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四合院:從港島混混到愛國大亨 > 第135章 滬上風雲,故土難歸

第135章 滬上風雲,故土難歸(1 / 1)

推荐阅读:

陸羽茶室,二樓雅座。

向海潛的思緒,回到了1947年。

那一年,上海的風,比香港,要冷得多。

整個上海灘,表麵上,歌舞升平,百樂門的霓虹燈,依舊閃亮。

但空氣裡,已經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味道。

國軍在北方的戰場上,節節敗退。

城裡的米價,一天一個樣。

人心,比冬天,還要涼。

向公館,書房。

向海潛,正在,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他喜歡寫字。

寫字,能讓他的心,靜下來。

管家,快步走了進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老爺,張先生來了。”

向海潛的筆,頓了頓。

一滴墨,洇開在宣紙上,像一個,黑色的句號。

“請他進來。”

他放下筆,走到茶台前,親自煮上了一壺,武夷山的大紅袍。

來人,叫張執一。

中等身材,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像個教書先生。

但向海潛知道,這個人的來頭,不簡單。

中共上海局,城市工作部的部長。

專門負責,跟他們這些,江湖中人,打交道。

更重要的是,這個人,在抗戰的時候,是戴笠手下,“忠義救國軍”的人。

說白了,他懂江湖。

“向先生,好雅興。”

張執一,一進門,就看到了書桌上那幅,快要完成的字。

“國難當頭,我等也隻能在筆墨裡,尋一絲清淨了。”

向海潛,示意他坐下,給他倒了一杯茶。

沒有客套,沒有寒暄。

兩個聰明人說話,不需要拐彎抹角。

“張先生,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張執一,捧著茶杯,暖著手。

“為天下,為蒼生,也為,向先生您自己。”

他看著向海潛,目光真誠而又銳利。

“蔣總統倒行逆施,民心儘失。天下,要變了。”

“我們組織希望,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也希望,向先生這樣的江湖豪傑,能在曆史的轉折點,做出正確的選擇。”

“不要讓洪門的兄弟,再為一個即將覆滅的王朝,流血犧牲。”

向海潛,沉默了。

他端起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

茶,是好茶。

但他的心裡,卻比茶水,要苦澀得多。

抗戰的時候,他向海潛,毀家紓難,出錢出人,組織洪門兄弟,刺殺漢奸,運送物資。

可到頭來,換來了什麼?

換來的,是軍統的猜忌和監視。

換來的,是孔宋家族,打著“接收”的旗號,大發國難財。

換來的,是那些,真正為國流血的兄弟,連一口飽飯都吃不上。

這個天下,早就該,換個主人了。

他跟李濟深那些,反蔣的國民黨元老,來往密切,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我,能做什麼?”

向海潛,終於,開了口。

張執一,笑了。

他知道,事情成了。

“我們需要情報。”

“國民黨在上海的兵力部署,高層的動向,甚至是……蔣本人的,一些決定。”

“這些,對我們很重要。”

向海潛,點了點頭。

“好。”

他隻說了一個字。

沒有提條件,也沒有問,自己能得到什麼。

有些事,做了,就做了。

求的,是心安,是一個,對得起列祖列宗的交代。

從那天起。

向公館,就成了一個最隱秘的情報中轉站。

一份份絕密的情報,被送到了這裡。

然後再通過一個叫田雲樵的年輕人,送到張執一的手上。

國民黨哪個師,要調往徐州戰場。

軍統,在上海,又設立了幾個秘密據點。

甚至,連蔣介石,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決定下野的消息。

向海潛,都是第一個知道的。

他還派了自己最信任的,智鬆堂堂主汪雲山,秘密加入了李濟深先生組織的“民革”。

禮德堂的堂主樊崧甫,也開始跟我黨組織合作。

他的動作,很大。

大到,已經瞞不過,軍統的眼睛。

向公館的門口,街角,對麵的茶樓裡。

多了很多穿著長衫,戴著禮帽,眼神卻像鷹一樣,銳利的陌生人。

手下的人,很緊張。

“老爺,毛人鳳的人,已經盯上我們了。”

“要不要,避一避風頭?”

向海潛,正在給院子裡的,那幾隻畫眉喂食。

他頭也沒回,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不要管他!”

語氣平靜得,像是在說,今天天氣不錯。

那份從容和膽氣。

讓手下的人,瞬間就安了心。

蔣介石自然也知道向海潛在上海的一舉一動。

他很頭疼。

殺,不敢殺。

向海潛本人是武昌首義的功臣,而且洪門,在海內外,幾百萬兄弟。

殺了向海潛,無異於,捅了馬蜂窩。

到時候,後方大亂,得不償失。

但不殺,又不能,把他留在上海,送給新中國。

這個人的能量,太大了。

他,必須走。

1949年,5月初。

解放軍的炮聲,已經,在上海郊外,響起了。

這座遠東最繁華的城市,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從容。

整個城市,陷入了,最後的瘋狂。

黃金,美鈔,船票。

成了,最搶手的東西。

向公館裡,卻依舊平靜如水。

清晨六點。

向海潛已經起了身。

他穿著一身白色的絲綢短打,站在院子中央那棵老樟樹下,不疾不徐地,打完了一套八段錦。

他的動作很慢。

一招一式,都帶著歲月的沉澱。

仿佛外麵的世界天翻地覆,也驚擾不了他身體裡的那股氣。

收了勢,額頭上見了些細汗。

他踱步到石桌旁坐下。

管家老袁早已備好了早茶。

一杯新出的西湖龍井,配著兩張剛出爐的蔥油餅。

向海潛端起青瓷茶杯,輕輕吹開浮在水麵的嫩綠茶葉。

茶香,餅香,混著院子裡花草的清香,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的早晨。

他拿起一份《申報》,慢慢看著。

報紙上的頭條,用著觸目驚心的黑體字,報道著戰事的最新進展。

字裡行間,滿是末路的倉皇。

向海潛的目光,卻隻在那些字上停留,看不出什麼情緒。

“老爺!”

