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自請廢太子 > 第14章 你真不是給我們演戲啊?

第14章 你真不是給我們演戲啊?(1 / 1)

推荐阅读:

李世民再次開口道:“剛剛高明和青雀皆說出了自己應對外敵之策,現在我大唐需要一位皇子坐鎮協調各支大軍,共抗薛延陀部,你們覺得誰更適合啊?”

這次李玄素等人就不再掩飾了,趕緊給李承乾猛打眼色,讓他搶先站出來把此重任攬到自己身上。

太子確實未曾指揮過大軍作戰,但有諸多名將作為後盾,那根本就是給太子刷戰功的嘛!

而且,魏王先前竟說什麼以“聖人之教”感化四夷之類的話,在陛下麵前大大失分,太子反而最先提醒了阿史那思摩可能會出現問題。

現在太子若要搶下此重任,陛下直接答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李承乾卻像是根本就沒有看到他們的眼色,坦然迎向了李世民的目光。

“父皇,正如舅舅所言,兒臣過去從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隻怕未必能令眾將心服,這等重責大任,還請父皇另選賢能吧。”

“啊?”

太子殿下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啊?

天大的機會被你硬往外推?還說什麼請陛下“另選賢能”,你知不知道所謂的賢能,就隻剩下魏王了!

魏王李泰自己都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兄……瘋啦?

現在他又想起了,皇兄直闖太極宮,不但頂撞了父皇,還直說自己不想當太子。

就連剛剛召他進殿中,他也曾直言,不當太子了。

看起來,這並不是說說,而是皇兄他真的心灰意冷了嘛!

李泰本來還擔心會像剛剛一樣失言,反而自爆其短,所以才沒有直接表態,現在聽到皇兄“主動謙讓”,管他是出於什麼心思,他絕對不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父皇!看到您如此憂神,兒臣真的是太心疼了,若能為父皇分憂,兒臣願意扛起這份重擔!”

李泰覺得自己的話說得太漂亮了。

哪怕他是要跟皇兄搶奪兵權,但這番話聽來,出發點亦是要為父皇分憂,還是從一個“孝”字出發,誰也不能說他權欲過盛,反而要讚他有孝心,為萬民表率!

李世民卻聽得直搖頭。

他當然喜歡青雀表現出的孝順,但是他現在要爭的卻是一軍統帥之職。

李世民自己不知多少次領兵出征,最明白作為主帥,最忌諱摻雜其他的想法。

行就是行,不行便是不行!

若隻是為了朕來分憂,便強行挑起不能接,不想接的重擔,那對於大唐,對於前線將士來說,是禍非福!

反而李承乾直言因自己未曾領兵,所以不想擔此重任,更加坦承得多。

李世民對於自己的兒子可以寬容一些,但對於他麾下的“部將”要求極嚴。

李泰之言,他並不會視之為搶奪軍權,卻會認為他的在謊報軍情。

可是還不等他開口,李承乾竟是先對李泰的話大加讚歎。

“青雀果然是一片苦心,連我這個皇兄都深受感動啊!”

“父皇也聽到了,青雀心中全是父皇,您豈能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而且青雀建立文學館,頗得到一些能人輔助,其中不乏智謀之士。”

“作為大軍主帥,不一定要自己衝鋒陷陣,隻需要協調軍中關係,確保大軍供應,鼓勵大軍士氣即可。那麼多人才,想來必能彌補青雀領兵經驗之不足。”

房玄齡等眾人,幾乎絕倒。

聽李承乾這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句句在理,他不是在願意演戲,而是真心要推掉兵權,將之讓到自己最強的競爭對手,魏王李泰手中!

可是,為何啊?

大家也算是看著李承乾長大的,不論對他本身才華評論如何,但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絕非蠢人。

但是他這番話,卻真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啊。

李承乾看到李玄素等持重老臣,被自己急得差點兒就要露出抓耳撓臉腮的模樣,也不禁心中暗笑。

現在還想著讓本宮去搶奪兵權,你們的腦子才是有問題吧!

他先是直接跑到太極殿,明著告訴自己的父皇,自己有罪,而且還是謀逆大罪!

雖說他的本意,是死中求生,最好是父皇把他這個太子之位趕緊收了,“永絕後患”,但是那些話全都聽到了父皇耳朵裡。

父皇對自己的處分還沒下來,他若是趁著北疆危機,衝出來搶奪兵權,那李世民要怎麼看自己這個“逆子”?

要知道,父皇不僅是用兵如神,論起權謀也是無人能及!

一個可能已經行謀逆之事的“待廢太子”,還想要在手上握有大唐半數精銳大軍,這樣的太子,離死還有多遠?

本來,房玄齡等大臣,聽到他主動跑到太極殿求罪的事情,還在認為他是“以退為進”。

那自己再跳出去搶奪兵權,那就連李世民也會認為他是心口不一,在給自己的老子演戲!那會是什麼後果,李承乾絕對不敢想象。

再者說了,當這個太子真有有啥好處嗎?

聽剛剛眾臣議論,哪怕現在大唐兵力強盛,但依然麵臨著四夷的威脅,甚至於北疆之敵,有可能直接威脅到都城長安呐!

現在他們頭頂上有李世民這個六世紀最強碳基生物頂著,可真等將來自己有機會繼了位,這些難題可就都要靠著自己解決了。

更讓李承乾“清醒”的是,他知道貞觀朝雖然名臣名將眾多,每一個拉出去都是能揮掌間覆滅敵國的狠角色。

但是,他們普遍的年紀比李世民都要大。

真等父皇千秋萬代的那一天,這些所謂的明星級陣容的猛將們,沒幾個還能留給自己用啦。

想來想去,還是舍了這個太子,讓父皇把自己遠遠發配到蜀中之地更安全,若是父皇還念著父子之情與母後,運氣好點兒能封到江南之地,那就更好啦!

父皇在時有他來頂著,哪怕真讓李泰這貨繼了位,外敵再是強悍也不可能一代人的時間直接殺到江南和蜀中,自己這輩子混個壽終正寢估模著問題不大。

你也彆笑話老子胸無大誌,就這樣的下場,也比曆史上因為謀反被廢的結局不知道強上多少!

李承乾一意往外推,而李泰則以為父分憂之名,表示願意承接重擔,一切看起來都已成定局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