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發現,自己的首次軍旅,比想象中要輕鬆許多。
不僅是因為他太子的身份,北上之時受到不少的照顧,更重要的還是“李承乾”的身體素質還是很不錯的。
他的腿確實摔斷,落下殘疾,但是他之前頗好遊獵,打下的底子還是非常不錯的。
而自腿腳不便之後,他其實更是下過苦功,錘煉身體。
不止是李世民與朝臣們,對於他這位“太子”的腿腳介懷,李承乾自己的心中更是好強,更是苦悶。
雖然最後,人力無法“勝天”,但是李承乾的身體素質確實不錯,騎術的基礎更是沒有丟下。
軍旅之中,苦自然是苦的,但完全在李承乾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他以為是平常之事,但落在程知節的眼中就完全不同了。
李承乾作為主帥,沒有跟右威衛主力一起行動,本就是李世民以降,幾位大將共同商議的結果。
他們雖然感慨於李承乾竟然有親自領軍北上的膽色,卻更加擔心他的腿腳會影響路途行軍。
若是為了遷就於他,影響了整個大軍的行程,那就不好辦了。
李承乾腿腳不便,甚至於影響他上朝,此事大唐朝堂之上誰人不知?
程知節先入為主,就覺得受腿腳影響,太子殿下的身子必是經不起路途顛簸。
沒想到,太子殿下為了儘快趕赴前線,縱是行軍之苦,也是強行忍下,沒有對自己有半句抱怨!
且不論太子殿下的用兵之道是高是低,單是這樣的做法,就大大贏得了程知節的好感。
“此事當在密奏之中,向陛下詳細說明,讓陛下也明白太子代陛下征戰於外,什麼苦都能吃得,而且為了不影響行軍,犧牲有多大!”
程知節感動之餘,也在心中有所盤算。
“殿下請看!”
程知節撥馬行至太子之旁,展開一副牛皮地圖。
“現在我右威衛大軍主力便在往前五十裡處,明日他們即可分兵布防於雲中朔方等地。”
“縱使右威衛大軍數量比不過薛延陀的主力,但是隻要布防完成,憑我大唐軍的威名,給那白默以天作膽,也不敢強行繞過北疆防線,直撲長安。否則管教他來得回不得!”
李承乾看著程知節對於自己一手調教的右威衛信心十足的樣子,心裡翻了個白眼。
他之所以強要帶著大軍北上,除了對右威衛的彌補心理,就是擔心這些老將們過於自負。
並不是說他們的練兵之術不強。
李承乾相信,正麵決戰的話,右威衛絕對是天下數得著的第一流強兵!
但是,再強悍的軍隊,也不可能完全克服兵種的差異啊。
若是人家薛延陀部鐵騎就是強行繞開呢?你一支步軍大軍,難道還能甩著腳丫子跟人家在關中平原之上比快?
縱使有渭水涇水等河流阻隔騎兵行軍,他們的速度也足可溜著步軍戲耍。
這些話他當然不便直接說出來,程知節這等老將的麵子還是要照顧的嘛。
“咳,程將軍所言極是,但是沙場凶險,還是不得不防。”
“本太子身邊不需要這麼多的護衛,他們皆有戰馬,還是把他們分成小隊,派到各處要道充當探馬較好。”
李承乾指的便是護衛他行動的這一營右威衛軍隊。
右威衛作為步軍,能分出一整營,全部騎馬的部隊,可見為了自己這個太子的安全,已經集中了所有的戰馬。
“隻要右威衛能及時掌控薛延陀部大軍的動向,那本太子在哪裡都是安全的。”
程知節聞言,更受震動。
“太子殿下!你果然深明兵法之道,更難得的是放開身邊護衛,顧全大局,以探明敵情為先!俺老程真是越來越喜歡你了!”
李承乾臉色一僵,但最後也隻能咬牙先忍了。
他是真不想討得這些跟父皇有交情的大唐名將歡喜,生怕靠著他們最後的求情,又讓自己甩脫不了這太子之位。
可是,相比而言,他還是更需要保障右威衛大軍能提前掌握敵情,提前應對,隻要小敗收場便好,萬萬不可化為大敗之局。
他若是真把整個右威衛的戰馬都給強占了,那對於他們了解整個戰局是極為不利的。
李承乾趕緊岔開話題,指著並州的方向,不解道:“程將軍,我右威衛大軍既然要應對整個北疆防線,為什麼隻盯著雲中和朔方一帶?”
“並州雖有天險,但是太原亦是北方重鎮,更是我大唐龍興之地,焉可不以重兵防之?”
便是李承乾再不通軍事,也知道並州自古以來就是北方最重要的屏障。
遠的不說,當年大唐與其他諸侯爭雄天下之時,劉武周便以宋金剛為帥,從並州南下,一路攻破太原直赴河東。
那時若非李世民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大唐已有覆亡之憂。
按理說,大唐為將者,沒有人會低估太原的重要性才對。
程知節的眼中,竟是泛起幾分尷尬與無奈之色。
“太子殿下許是不知,正因為太原之地乃是大唐重鎮,所以城防堅固,而且早就有兵力布置,我們右威衛大軍前去協防……反而,反而會惹出事端。”
“啊?”
李承乾既驚於程知節的話本身,又訝於他此時的神情。
事關軍情,他卻不想大意忽略,任由將士們置於危險之中。
仗著太子與主帥的身份,他直接了當地詢問。
“程將軍素來讚許右威衛將士的實力,若是右威衛分兵往太原,那自然是其守軍配合我右威衛作戰。”
“大敵當前,事關我大唐北疆安危,哪個會不顧大局,惹出事端?莫說惹得天子一怒,伏屍百裡,縱是本太子在北疆,誰還能翻了天不成?”
李承乾還真不是說大話。
彆看李世民之前專寵於魏王,使得李泰地位陡升,足可與東宮分庭抗禮。
他李承乾好歹現在還是大唐的儲君,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又作為並州大都督,有軍機專斷之權。
哪怕是他幾個王叔在並州,敢耽誤軍情布防,李承乾也敢直接來個先斬後奏。
咳,說不定,這樣惹下大亂子,反而能給父皇處罰自己的借口,那就可以快樂地回長安被貶,不需要連累右威衛大軍吃敗仗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