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我的時代1979! > 第三十八章 華東師大招待所301

第三十八章 華東師大招待所301(1 / 1)

推荐阅读:

火車剛過南京站,許成軍被後座小孩的哭鬨聲驚醒,半邊身子直發麻!

這硬座真是一坐一個不吱聲!

許成軍這一刻發誓以後再也不吹牛逼自己身體好!

一定要好好寫書賺錢!

下回說啥來個硬臥!

旁邊的大姐正用報紙扇風,瓜子殼吐得滿地都是,見他睜眼直樂:“後生,你這盹打得夠沉,這麼大小夥子還溜口水嘞!”

“小夥子不也占個小字嘛!”

許成軍揉揉發麻的腿,順便貧著嘴。

瞅見大姐筐裡裝著半筐青皮橘子,表皮還沾著露水,笑嘻嘻地道:

“大姐這橘子看著新鮮,剛買的?”

“哪能啊,”大姐往他手裡塞了個,“自家樹上結的,帶上海給兒子捎的。”

謔!這大橘子!

解乏!

可不是我要的!大姐給的!

車廂裡突然一陣騷動,賣盒飯的乘務員推著鐵皮車擠過來,鋁盒碰撞聲比火車哐當聲還吵。

“紅燒肉盒飯,一塊五一份!”

許成軍剛抬頭張望,大姐立馬拽住他胳膊:“彆買!貴得能買5斤橘子!”

說著從布包裡掏出個油紙包。

“俺老伴做的玉米餅,就著鹹菜吃,管飽。”

見著大姐拿東西,許成軍也從帆布包裡拿出帶的鹹菜、乾糧與大姐一起分了。

餅子硬得能硌掉牙,許成軍嚼得太陽穴突突跳,大姐卻吃得香。

“去年帶餅子坐火車,被乘務員說‘不講衛生’,今年倒不管了。”

她指了指過道裡蹲在地上啃窩頭的漢子,“你看那老哥,揣著倆窩頭坐了三站地,比咱講究多了?”

正說著斜對麵穿中山裝的男人突然接話:“講究頂啥用?能當飯吃?”

他往桌上拍了拍《參考消息》,“你看這報上說,深圳都開始讓外國人開工廠了,咱還在這爭窩頭乾不乾淨。”

大姐白了他一眼:“你懂啥?乾淨是體麵!俺兒子說,上海人吃飯都用公筷,哪像咱捧著個碗蹲門口吃。”

許成軍差點被餅子噎著。

又來888賣給上海人那一套是吧?

“大姐去過上海?”

“去過一回,”大姐手在布衫上蹭了蹭。

“七六年送兒子去學徒,站在外灘看那樓,腿都軟了。人家穿的確良襯衫的姑娘,連走路都比咱挺直腰板。”

火車鑽過隧道時,車廂裡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許成軍聽見大姐摸黑往嘴裡塞橘子。

“後生,你去上海乾啥?”

“算要去讀書吧。”

窗外突然亮起來。

黃浦江像條銀帶子鋪在地上,岸邊的吊塔在霧裡晃晃蕩,遠處的工廠煙囪噴著黑煙,把雲彩染成了灰紫色。

大姐扒著窗戶直咂嘴:“乖乖,這樓比合肥飯店高十倍!”

火車進站時,許成軍幫大姐扛著橘子筐往車門擠。

待大姐迎向了接他的寶貝小子,聽大姐在後麵喊:“後生,有事搞不定找我兒子!機床廠三車間的,就說安徽來的橘子嬸!”

這熱心的橘子嬸!

上海站的月台比合肥大一圈,一群藍布衫、灰布衫、解放綠扛著行李往前湧。

跟喪失圍城差不了太多!

“同誌,要三輪車不?”戴草帽的漢子湊過來,“靜安寺那邊,五毛!”

許成軍剛搖頭,就見漢子突然往旁邊跑。

定睛一看,原來紅袖章正奔著這飛馳人生!

不過他還真不敢坐,外地人加火車站等於?

好騙!

順著人流往外走,許成軍被一股甜香勾得拐了彎。

街角的國營食品店門口,穿白褂的師傅正往玻璃櫃裡擺蝴蝶酥,標價五毛一塊,旁邊貼著手寫的“每人限購兩塊”。

他摸了摸兜裡的全國糧票。

突然覺得要是大手大腳周明這預支的五十塊錢怕是撐不了三天!

《收獲》編輯部在巨鹿路 675號。

提前問了老周周圍怎麼住。

老周:謔!問對人了!住靜安寺招待所啊!

他看了眼sh市交通簡圖,上海站位置離靜安寺不遠。

從上海站沿天目中路向西,穿過蘇州河河南路橋,就能到靜安寺周邊。

11路公交車也就20分鐘,車票免費,完全沒必要浪費錢!

不是窮,這叫綠色出行!

“後生仔,問路子啊?”

看著許成軍在這轉圈,遛彎的老太太突然搭話,口音比合肥話軟了三分。

這年頭上海老太太穿的比合肥老太太時髦不少!

直筒褲、米白襯衫、銀質小耳環、小皮鞋

誰見了不得說句“洋氣”!

“看儂格樣子,外地寧?”

“奶奶,找靜安寺招待所。”

“巧得來,跟我同路嘛!”

老太太往嘴裡塞了顆話梅,“順牢格條天目中路走,過三條馬路右轉,看到格座塔就對了!”

她指了指遠處的佛塔尖,“老早是廟,現在改成招待所了,住格儕是儂伲這種讀書人!”

嗯!說話怪好聽的~

路上的自行車鈴發出脆響,穿喇叭褲的青年騎著“永久”牌飛馳而過。

車後座的錄音機裡正放著李穀一的《鄉戀》

老太太突然啐了口:“傷風化!男勿男,女勿女格!”

許成軍忍不住笑了。

79年喇叭褲開始在國內流行,尤其是受了《望鄉》和《追捕》的影響。

中矢村警長的款式是這一年bj、上海等大城市的爆款。

誰學誰出圈!

但在上一輩眼裡嘛!

殺馬特!

走到靜安寺時,天已經全黑了。

招待所的木門上掛著塊牌子,寫著“床位一元二角晚”,旁邊用粉筆補了行小字:“外賓加倍”。

好嘛,又得花錢了!

希望《收獲》能收稿!最好再有個改稿的機會。

這年頭,雜誌社一般為改稿的作家提供文聯招待所,雖然條件艱苦點,但是好歹能住!

關鍵是免費嘛不是!

23歲的牙醫餘華第一次住進海鹽招待所,帶著被《bj文學》退了七次的《星星》,小住三月!

三月,那算短住!

咱住他個半年,淨賺小200多香?

《收獲》讓改稿,不行咱也住倆月華東師大招待所301!

以後華東師大招待所301的故事屬於他許成軍。

哦對了,《安徽文學》報銷了許成軍前往合肥的吃住費用。

吃不好算,給的每天一塊的補貼。

這年頭,大部分能寫點東西的還不叫撲街,叫作家。

2017年,餘華重訪華東師大招待所,301室已改成會議室。他笑道:“當年從這兒爬出去吃的餛飩,比《活著》裡的苦菜湯還難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