一聲急促的呼喊,打破了院內的平靜。

管家老袁,連滾帶爬地從月亮門那邊跑了過來。

他那張一向沉穩的臉上,此刻寫滿了驚恐。

“不好了!”

老袁的聲音都在發抖。

“毛人鳳來了!”

話音未落。

院門外,傳來一陣沉重而整齊的腳步聲。

十幾個身影,像是憑空出現一般,湧進了院子。

他們都穿著清一色的黑色中山裝,領口的風紀扣扣得一絲不苟。

每個人的腰間,都明顯地鼓起一塊。

眼神,像鷹。

動作,像狼。

他們迅速散開,不動聲色地,占據了院子裡所有的出口與要害位置。

為首的一個中年男人,走了出來。

他個子不高,身材偏瘦,麵色有些蒼白,但一雙眼睛,卻亮得驚人。

正是保密局局長,毛人鳳。

他臉上堆著客氣的笑,對著石桌旁的向海潛,遙遙一拱手。

那笑容,卻比院門外的石獅子還要冰冷。

“向先生,清晨登門,打擾了。”

他的聲音不高不低,帶著一股江浙口音。

向海潛緩緩地,將手裡的報紙,對折,再對折。

然後,平整地,放在石桌上。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毛人鳳的臉上。

那目光裡,沒有驚訝,也沒有憤怒。

平靜得,像一口深井。

“毛局長,稀客。”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卻很沉穩。

毛人鳳的笑容又深了一些,他往前走了兩步。

“總裁,有令。”

他刻意加重了“總裁”兩個字。

“上海,馬上就要打仗了。”

“炮彈無眼,為了向先生您的安全,總裁特意派我們來,接您去一個安全的地方。”

“哦?”

向海潛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

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

“去哪裡?”

“香港。”

毛人鳳乾脆地回答。

院子裡的空氣,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

風停了。

鳥也不叫了。

隻剩下那十幾個黑衣人,冰冷的,幾乎沒有溫度的呼吸聲。

向海潛看著毛人鳳,嘴角似乎牽動了一下。

那不是笑。

“如果,我說,我不去呢?”

毛人鳳臉上的笑容,終於,消失了。

他微微歪了歪頭,像是聽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向先生,您是聰明人。”

他不再用敬稱,話語裡的那層客氣外衣,被徹底撕了下來。

“總裁的命令,不是在跟您商量。”

“這是通知。”

他的目光,掃過向海潛身旁,那個嚇得麵如土色的老管家。

又掃過屋簷下,籠子裡那幾隻,還在不明所以地,梳理著羽毛的畫眉鳥。

威脅,不言而喻。

“飛機,已經在龍華機場等您了。”

“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您的行李,我們就不等了。”

“請吧。”

向海潛,沉默了。

他知道,自己,沒有選擇。

他站起身,最後看了一眼,這個,他生活了幾十年的院子。

看了一眼,那幾隻,還在籠子裡,歡快鳴叫的畫眉。

然後,他轉過身,邁步,向外走去。

全國解放以後,向海潛派袁良騶到上海、北京,分彆向黨和國家領導人遞交信件,表示擁護人民政府,但這時的向海潛已身在香港,不能有所作為了。

……

陸羽茶室裡,一片死寂。

陳山,靜靜地聽著。

向海潛,喝完了,杯中的,最後一口茶。

他站起身,拍了拍,陳山的肩膀。

“我們,老了。”

“回不去了。”

“但是,阿山。”

他看著陳山的眼睛,目光裡,是前所未有的,鄭重和期盼。

“你的路,才剛剛開始。”

“這塊牌子,在你手上。那麼多洪門仲昆的,飯碗和前程,也都在你手上。”

“彆讓我們失望。”

“也彆讓,那些在海外漂泊的幾十萬兄弟,失望。”

陳山,握緊了手中的,漢白玉腰牌。

他站起身,對著向海潛和徐朗西,再一次,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一次,他沒有說話。

但他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從今天起。

他,陳山。

就是,天寶山的山主。

就是,香港數萬洪門兄弟,新的希望。

他,要帶著他們。

殺出一條,回家的路。

這一章,或許與主線無關,但我想寫下它。

因為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有太多太多像向海潛老爺子一樣的人。

他們做出了選擇,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一個他們或許永遠也看不到的,嶄新的中國。

他們的名字,大多湮沒在了曆史的塵埃裡,無人知曉。

但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這份安穩與繁榮,正是建立在他們當年的負重前行之上。

致敬,那些無名的英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