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後回宮(1 / 1)

推荐阅读:

被點到名,許灼華隻好走出來,垂著頭規規矩矩行了大禮,“灼華見過老祖宗。”

太後嗯了一聲,往她身邊走了幾步。

“抬起頭來,讓哀家好好看看。”

她的眼神在許灼華臉上來回巡視了好幾遍,拖著尾音說了一句,“嗯,比起那日進宮的模樣,倒是變了不少。”

太後作為上一屆宮鬥冠軍,如何看不穿許灼華的把戲。

眼底瞬間浮出不滿,挑著嗓音說道:“太子妃生得這般俏麗,想必太子很喜歡吧。”

以色侍人,不可長久,這是眾人皆知的事。

太後輕蔑地在許灼華身上來回打量。

沒等她回話,太後又說道:“太子大婚,哀家在九華山一直惦記著,料想既然是皇後千挑萬選的,總得是太子心儀的女子才是。”

“哀家怎麼聽聞,太子妃連太子都留不住,夜夜獨守空房呢。”

周圍沒有任何聲響,太後這句話說得不輕不重,人人都聽見了。

雖然大家不敢在這種場合說話,但眼神早就亂飛了。

皇後正想開口,許灼華朝她使了一個眼神,讓她彆擔心。

她深吸一口氣,坦然回道:“太後遠在九華山還一直關心著灼華的事,灼華實在感動。灼華身為東宮太子妃,不僅要侍奉太子,以太子之樂為樂,更要像母後一樣,立正宮典範,不妒不惱,以身作則,為天下女子表率。”

言下之意,她這麼做是寬厚大度,是正宮做派,和那些爭寵的妃嬪可不是一個套路的。

這番話聽下來,任誰都覺得許灼華是個賢良淑德的太子妃,絕非那些爭風吃醋之人可比。

當即有人附和道:“太子妃仁厚,乃東宮之福,社稷之福。”

太後頓時梗了一口氣在胸口。

她就是嬪妃出身,直到先帝駕崩,都隻是個妾室,並未坐上皇後的位置。

許灼華這麼說,不就是在諷刺自己嗎?

可許灼華這番說辭,又讓人實在挑不出錯處來。

皇後心裡為許灼華鼓掌,想不到許灼華這麼勇,一來就敢跟太後對上。

隻是可惜,這孩子腦子倒是轉得挺快,怎麼就和太子不對付呢。

皇帝開口道:“母後在路上幾日,定然累了,還是先回宮歇著吧。太子妃就在東宮,母後要是想見她,隨時可召見,不急於一時。”

他這句話,算是給許灼華解圍了。

主要還是看在大長公主的麵子上。

當初,若非大長公主從中斡旋,先皇未必能登上皇位,就更沒他的份了。

而且,先皇沒有嫡子,後宮的皇子都盯著那個位置,先皇立遺詔前,曾詢問過大長公主的意見,但凡大長公主不同意,皇帝也不能順利繼位。

許灼華也是明白這一點,才敢當眾對上太後。

她這個便宜太後還是大長公主送上去的呢,真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見皇帝開口,太後鼻子發出一聲冷哼,繃著臉離開了。

如棠心有餘悸扶著許灼華起來,低聲道:“娘娘若是惹惱了太後,往後豈不是更難了。”

許灼華沉聲道:“她不喜歡我,又不是因為今日,我若一味順從,她隻會越發貶低我。”

“我又豈是她可隨意辱沒的,祖母若知道,還不知要氣成什麼樣。”

其實,太後的心理,許灼華也能琢磨出幾分。

她自然知道自己太後的位置,是靠著兒子得來的,也離不開大長公主推波助瀾。

她如今是最尊貴的女人,可依舊不能越得過滿朝都敬重的大長公主,她心有不甘,又無能為力。

再加上皇後出身名門,也瞧不上她,她就更不平衡了。

所以,她才這麼著急想要扶植母族,想要將陸家的女子扶到太子妃的位置上去。

可她忘了,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想要旁人的尊重,除了不可選擇的出身,還得靠自己的本事。

