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莊村口,巨大的一團篝火,在空地炸開衝天光柱。
火星如金蝶逆飛,撞碎沉沉的夜幕。
莊子從未有過這般潑天喧騰。
泥地被踩得喧騰如沸,幾十張粗木桌凳擠挨排開,桌上是往年過年也難見的油亮肥雞、整扇肋排、大盆燉肉,粗陶碗裡濁酒晃蕩,映著火光,映著每一張漲紅的臉膛。
肉香、酒氣、柴煙、汗味,擰成一股粗野滾燙的活氣,直衝霄漢。
娃娃們早忘了爹娘拘束,舉著油滋滋的肉骨滿場瘋跑尖叫。
漢子們敞著懷,黝黑的胸膛起伏,酒碗撞得山響,吼著不成調的鄉野小曲。
婆娘們眼角笑出淚花,忙著添肉篩酒,不時偷塞一塊好肉進自家娃兒嘴裡。
火舌舔舐夜空,將一張張飽經風霜、刻滿愁苦的臉映得通紅發亮,仿佛燒儘了往日的陰霾。
篝火正對村口,那席麵最為敞亮尊貴。
玄清道長端坐主位,青灰道袍纖塵不染,火光落在他清臒的臉上,眉眼間蘊著溫潤笑意。
齊雲坐其左手次席。
老族長宋老栓緊挨著玄清右手,一張老臉笑成了風乾的秋菊,褶子都舒展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玄清道爺是真的來了。
而且還率領這王家莊和他們莊子的人,一舉將黑風寨掃平。
從其山寨之中搬運出來酒肉糧食,即便分一半給到王家莊,也能讓他們過得一個富庶無比的大年!
他端著酒碗的手微微發抖,渾濁的老眼映著跳躍的火焰,口中不住地喃喃:“世事難料…真世事難料哇!”
那壓在心頭、預備冬日進山自絕的磨盤巨石,此刻已化作這滿場肉香酒氣,飄散無蹤。
王大山和宋老三,臉上還帶著此前廝殺的血汙和疲憊,卻也精神亢奮,陪著末座。
他們在戰鬥結束之後,腎上腺素消退,也就從那種殺紅眼的狂熱之中,恢複。
死傷的人數不少,但這些悲傷,卻無法掩蓋本次大勝之後的歡慶!
齊雲在得知道士是玄清之後,思忖了一路,終於決定對玄清表明自己的身份。
“什麼,你是我玄璣子師兄所受的弟子!”玄清一聲驚呼,那平靜的臉上,也終於動容。
“正是!”齊雲迎著玄清的目光,語氣懇切。
“弟子此前一直隨師尊於五臟觀清修。
前些時日接家中急信,言大伯病危。
弟子父母早亡,全賴大伯撫養成人,恩同再造,故而匆匆下山返鄉。
侍奉床前,發送完畢,孰料歸途竟得遇師叔!”
他頓了頓,“師尊親授弟子五臟拳根基,師叔若存疑慮,弟子願即刻演練,一驗便知!”說罷便要起身。
“不必如此麻煩!”玄清抬手虛按,止住齊雲。
他探出兩指,搭上齊雲伸出的手腕脈門。
指尖微涼,一縷精純柔韌的真氣如絲如縷,悄然探入!
齊雲心竅深處那點絳狩火種猛地一跳,一股灼熱銳意本能地便要焚滅這外來氣息!
他心頭一凜,強行按捺。
那縷涼氣在四肢百骸、奇經八脈中極快地遊走一遭,尤其在心、肺、脾、腎四處竅穴稍作盤桓,旋即如潮水般退去,回歸玄清指尖。
玄清道長緩緩收回手指,眼中驚疑儘數化為溫和的親近,甚至帶著一絲激賞。
“當真是我觀中秘傳五臟拳!且已開四竅!”
他上下打量齊雲,喟歎道,“小小年紀,竟有此等駭人天賦!
難怪筋骨氣血充盈若此,遠超常人。
師兄他…定是收你做了真傳弟子!”
五臟拳傳承做不得假,四竅修為更是鐵證如山。
疑慮儘消,玄清再看齊雲,目光已是大不同,語氣也親厚許多:“師兄他一向可還安好?”
“師尊一切安泰。”齊雲恭敬作答。
玄清微微頷首,旋即眼中掠過一絲疑惑:“師侄既已得授真傳,怎還用著這俗家名姓?”
齊雲心頭一跳,麵上卻沉穩:“師尊有言,待弟子五臟拳徹底貫通,氣機圓融,練出真元,再行受籙,賜予道號。
眼下,尚是打熬根基之時。”
“哦?”玄清道長眼中精光一閃,臉上笑意更深。
“原來如此!師兄對你,期許之深,用心之苦,可見一斑!
尋常弟子開得三竅,便可行受籙之禮,踏足道途。
師兄卻要你五臟大成,根基如磐石,方肯授籙。
好!好!看來師兄是屬意你承他衣缽,將來執掌我五臟觀門戶了!”
他心中豁然,眼前這位師侄,分量陡然又重了幾分。
一旁豎著耳朵的宋老三灌了幾碗黃湯,早已熱血上湧,此刻忍不住插嘴,嗓門洪亮:“俺就說嘛!齊大哥恁大的本事,鐵定有來頭!
這下對上了!可…可齊大哥本事這麼大,咋還被山匪劫道,連衣裳都給扒光嘍?”
話音未落,席間霎時一靜。
齊雲臉上瞬間掠過一絲尷尬。王大山愕然張大了嘴。
玄清道長目光微凝,帶著驚奇,看向齊雲。
“啪!”
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扇在宋老三臉上,一巴掌就將宋老三抽的從座位上栽倒在地。
其酒意和得意瞬間扇飛!
宋老栓氣得渾身發抖,“孽畜!灌了幾碗馬尿就滿嘴噴糞!
還不給老子滾回去挺屍!”
宋老三捂著火辣辣的臉頰,這才後知後覺,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手足無措地僵在原地。
“老丈息怒,無妨。”
齊雲連忙起身打圓場,臉上帶著幾分無奈的笑意,轉向玄清解釋,“師叔明鑒,弟子雖僥幸開了四竅,幼年也跟鄉野武師胡亂學過幾手莊稼把式,但從未真與人搏命廝殺過。
彼時遭遇三個持刀悍匪,弟子手無寸鐵,若強行相抗,縱然能斃敵,自身也難免重傷,甚至殞命。
權衡之下,索性舍了外物。
些許身外衣物,些許浮財,棄之何惜?
保得性命周全,方是根本。
至於衣物被劫,也是出乎弟子意料,但修道之人,榮辱也是外物,當舍則舍!”
他語氣坦然,不見絲毫窘迫。
玄清道長聽罷,眼中讚賞之色更濃,頷首歎道:“好!好一個‘辯乎榮辱之境’!
錢財本為身外浮雲,豈能以傷身殞命相搏?
師侄小小年紀,便有如此通達心胸,更兼這般灑脫氣度,實乃天生的修道種子!
師兄慧眼識珠,收得佳徒,貧道亦為之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