該來”……那些苦難,終究都化作了此刻的安寧。

大會結束時,蘇微的“煙霞色”與沈明的“龍井綠”雙雙奪魁。知府親自頒獎,獎品是塊罕見的“雲紋錦”,據說前朝貢品,能隨著光線變幻顏色。

“這塊錦,該給蘇掌櫃做件新衣裳。”知府笑著打趣,“二十五歲的年紀,正是風華正茂。”

蘇微接過錦緞,指尖觸到冰涼的絲線,忽然想起沈硯送她的赤金點翠步搖。她轉頭看他,他正望著她,眼裡的笑意比西湖的春水還柔。

回蘇州前,他們去了趟靈隱寺。沈硯在佛前上香,左手握著三炷香,動作虔誠。蘇微站在他身邊,看著嫋嫋的煙絲,忽然道:“當年在京城,你說若能活著出來,就陪我守著染坊。”

“嗯。”他的聲音很輕,“如今做到了。”

“不止。”蘇微笑著,“你還陪我來了杭州,看了西湖,看著明兒長大。”

他轉過頭,左手輕輕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薄衫傳過來:“往後還要陪你去更多地方,染更多顏色。”

下山時,沈明跑在前麵,手裡拿著串冰糖葫蘆,像隻快活的小鹿。蘇微望著他的背影,又看了看身邊的沈硯,忽然覺得,這世間最好的風景,從來不是西湖的煙柳,也不是染坊的華彩,而是身邊這兩個她用一生守護的人。

元啟十年的春天,硯微染坊的杭州分號開張了。沈硯在蘇州總坊核賬,蘇微往來兩地督查,沈明則跟著夥計們學管庶務,偶爾還能創出些新奇的花色。染坊的招牌,從蘇州的青石板路,一路掛到了杭州的錢塘門邊,像串彩色的珠鏈,串起了江南的煙水。

蘇微站在杭州分號的櫃台後,看著夥計們忙碌的身影,又摸了摸鬢邊的赤金步搖。二十五歲的她,早已不是那個需要躲在槐樹後哭的小婢女。她的染坊,染遍了江南的山水;她的人生,也染出了最絢爛的顏色。

窗外的西湖波光粼粼,像塊被陽光吻過的綢緞。蘇微知道,前路還有很長,或許還會有風雨,但隻要他們三人在一起,一步一步地走,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就像這染坊的名字,“硯”與“微”,缺一不可,共生共榮,直到歲月儘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