否則那些阿諛奉承和假意跪舔,也不過是圖個樂子,說不定哪日就會變成落井下石的中傷。

“參見太子妃。”過來行禮的是太後身邊嬤嬤。

“奴婢傳太後口諭,請太子妃接旨。”

許灼華收回思緒,福身下去。

“太子妃初入東宮,年紀尚輕,心思浮躁,恐不能安心伺候太子。哀家特賜靜心咒一卷,望太子妃日日誦讀抄寫,七日後將經文送往壽安宮。”

嬤嬤示意婢女將托盤遞給如棠,對許灼華說道:“這是太後賞賜的黃紙,娘娘務必要寫完,親自送到壽安宮來。”

許灼華往婢女手上的托盤看了一眼。

厚厚一疊黃紙,至少有上百張。

“是,請太後放心,我一定按時去壽安宮複命。”

嬤嬤的眼神在她臉上停留了一會兒,才帶著婢女離開。

此刻,太後靠在軟墊上,兩個婢女一個給她揉肩,一個給她捶腿。

聽到嬤嬤的回複,驚訝道:“當真一點兒不滿都沒有?”

她給的黃紙可不少呢,一天若沒三個時辰,七日內絕不可能交得上來。

“太子妃是宜仁郡主的女兒,宜仁郡主在京城被養得多嬌貴啊,她的女兒又豈是吃得了苦的。太後且等著吧,她如今雲淡風輕,隻不過還沒吃過這種苦頭,心裡沒當回事,等她真下筆開始寫,就知道後悔了。”

太後冷笑,“當著眾人的麵落哀家的臉麵,讓她抄點經書已經算是開恩了,若非皇帝勸著,哀家豈會罷休。”

嬤嬤遞了一杯熱茶送到太後手上,“太後彆忘了,東宮還有陸側妃在呢,太子妃入東宮以後,太子待陸側妃越發好了,隻要她能誕下子嗣,太子妃在東宮,就真是一點兒用處也沒有了,皇後也會舍棄她的。”

說起太子的子嗣,太後心裡就難受。

太子今年二十二了,像他這個年紀的男子,早就兒女成群,偏東宮靜悄悄的,一點兒孩子的影兒都沒有。

“咱們這次帶回來的那個神醫,你趕緊安排著,讓他去東宮給陸宛寧看看。她之前救太子傷了身體,雖說求子艱難,但畢竟已經養了好幾年,說不定還能有機會呢。”

“是,奴婢立刻去安排。”

“太後,陸側妃的身體終歸是個未知數,您還得先籌謀,想辦法將陸家的女子送到殿下身邊去。”

太後點頭,若有深思。

陸家女子倒是有合適的人選,但陸宛寧在東宮,太子顧及她的想法,一直都很排斥陸家女子。

難道,隻有將寶押在那人身上了嗎?

太後煩躁地擺擺手,“先讓神醫去看看吧,這件事哀家自有打算。”

許灼華從宮裡回來,便一頭紮進書房,開始抄書。

如棠翻著厚厚一疊黃紙,心裡又氣又心疼。

“娘娘,您這雙手可不是用來乾這種粗活的,這麼多黃紙,還要七日內寫完,您的手怎麼受得住。”

許灼華提筆認真寫著,淡淡回道:“太後罰我,一來是為了罰我言行不當,二來是為了給皇後添堵,三來,也是想給陸氏撐腰。”

如棠仍不解氣,“娘娘說的話,誰聽了都覺得合理,她自己要亂想,哪能怪到您身上。再說,您對陸氏敬重有加,從未刁難過,她憑什麼還要為難您。”

許灼華勾起唇角,笑道:“是啊,憑什麼呢?”

“她當眾辱我,給我難堪,我進退有度,卻依舊被罰,旁人隻會和你一樣,覺得太後是因為陸氏才為難我。”

“想必,太子也會這樣想吧。”

如棠愣了愣。

一旁伺候筆墨的如蘭對她說:“娘娘心裡自有打算,你就彆添亂了,咱們好生伺候娘娘交差,才是要緊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