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老陳,有件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最近我們廠有個年輕導演,用了不到20萬塊就拍出來一部質量很不錯的電影,真的不錯,你什麼時候有時間過來指點一下……”
北影廠廠長辦公室裡,汪廠長在打電話,老臉上笑容停不下來。
外麵辦公室,助理小微整理桌上文件,聽到廠長的話忍不住笑了笑。
從上午看完電影回來,汪廠長的嘴角就變成了鐵鉤子,壓也壓不下來。
嘴裡反複念叨著李茂森這小子確實有點名堂,本來以為李茂森拍電影拍到一半哭唧唧回來請求援助,可從電影開拍到結束,那小子一個電話也沒打過來。
過了一個多月,他還在想著李茂森的電影有沒有開拍時,卻得到消息他們回來了,電影拍完了。
本以為李茂森拿著錢隨便拍一部電影湊活。
可看完電影之後,儘管他再挑剔,也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真不錯,從講故事的節奏,到人物設計,再到電影的整體框架,敘事結構等,叫他幾乎挑不出來什麼毛病。
更叫他歡喜的是,這是一部教育題材的電影。
在1986年國家頒布了《義務教育法》,開始推行九年製義務教育。
上麵也說過要拍攝這類題材的電影來宣傳《義務教育法》。
幫忙宣傳國家政策也是影視行業的義務之一。
這兩年廠子裡也組織過編劇寫過這類劇本,但沒有一個叫他滿意的。
上次看到李茂森的《一個都不能少》後,頓時眼前一亮,這個可以拍,而且必須拍。
可李茂森不願讓出劇本,堅持要自己拍攝。
他看在劇本的麵子上答應了。
想著要是拍砸了,劇本版權落到製片廠手裡。
哼哼~那時候他想找誰拍就找誰拍。
可叫他意外的是,李茂森不僅把電影拍出來了,還是一部很不錯的教育片。
有了這個片子,他不管對上麵還是對下麵都有了交代。
要是電影上映後效果不錯,他在離任前也能在老夥計麵前炫耀一下。
“哈哈,老蘇,我們廠最近拍了一部教育題材的電影,準備在九月份上映,你什麼時候有時間過來指導一下……”
助理小微搖搖頭,廠長有點高興過頭了。
他給八一製片廠的陳廠長打完,又給長春製片廠老廠長蘇芸打電話,嘴裡不停吹噓李茂森的新電影。
可廠長也不想想,這部電影剛製作完成,還沒有上映,沒有接受市場和觀眾的檢驗。
這個時候把電影誇得天花亂墜,要是電影上映後反響一般,到時候怎麼收場?
哎,李茂森把廠長害得不淺。
“呀!”
正想著李茂森,李茂森突然憑空出現在辦公桌前,小微嚇得向後一縮,撅著嘴說,“你嚇死我了,你什麼時候來的,怎麼也沒個動靜?”
“我叫你好幾聲,可你在發呆沒理我。”
李茂森攤攤手。
小微衝他皺了下鼻梁,走進裡麵辦公室告訴老廠長李茂森來了。
“你小子怎麼又來了?”
汪廠長皺起眉頭,警惕地盯著對麵的李茂森,總感覺這家夥來辦公室沒什麼好事。
“廠長,我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不幫。我們是合作關係,沒什麼交情……算了,你先說什麼事,隻要彆太過分,普通一點的,我會酌情處理。”
汪廠長在言語上保持謹慎。
李茂森從小微手裡接過茶杯,抿了一口茶,“事情是這樣的。”
《一個都不能少》成片出來了,他想帶著這部電影參加九月初的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按照當前影視劇管理規則,所有影視作品在參賽之前,都必須經過文化部電影局的審查。
隻有通過審查的電影才能代表國家參展。
私自送去參展的電影和導演會受到懲罰。
對於當前電影審核程序,他不太了解,隻知道很麻煩,所有涉及到政治因素的電影都會受到嚴格審查,短則幾十天,長則好幾年。
目前距離威尼斯電影節不到二十天。
李茂森希望《一個都不能少》審查過程快一些,最好趕在報名截止時期之前審查通過,把電影拷貝送過去。
所以他過來找汪廠長幫忙。
“參加威尼斯電影節?這是我國鄉村題材的電影,外國人會喜歡看?他們看得懂嗎?”
汪廠長皺眉沉思。
“試試唄,不試試怎麼知道。威尼斯電影節是a類電影節,國際影響力大,我們的電影在電影節上展出了,相當於對國家形象的一次正麵宣傳,不管有沒有獲獎,都很有意義。”
汪廠長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的,這部電影要是參展了,還獲獎了,到上映時大概能多賣出幾百個拷貝。
那時候他和北影,不論裡子還是麵子都有了。
“時間太急了,要不再等等,等到明年初參加柏林電影節?”
“參加電影節當然是越多越好,我們先參加威尼斯電影節,要是能獲獎就太好了,接下來上映時,票房翻番。要是沒獲獎,明年再參加柏林電影節和其他電影節,爭取多拿幾個獎項。”
目前國家政策鼓勵國內電影走出去,對於獲獎的電影,政策上會給予扶持和獎勵,特彆是他這種正能量電影。
“獲獎?你小子是不是把獲獎想得太容易了,每年有幾百上千部電影送去參展,還有很多大牌導演的作品,你一個新人導演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想獲獎?”
汪廠長搖搖頭,他不認為這部電影有獲獎的機會。
“廠長,有棗沒棗打兩杆,試一試也沒什麼損失。”
李茂森堅持到底。
汪廠長想了一會兒,點頭答應下來。
主要是電影確實不錯,內容比較正麵,符合國家當前的宣傳政策。
他相信電影局的同事們也樂意給個方便。
在電影送去電影局審核後,李茂森也沒閒著,他從京都外國語學院請來三位意大利語老師,幫忙翻譯台詞,並請製作部門把意大利語字幕錄上去。
這個工作也是一個大項目,工作人員勤快一點,一周能搞定,懶散一點,需要大半個月。
為此他也隻能在旁邊盯著,給大家搞搞後勤工作,爭取早些錄完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