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香主(1 / 1)

推荐阅读:

小姑娘長了一雙大眼睛,皮膚有點黑,膽子很大,見馮清歲朝洞窗走來也沒跑,像隻好奇的貓兒一樣仰頭打量她。

馮清歲遞了一瓣柚肉過去。

小姑娘笑著接過:“謝謝夫人,夫人吉祥。”

“你叫什麼名字?”馮清歲問道。

“三丫。”

“怎麼不進去聽?書院不收束脩,你可以到裡頭聽課。”

三丫搖頭,看向身側裝滿草鞋、幾乎和她一樣高的竹簍:“我還得去集市賣鞋呢。”

馮清歲了然。

來清泉書院就讀的姑娘,家境兩極分化,要麼溫飽有餘、衣食無憂,可以不下地乾活,想借讀書識字抬抬身價,以便找個好婆家。

要麼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奔著書院提供的那頓午飯而來。

家境處於這兩者之間的姑娘,得在家幫襯父母乾活,便是想讀書,也分身無術。

三丫便是典型。

但她並不因此氣餒。

“要是草鞋賣得好,我賣完鞋還能來聽一會。”

三丫雀躍道。

“一天認一個字,一年能認三百多個,到時我也算是識字的人了,賣到大戶人家,可以待在小姐身邊做丫鬟。”

馮清歲莞爾:“你還挺有誌氣。”

三丫歎息:“沒辦法,我們全家都長得黑,我大姐二姐挺好看的,就因為黑了點,又沒彆的本事,人家不讓她們貼身伺候小姐,讓她們乾粗活。”

“伺候小姐的一等丫鬟,一個月能領八百錢,乾粗活的三等丫鬟,一個月隻能領兩百錢。”

“我可不想一輩子給人當丫鬟,想早點出府的話,自然是做一等丫鬟能更快攢夠贖身錢。”

馮清歲:“不賣身做丫鬟不行嗎?”

“當然不行,我底下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呢。”

三丫撇了撇嘴。

“我們全家就幾畝地,種的那點糧食還不夠糊口的,何況還要繳稅。而且我爹想進瑞鳳會,要籌五福錢。”

“瑞鳳會?”

“您不知道嗎?就是供奉聖母娘娘的,我們村好多人都加入了,一個人得給十兩五福錢呢。”

馮清歲一聽又是“瑞鳳會”又是“聖母娘娘”的,立刻想到辦過“瑞香詩社”,做過“活菩薩”的某個人。

便問道:“你見過聖母娘娘嗎?她長什麼模樣?”

三丫回道:“我沒見過,我爹見過,他說聖母娘娘就是一尊玉像,聖女長得跟觀音菩薩似的,眉心有顆紅痣,說話很和氣,聖女身邊還有個拿鞭子的女護法,長得也好看。”

愛玩鞭子的人馮清歲也認識一個,雖然那人如今應該被流放到西北了,但……萬事皆有可能。

這兩人說不定就是老熟人。

她臉上多了幾分笑容:“你爹為什麼想加入瑞鳳會?”

三丫把聖母娘娘在隔壁村創造的神跡告訴她,又道:“加入瑞鳳會的話,不光可以得到聖母娘娘的庇佑,若是家裡遭了難,比如生了大病或者受了重傷,瑞鳳會會十倍甚至百倍返還五福錢,還會讓大家都來幫忙。”

要真能庇佑,如何還會遭遇大難?

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可惜貧苦百姓不會想這麼多。

他們經曆了太多苦難,隻想尋個避風港,碰見有人扶危濟困,許以厚利,就不惜節衣縮食,賣兒鬻女,投身其中。

殊不知,等待他們的,不是淨土,而是地獄。

“瑞鳳會這麼好?”她露出向往表情,“我也想加入,該去哪裡交錢?”

三丫迷惑道:“夫人您又不差錢,加入瑞鳳會做什麼?”

“不是可以祈福避禍嗎?”馮清歲微笑,“越有錢的人越怕死,福氣這種東西,誰都不會嫌多。”

三丫恍然大悟:“說得也是。不過我也不知道怎麼加入,我爹才曉得。”

馮清歲從荷包裡掏出一錠銀子,笑道:“你這筐草鞋我包圓了,你帶我去找你爹好不好?”

三丫眼睛大亮。

隨即苦惱:“我沒錢找您,您有銅錢嗎?這筐草鞋隻要三十文錢。”

馮清歲把銀子放到她手裡:“剩下的是帶路費,不用找。”

三丫:〃'▽'〃

她爽快收下。

“謝謝夫人!夫人萬福!”

馮清歲把那筐草鞋留在書院,帶上五花跟著三丫去了槐花村。

三丫那皮膚黝黑、身形消瘦的父親得知她的來意,問了句:“你們是哪裡人?”

馮清歲順口編了個臨近小鎮的戶籍。

三丫爹聽完搖頭:“你得找那邊的香主才能加入,我們這邊的香主不能收你。”

馮清歲挑眉。

這麼快就發展到分區治理了?

“那邊的香主是哪個?”

三丫爹搖頭:“我也不知,便是我們這邊的香主也不一定知道,你得找那邊的信眾引薦才行。”

馮清歲懶得跨鎮查訪,問道:“我表姐是這個鎮的,可以找你引薦嗎?”

三丫爹赧然:“我還沒加入……”

三丫亮出馮清歲給她的銀子:“爹,這有十兩銀子。”

三丫爹:“!!!”

他興高采烈道:“沒問題,我今晚就去找香主,明晚就可以為你表姐引薦了。”

馮清歲道好。

翌日黃昏,她換了一身裝扮,化了妝,戴了帷帽,帶上同樣易了容的五花,來到碰頭地點——清泉鎮集市,等三丫爹到來。

日落之後,三丫爹的身影出現在集市口。

“跟我來,往這邊走。”

馮清歲兩人跟著他在街巷裡穿梭,來到一個宅院門口,隻見他三重兩輕地敲了五下門,宅門方打開。

這是個兩進的宅子,馮清歲進了內院,方看到三丫爹說的香主,一個顴骨高聳的三角眼中年婦人。

婦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馮清歲,冷聲質問:“你為何想加入瑞鳳會?”

馮清歲撩起帷帽,露出手工添加的紅色胎記,道:“聽說聖母娘娘有求必應,我想求聖母娘娘降下甘露,替我消去臉上這胎記。”

婦人眼裡的警惕消了下去。

“你這胎記,是從上輩子帶到這輩子的罪孽,想消掉可沒那麼容易,得攢一大筆功德才行。”

馮清歲溫和道:“銀子不是問題,我爹娘隻得我一個閨女,若能消去胎記,便是傾家蕩產,他們也舍得。”

她當場給了婦人五百兩功德錢。

最新小说: